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代,东北人不多,葫芦岛临近渤海湾,渤海湾盛产各种鱼类,聚集了一大批的渔民,从事渔业捕捞的工作,渔民们用木船打鱼,自然离不开制作木船的木匠,有意思的是,当地有一位木匠手中,保存着一件与制作渔船相关的特殊工具,模样怪异,一般人不认识它,这件老工具究竟是干啥的,下面小编就给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葫芦岛位于中国东北,民国时代,是一个不大的小城,他濒临的大海叫渤海。葫芦岛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而著名。这里有壮丽的海岸线、美丽的海滩和清澈的海水,是一个理想的海滨旅游胜地。葫芦岛还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是当时东北重要的渔业基地之一。
当地渔民以靠海打鱼为生,常需要坚固耐用的渔船来支撑他们的渔业活动。他们选择传统的木质渔船,这些渔船经过精心建造,结构稳固。木质渔船使用环保材料,对海洋生态没有负面影响。这些渔船运载能力强,可以装载大量的渔网、渔具和收获的鱼类。渔民们依靠这些船只在海上辛勤劳动,为他们的家庭提供收入来源。木质渔船是葫芦岛渔民重要的工具,也是他们渡海捕鱼的信心与希望所在。
渔民们想造船,仰仗的全是那些经验丰富的木匠师傅,这些师傅是造船高手。尽管他们手中的工具旧了一些,但每一把锤子,每一把锯子,每一样的工具,都带着木匠师父们日复一日的坚守与付出。这些老工具是他们责任与使命的见证,也是他们对渔民的贡献。
其中一位老木匠的家里,藏着有一种神秘的老工具,它的模样有些怪异,令人好奇不已。
这种工具长约50厘米,重有十多斤,小头呈现二指形状的丫叉,看起来十分明显是用来起钉子的。然而,令人摸不着头脑的是,它的大头却是一个四方形的、可以活动的铁方框,中间套着一个翘弯形状的尖嘴铁舌。人们不禁想问,这东西究竟有什么用途?它究竟是一件干啥的工具?
事实上,这个工具真的是用来起钉子的,只不过它起的不是普通的钉子,而是船钉。船钉在造船过程中起着连接船板的重要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工具。然而,将二三十厘米长的船钉从木头中取出绝非易事,普通的起钉子工具几乎没有办法应对这样又长又锈迹斑斑的船钉。
然而,这个起船钉的工具却能轻松解决这一难题。只需将铁方框套在船钉顶部,然后用翘弯形状的尖嘴铁舌夹住钉子,向下用力压,船钉就会被杠杆的力量,顺利地起出来。经过船工们的实验,这个起船钉的工具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再次证明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
然而,随着现代木材的稀缺,以及人们对钢铁和玻璃钢制造渔船的偏爱,木船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船钉自然消失不见,而这种起船钉的工具也渐渐被淘汰。其实您真的不必感叹,因为一种工具的消失,自然意味着社会的进步,这无疑是一件好事。然而,我们也不忘记这个老工具的存在,一些有心人,便将这种老工具送到博物馆以供后人参观。
让我们的后代了解它的作用,了解曾经辛勤劳作过的祖辈们的辛苦。这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劳动人民智慧的标榜和褒扬。让我们怀揣着对祖辈的感激之情,以及敬佩之心,继续向前迈进,为创造更美好的未来而努力!
引用资料:《渤海湾的回忆》作者:李文忠 出版社:辽宁大学出版社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文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