红楼梦:为什么袭人和黛玉同一天生日,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如玉公子 2025-02-15 17:14:11

书中第六十二回,写到是宝玉的生日,巧的是那天也是平儿、宝琴的邢岫烟的生日。为此探春特意说了一番话:

探春笑道:“倒有些意思,一年十二个月,月月有几个生日。人多了,便这等巧,也有三个一日,两个一日的。大年初一日也不白过,大姐姐占了去。怨不得他福大,生日比别人就占先。又是太祖太爷的生日。过了灯节,就是老太太和宝姐姐,他们娘儿两个遇的巧。三月初一日是太太,初九日是琏二哥哥。二月没人。”

袭人道:“二月十二是林姑娘,怎么没人?就只不是咱家的人。”探春笑道:“我这个记性是怎么了!”宝玉笑指袭人道:“他和林妹妹是一日,所以他记的。”

这里提到了袭人和黛玉是同一天的生日,都是二月十二。

01

二月十二是非常特殊的一天,这一日是花朝节,又称花神节,是百花的生日。

林妹妹上一世本是西方灵河岸边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后来受神瑛侍者的甘露浇灌得以修成仙子,所以她的生日是花神节可以理解。

林妹妹此世的目的也是下凡来还泪,依然是超凡脱俗的仙子一般。她惜花葬花,落花随流水,她尚且觉得把花遭塌了,要将落花收进绢袋,拿土埋上,日久随土化了,方为干净。

何况林妹妹“秉绝代之姿容,具希世之俊美”,以黛玉的风华气度,她担得起百花的代表,可以被称之为花神,因而她出生在花朝节这一天。

可是袭人只是一个丫头,没有出色的容貌和才华,甚至还引诱宝玉偷试云雨情。她这样的出身和行事,哪一样堪配花神之说呢?

都说袭为钗副,晴为黛影,就算有人配和黛玉同一天生日,那怎么看也应该是晴雯呀。至少晴雯的个性、外貌都有三分林妹妹的影子,何况宝玉也将晴雯视为心中第一等的丫头。

可是作者为什么偏偏要将袭人的生日写成和黛玉是同一天?

问题就在于袭人和宝玉有过云雨之情一事。

02

虽然表面上看,袭人和黛玉像是八辈子也扯不到一块的人,但实际上她们还是有一些共通之处的。

袭人和黛玉同辰,她们与宝玉都有最深的缘分,一个是俗缘,一个是仙缘。

在宝玉心中,黛玉是他精神上的妻子,是他精神世界里独一无二的知音。而袭人却是肉体上的,是他生活中亲密无间的依赖者。因为袭人和他有过实实在在的关系。

纵观全书,明写了的只有袭人,并且袭人是他生命中的第一个女人。因此袭人在宝玉心中是有着特殊位置和意义的。至少肉体上,他是相当依赖袭人的。在生活的照料上,他也离不开袭人。

在宝玉最初的设想中,他的妻妾人选就是黛玉和袭人。

书中曾写到过这样一句话:

宝玉心想:“纵生烦恼,也无济于事。不如还找黛玉去,相伴一时,回来还是和袭人厮混。只这两三个人,只怕还是同死同归的。”

