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毛主席在北京会见了美国的尼克松总统,他讲道:
咱们中国有位铁汉子,名叫王进喜,他曾豪言:‘石油工人吼一吼,连地球都得颤三颤’,这说明咱们中国人说话那是相当有底气。
王进喜,是全国都知道的勤劳人,也是个多次和毛主席见面的石油汉子。说到铁人王进喜,他和他的石油工友们一嗓子喊出来,那可是咱们中国人自己动手建设新国家的雄心壮志!
1964年,他受到了毛主席的热情接待,到了1972年,他又变成了尼克松想见却见不到的人物。王进喜的那些事儿,真不该被我们忘掉......
【铁人王进喜】
王进喜,这个名字大家都耳熟能详,他被大家亲切地称为“铁人”。下面咱们再来讲讲他的事迹:
他出生在甘肃省玉门县赤金堡的一个穷苦家庭里。新中国成立后,王进喜成了国家头一批石油钻井工人,他干活特别卖力,很有拼劲儿。到了1959年,已经36岁的王进喜在全国劳模大会上,被授予了全国劳动模范的称号。
王进喜去北京参加群英会时,走在街上看见公共汽车顶上装了个大气囊,他挺好奇,就向旁边的人打听:“那大气囊是干嘛用的?”
“汽油没了,所以用煤气烧火。”路人跟他说。
这句话让王进喜心里特别难受,他干石油工人这么多年,打了不少油井,可感觉对国家经济建设来说还是远远不够。国家这么缺油,自己却跑来北京开会还受了表彰,一想到这儿,王进喜就觉得肩上的担子好重。他看着路上来来回回的汽车,心里不是滋味,就蹲在路边哭了起来。
后来,余秋里在自己的回忆里讲到王进喜落泪的事,他说:“王进喜流泪了,这正是英雄的一种表现。”
第二年春天,咱们国家石油行业有个特大好消息,就是找到了大庆油田。王进喜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得不得了,立马带着他的钻井队,从玉门油田飞奔到大庆,参加这场石油开采的大行动。
他们碰到了好多想都不敢想的难题,路不通,车没有,连工人吃饭睡觉都是大问题。但王进喜他们可没被吓倒,反而勇敢地往上冲。
钻机运到了,但吊车数量不够,为了把十吨重的大家伙从车上搬下来,王进喜带着工人们用圆木杠和撬棍,全凭双手和肩膀的力量,连续干了三天三夜,终于把这庞然大物送到了指定地点。这就是有名的“人力搬运钻机”的故事。
要开钻的时候发现水管还没接好,王进喜就带着工人们去附近砸开冰面取水,他们用脸盆、水桶,一盆接着一盆,一桶接着一桶,总共端来了50吨水。他们辛辛苦苦干了五天多,终于钻出了大庆油田的第一口油井。
发生了井喷,可是没有重晶粉来压制。王进喜就让大伙把水泥搬来,但水泥倒进泥浆池里搅不动。王进喜二话不说,直接跳进泥浆池里,要知道他那时候腿被钻杆砸伤了,还撑着拐杖呢。他一把扔掉拐杖,用自己的身子去搅水泥,最后井喷被成功控制住了。
王进喜累得连话都讲不出来了,旁边的大娘瞧着直心疼,说道:“王队长,你真是个硬汉啊!”
从那以后,“铁人”这个称号就跟王进喜紧紧连在一起了,王进喜的努力鼓舞了很多工人。大庆油田的开发,对当时正处在困难中的国家和人民来说,意义特别大。到了1964年,毛主席号召全国人民“学习大庆的工业精神”。
这一年,大庆油田建得特别大;这一年,我们国家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这一年,自然灾害过后天气特别好,农业生产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丰年;这一年,三千多名人民代表齐聚北京,参加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其中就有王进喜。
1964年12月26号那天,王进喜穿着一身中山装,头上戴着前进帽,脚上蹬着布鞋。会议一完事儿,他正打算离开人民大会堂呢,结果就被工作人员给拦下了,说有急事。
晚饭就别去餐厅吃了,因为有重要活动,待会儿有人会来接咱们。
王进喜以前就来过北京,也参加过不少大活动,算是个见过世面的人了。但这次他感觉不一样,心里琢磨着:晚上的活动肯定不简单。
【王进喜与毛主席】
他发现餐厅里头,有三张大圆桌摆成了三角形的样子,桌上放着烟、水果、喝的还有餐具这些,而且每个座位上都有个名牌,意思就是,客人们照着名牌坐就行啦。
王进喜在边上的桌子旁找来找去,想找自己的座位,找了老半天,最后才发现,原来自己的名字牌被放在了主桌上,而那些大领导,像周总理、朱老总、陈毅、贺龙他们的名字牌,却是在另外两张边上的桌子上。
他压根儿没想到,找了大半天的名牌竟然在主桌上放着,他心里直犯嘀咕:这名牌是不是摆错位置了呀?
