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福不享,没苦硬吃”深层心理分析

曲奇味的心灵糖 2024-12-27 16:46:58

作者 /十堰柏和心理 曲鹞奇

编辑/十堰柏和心理 邹悦

为什么有的人从不允许自己快乐?有的人在生活中会完美的错过所有的享乐成就或者好机会。即使这些快乐享受成功、好机会已经摆在面前了,他们也会以各种各样的让你意想不到的方式把事情搞砸。

A女士,公司年终发了一笔挺高的年终奖。本来是个挺高兴的事情,但是她第一反应找其他同事对工资对奖金,结果其他同事都比她拿到的奖金低,有一位同事心里不平衡,找到领导投诉,最后公司呢把这A女士的奖金扣了三分之一。A女士当时脑子很空白,什么都没有想,下意识的找同事对奖金。

没过两天呢,A女士的孩子兴趣班老师因为有事临时请假,孩子很开心不用上课了,在家里又蹦又跳。A女士看着孩子那么开心感到烦躁,她用很不客气的口气把这个老师说了一顿,老师一气之下把学费退了,不再给孩子上课。A女士心里更慌了。

一次周末,A女士老公做了一桌丰盛的饭菜,期待家人共度一个美好温馨的休息日。但A女士却很有负罪感,觉得自己不能吃太好,因为自己现在还在节食减重。她这个反应让老公也深受打击,一家人闷闷的吃完这顿饭。

A女士过生日,老公给她换了一辆新车,但是她不舍得开,更多的是走路或者乘公交。偶尔开这辆车,也会因为一些低级的失误,把这辆车磕磕碰碰的,在修的时候又很心疼。夫妻俩经过努力,好不容易给孩子买了重点学校旁边的学区房,结果她为了方便,又把孩子转回了自己父母家旁边的普通学校。

A女士结婚十多年,刚结婚的时候经历了许多压力,婆媳矛盾、经济拮据、投资失败......她和她老公都坚强地挺了过来,虽然面对很多压力,但是吃得好,睡得香。

婚后时间一长,A女士的经济状态和生活状态越来越好,工作取得了不少成就,老公的事业也日趋稳定,她的失眠却越来越重,情绪也越来越糟糕。A女士在面对享乐、快乐、成功的时候,似乎有一种无法严重的焦虑。当孩子和家人快乐的时候,她也会潜意识的把氛围搞砸。她好像是在屏蔽所有的能让他感觉到很开心的事情,不让自己快乐。

这种“有福我不享”“一手好牌打烂”的现象,在心理学中叫做俄狄浦斯情节,也叫做不配得心理。

A女士可能在童年时间经历了很多事,比如父母的嫌弃冷落,让她潜意识中认为自己不够好,不够优秀,不值得被爱,不配得到幸福和快乐。当这个信念被内化在潜意识中,就会让她形成一个自我预言,我在未来的生活中不配取得成就,也不配快乐。即使快乐和成就已经唾手可及了,也会下意识的回避,或者让快乐和成功来得不那么顺利,这样就印证我内心中的自我预言,你看,我就是不配得到幸福。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俄狄浦斯情节是对成功的恐惧。一个人不能过高的超越自己,也不能在好的方面过高的超越父母,否则就会受到惩罚。

现在网上所说的“有福不享,没苦硬吃”的老年人也是出于这种现象。他们早年经历了一些困难的生活和创伤。他们现在好的生活就是大幅度的超越了过去的机制。这些老年人会觉得我享受到了这种突然的高剂量的幸福,他们不需要付出一些不好的代价,于是他们会在享乐的面前采取一种高度的回避以及防御的态度。

心理学中有个概念,看见即疗愈。只有人们看到这些深藏在内心的潜意识,看到在冥冥之中掌握自己命运的机制,这种不配得心理才有可能发生松动直至改善。

0 阅读:2
曲奇味的心灵糖

曲奇味的心灵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