晴雯死了,芳官被撵走了,宝钗搬走了,迎春即将出嫁,大观园中的莺莺燕燕不久都要消散了。

“天地间竟有这样无情的事!”此时宝玉觉得或许还可以和袭人黛玉相伴一生,也算一种安慰。

03

可惜,宝玉是这样想的,袭人却不是如此打算的。

她通过身体控制住了宝玉,也得到了王夫人的信任,不出意外的话她将来就是宝玉的妾。

但是,袭人支持的是金玉良缘,而不是木石前盟。袭人一直站队宝钗和王夫人这边。

特别是第三十二回,宝玉本想向黛玉吐露心声,却不巧被袭人听到。袭人清楚的得知了宝玉对黛玉的情意后,她心中就做出了选择。

她每每在宝玉和湘云面前诋毁黛玉,也在王夫人透露一些对黛玉不利的信息,却异常热情的抬高宝钗的声誉,目的不过就是为了促成金玉良缘。

因为袭人清楚自己在宝玉心中的地位,也清楚宝玉对黛玉和宝钗是怎样的感情。宝玉虽然宝姐姐长宝姐姐短的叫,但其实他心中并无宝钗。

若宝玉未来的妻子是宝钗,那袭人将会继续占据宝玉的心。可如果宝玉将来娶了黛玉,那宝玉心中再无袭人的位置。

哪怕袭人依然可以通过身体拿捏宝玉,但这毕竟是一时的,不是长久之计。只要起身离开了她,宝玉唯一在意的人就只有黛玉。

所以袭人排斥黛玉,费劲心思在宝玉面前说宝钗的好,希望能动摇宝玉的心意。

宝玉因与她的关系不同于旁人,也没有责怪她,但心中对袭人却慢慢的有了防备。

以前,他出门不在家,他会对袭人说,“你们也别闷死在这屋里,长和林妹妹一处去顽笑着才好。”那时,他希望袭人可以和黛玉好好相处,因为她俩将来会是陪伴他一生的人。

但后来他对袭人生了警惕之心,第三十三回挨打后想让丫头到潇湘馆一下,都要避着袭人。

因心下记挂着黛玉,满心里要打发人去,只是怕袭人,便设一法,先使袭人往宝钗那里去借书。

袭人去了,宝玉便命晴雯来吩咐道:“你到林姑娘那里看看他做什么呢。他要问我,只说我好了。”

特别是晴雯被撵出去后,宝玉对袭人的不信任达到了顶峰:

“怎么人人的不是太太都知道,单不挑出你和麝月秋纹来?”

04

纵然袭人不再是当初的袭人,可是宝玉还是念着两人曾经的情分,他还是希望可以守着黛玉、袭人麝月这几个人过完一生。

可是,袭人既然和黛玉同一天生日,她们自然也会有相似的命运。

王夫人暗中许了袭人姨娘之位,但是她最终的结局却是嫁给了戏子蒋玉菡,并没有一辈子留在宝玉身边。——“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而黛玉的命运呢,也很清楚——“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

回看一下藕官、菂官、蕊官三人之间的关系和情意,便清楚宝黛钗的结局了。

藕官是生,菂官是旦,藕官和菂官,两人曾经假扮夫妻。菂官死了,藕官又跟蕊官扮夫妻。

这三人的戏份,隐喻的正是宝黛钗三人的结局。

藕官和菂官扮夫妻,说明宝玉和黛玉已定下了名分。只是后来黛玉病死了,“藕官又跟蕊官扮夫妻”,说明宝玉续娶了宝钗。

这就如藕官说的:

“这又有个大道理。比如男子丧了妻,或有必当续弦者,也必要续弦为是。便只是不把死的丢过不提,便是情深意重了。若一味因死的不续,孤守一世,妨了大节,也不是理,死者反不安了。”

宝玉当初听了藕官的这篇呆话,却“独合了他的呆性,不觉又是欢喜,又是悲叹,又称奇道绝”。

如今一语成谶,宝玉用行动实践了藕官的话。

结语

回到文章的主题,袭人和黛玉同一天的生日,在花神节这一天。

因为黛玉是花神,所以她的生日是这一天,理所当然。

而袭人呢,袭人姓花,宝玉用“花气袭人知骤暖”的典故,给她改名为袭人。贾政曾将宝玉的行为斥为“浓词艳曲”。

从这我们可以推测,花袭人带有花香诱惑人的意味,她象征着风月宝鉴的正面。她的任务是对已入凡尘的宝玉进行极致诱惑,让宝玉与她体验云雨之事。

所以前面就说了,袭人与宝玉的云雨情极为关键,这是他的俗缘。

黛玉是上辈子的旧识,是下凡还泪的,与他只有仙缘,没有尘缘。

那石头入得红尘温柔富贵乡,自然要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才明白到头一梦,万境归空。

袭人、黛玉都是陪他历劫之人,一俗一仙,肉体与精神结合,才算圆满。基于这个设定,袭人和黛玉同辰也不为过。

0 阅读:1
如玉公子

如玉公子

喜欢看书和看剧,透过文字与画面,体验不同视觉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