他一直站着不敢坐下,直到服务员过来指引,王进喜这才安心坐下。同桌名牌上还有大寨生产队的支书陈永贵、大科学家钱学森、以前的石油工业部长余秋里,还有下乡劳动的女知青邢燕子等人,不过有些领导还没到场呢。
王进喜和先来的代表们聊了几句,这才明白过来:原来今天是毛主席的生日,而他正是毛主席亲自请来的客人。
1964年12月21号,第三届全国人大的头一回大会开始了。到了12月26号那天,刚好是毛主席的生日,也就是说,在开会的那几天里,赶上了毛主席71岁的寿辰。
了解毛主席的人都知道,他一贯生活简朴,不肯让身边人为了他的生日而大肆庆祝,也不肯为此挥霍浪费。所以,在会议期间,大家心里想给忙碌不停的毛主席过个生日,但又不好意思开口提这事儿。
最后,大伙商量后选了一个人去向毛主席汇报,这个人深得毛主席赏识,是个军事上的好手,而且还是毛主席的老相识,他就是当时担任中南局党委第一书记的陶铸。
陶铸去找毛主席,建议说不如让毛主席自己出钱请大家吃个饭,搞个简单点的生日聚会。因为是自己出钱,也不算铺张浪费,毛主席听了后,就点头同意了。
他不仅自己动手写了一份邀请的名单,还特别告诉秘书,这件事得让周总理来安排。等12月26日会议结束后,大家就在人民大会堂的小餐厅聚一聚,简单地吃个饭。毛主席请的大多数都是在京的人民代表,其中也包括王进喜。
王进喜终于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了,一想到自己是毛主席亲自点名叫来的,还要和毛主席坐在一桌吃饭,他心里就忍不住怦怦直跳,既兴奋又忐忑,整个人既高兴又有点紧张。
以前他参加活动时,心里就盼着能远远看毛主席一眼,或者见个面,不打招呼也行。现在居然要和这位他无比敬爱的领袖一起吃饭,怎能不既惊喜又紧张呢!
大伙儿盼星星盼月亮,毛主席、周总理和朱老总终于出现在餐厅门口。大家齐刷刷地站起身,热烈鼓掌欢迎这三位大领导。王进喜心里头那个激动啊,早就按捺不住了,两只大手拍得啪啪响,就算手掌拍得通红通红的,也舍不得停下。
毛主席笑着看了看周围的宾客,然后就精神抖擞地朝大家走过来。他最先走到王进喜面前,和王进喜握了握手。王进喜一下子没反应过来,握手时都显得有些手忙脚乱了,连打招呼的话都忘了说,最后只是紧张地说了三个字:“主席好。”
现在的王进喜,心里全是突如其来的紧张、激动和兴奋,心跳嗖嗖地加速,嘴巴张着却说不出话。幸福感从心底涌到全身每个角落,喉咙像被堵住,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马上就要掉下来了。
和他以前在人堆里远远见到国家领导人不同,这次毛主席实实在在地站在了他面前,和他握了手,他能清清楚楚地感受到毛主席的亲切,看到毛主席那满脸的笑容。
毛主席先跟王进喜握了手,接着亲切地跟每一个人问好,然后招手让大家坐下,晚宴就这样在暖洋洋的气氛里拉开了序幕。
晚宴很朴素,没啥大鱼大肉,就是12道家常小菜,配了红、白、黄三种酒,大家边吃边喝,乐在其中。
毛主席和坐在一桌的王进喜、钱学森他们聊起了家常。
今天不是庆祝生日,也不是给人祝寿,而是要跟工人朋友、农民伯伯和解放军叔叔一起体验生活。我拿自己的稿费请大家吃个便饭。我的孩子没带来,他们还不够这个资格,因为这里有工人、农民和解放军代表,不光是为了吃饭,还想跟大家一起聊聊天呢。
毛主席讲话时,让人感觉特别亲切,他还招呼大伙儿喝茶、吃糖,让大家别太紧张。王进喜根本顾不上吃饭,他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毛主席,满脸都是尊重和敬仰。
毛主席对刚当上国家计划委员会第一副主任的原石油工业部部长余秋里说:“你和石油工人们一起奋斗,搞出了大庆油田,真不简单!石油工人们干劲十足,打得漂亮。”
说起大庆油田,毛主席特别高兴。对于那个“就算少活二十年,也要拼力拿下大油田”的铁人王进喜,毛主席夸他说:“你是工业界的带头大哥,干得太出色了!”
