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福屯磨面

吴宇吴岩 2024-09-10 15:16:55

1972年7月14日,在一阵热闹的敲锣打鼓声中,我们胸佩大红花,告别了家乡、父母亲和前来送别的亲人,生平第一次远离故土,开始了北上吉林的插队之路。

当时我们乘坐的硬座客车是一趟临时安排的普通专列,所以行进中不管遇到什么客货列车,我们一概都要给它们让路,走走停停,一路颠簸,3天3夜后,在18日傍晚到了吉林省白城地区长岭县境内五井子万福屯。

此时,时针已指向晚上10点多了。

夜幕笼罩下的五井子万福屯静悄悄的,见不到一丝光亮,但透过黑暗,我们大致可看清生产队队部是一处北高南低朝南的三合院。那时,我们的心都很沉重,怎么这么落后,连电灯都没有?

接待我们的是生产队队长,35岁左右。集体户老户长是一个40岁的中年人,做饭的高大叔50岁开外。晚饭是大米饭,有椒瓜炒肉片和黑木耳炒鸡蛋等,不是很多,但很可口,比起我们前几天坐火车的菜要好吃多了,再加上大家从金山一路颠簸,感到肚子真的饿了,所以吃起来都觉得菜格外香。

一个星期后,我们开始试着自己做饭烧菜。同时,主食也改为玉米面为主。老户长陪我们几个同学到磨面房去熟识怎样磨面粉,并教我们先把玉米倒在磨盘上,然后,再把小毛驴眼晴蒙上,套上后拉磨磨面了。

就这样,在老户长和当地热心的村民手把手的指导下,我们逐接学会了磨面,开始轮班做饭。后来五井子通了电后,生产队安装了磨面机,这才改写了村民们长期以小毛骡拉磨磨面的历史。

我们初到五井子落户没几天,由公社领导组织全公社所有新来的浙江知青,赴长岭县前七号公社赡仰了革命烈士墓,又听取了当时任五井子大队党支部副书记、长春知识青年在五井子插队时锻炼成长的事迹。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