被毛主席亲自夸赞后,王进喜心里既激动又有点手足无措,还感到一丝愧疚。在这样的荣誉下,他暗自下定决心,要为祖国和人民做得更好。
饭桌上的酒水,王进喜一滴都没沾,他全神贯注地听着毛主席的教诲。毛主席称赞他们的付出,还提醒大家:“取得成绩后,可别骄傲。”王进喜听得特别认真,用心记住毛主席说的每一句话。
宴会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后结束,毛主席对服务人员说,记得给每位劳动模范发一个苹果,这是他的一点心意。王进喜手里拿着苹果,却迟迟不忍吃掉。
听说,后来他把毛主席给的苹果带回了大庆,给家里的人尝了。
整个晚宴过程中,王进喜心里一直激动不已,眼睛紧紧盯着毛主席,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他完全没心思去吃饭、喝酒这些事儿。
以后他回到大庆,很少跟人说起参加过毛主席的生日宴会,他一直很低调,专心忙自己的事。可惜的是,那次晚宴可能因为相机拍不全,没有留下照片或录像。但问起当时同桌的人,他们都记得王进喜。
五年后,也就是1969年九大开会时,毛主席再次见到了王进喜。这次,王进喜是作为大会主席团的成员,又一次踏进了人民大会堂的大门。
当他从毛主席身旁经过时,原本没打算上前和毛主席问好,心里想着毛主席肯定很忙。但周总理喊住了他,接着对毛主席介绍道:“主席,这位是大庆的铁人,王进喜。”
毛主席记得他,便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和王进喜握了握手,笑着跟他说:“王进喜啊,我知道你是咱们工人的榜样,你身体真棒,简直就像个铁打的汉子!”说完,两人都笑了起来。
毛主席非常欣赏这位被称为铁人的王进喜,而且,王进喜的名声还传到了国外,就连美国的尼克松总统也知晓他的大名。
【王进喜逝世】
1972年,尼克松总统到了北京,和毛主席见了面。在访华前,尼克松从驻华联络处主任老布什那里听说了王进喜的故事,老布什可是出身石油世家哦。尼克松对王进喜的事迹特别感兴趣。
尼克松表示:“我听说中国有个被称为‘铁人’的王进喜,我特别好奇,很想见见他。”但可惜的是,他没法见到王进喜了,因为王进喜在两年前就已经去世了。
周总理晓得我生病了,特别挂念,让我住进了总后301医院,享受高级别的医疗照顾,还有单独的病房。好几次,有名的专家大夫都给我看过病,他们都非常认真。不过我的病时轻时重,我心里盼着能挺过这一关,早点好起来,赶紧回到大庆和大家一起干活。
这一年的国庆节,王进喜带着病体,去看了国庆庆典。
国庆假期一结束,王进喜的病就一下子变得很严重。他躺在病床上,眼看就要不行了,这时有个同志陪在他旁边。王进喜哆哆嗦嗦地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小纸包,递给了那位同志。
纸袋里装的是从他住院后单位发给他的补助和一张明细账单,他一分都没舍得花,全都攒了下来。他用有气无力的声音对那位同志说:
这钱,用到最紧缺的地方去吧,我这边还过得去。
在场的医生和护士都被王进喜深深打动,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王进喜的病来得急,眼看就要不行了,可他母亲因为突然得了重感冒,还没能从大庆赶到北京看他最后一眼。
王进喜盼着见母亲,不停地问:“到了没?到了没?”
“马上就好,马上就好。”众人连忙回应他。
他觉得自己快撑不住了,掏出300块钱递给弟弟王进邦,忍着剧痛,喘着气说:“看来,我可能没法再照顾咱妈了。妈这辈子过得不容易,你就多帮我尽点孝心吧。”说着,他的眼泪就掉了下来。
1970年11月15日,47岁的王进喜离开了人世,他的骨灰被葬在了北京八宝山专门为革命烈士设立的公墓里。当天,许多领导人、大庆油田和玉门油田的同事,以及数不清的群众都赶来,送他最后一程。他的故事和精神,深深地刻在了每个人的心中,当然,也包括毛主席在内。
跟尼克松见面的时候,毛主席又一次说到了他。
咱们中国有位英雄叫王进喜,他讲过:“石油工人吼一吼,连地球都得颤三颤”,这说明咱们中国人说话是很有力度的。
这,就是咱们国家和老百姓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