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它没有剧本,不会提前预告下一幕是什么;也没有暂停键,容不得你慢慢思考、精心准备,也许一个不留神,人生就已经悄然落幕。
想想看,买个小电器都配有说明书,就算一窍不通,对照着摆弄几下也能学会使用。可人生呢?
它就像个调皮的孩子,从不按套路出牌,即便你满心疑惑、不知所措,也找不到可供参考的指南,毕竟世上没有谁的人生轨迹会和你完全重合。
这感觉就像你稀里糊涂上了一辆不知驶向何方的车,周围的人都自信满满地嚷嚷着要去 “成功站”“幸福站”,而你却连自己想在哪一站下车都毫无头绪。
人民日报:“什么都有说明书,但人生没有,封面是父母给的,内容是自己书写的,所以人生这道题,没有标准答案”。
仔细想想,确实如此。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被社会的各种标准层层包围。
学生时代,分数成了衡量我们的绝对指标。成绩优异就等同于优秀学生,而成绩欠佳则被贴上了一无是处的标签。每次考试成绩公布时,排名靠前的孩子收获的是赞扬与奖励,如同站在聚光灯下的明星;而排名靠后的孩子,面对的只有父母的指责和老师的失望,仿佛陷入了黑暗的谷底。
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们渐渐迷失了学习的初衷,只是机械地为了分数而学习。但静下心来想想,人生的价值难道就仅仅取决于分数吗?当然不是!那些拥有超强动手能力、极高天赋,以及善良温暖内心的孩子,他们的闪光点不该被分数的阴影所掩盖。分数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检测,远不能定义一个人的全部。
长大后,成功的标准又如同紧箍咒一般,紧紧束缚着我们。在人们的普遍认知里,赚大钱、当大官、住大房子、开豪车才是成功的象征。于是,无数人在这条被定义的 “成功” 之路上拼命狂奔,不顾身体的疲惫和心灵的压力。为了升职加薪,熬夜加班那是家常便饭;为了融入所谓的 “上流社会”,更是硬着头皮参加各种应酬。
其实,成功的定义因人而异。有人觉得能做自己热爱的工作,每天过得充实快乐便是成功;有人认为家庭和睦,陪伴孩子成长、孝敬父母就是成功;还有人把帮助他人、为社会做出贡献当作成功。人生的道路千万条,又怎能用单一的标准去衡量成功呢?
在婚姻问题上,同样存在着刻板的标准。到了一定年龄,似乎就必须结婚,否则就会被视为人生的失败者。许多人在这种压力下,仓促地选择了结婚对象,只为完成 “人生任务”。可婚后才发现,两人性格不合,生活习惯差异巨大,矛盾不断升级。婚姻本应是因为爱情而结合,是两个人相互扶持、共同成长的美好约定。但在世俗标准的裹挟下,它却变成了一种形式,一种为了迎合他人目光的行为。而一个人的幸福又怎能只用结婚与否来评判呢?
我们总是会习惯性的参考别人的人生,再去寻找所谓的标准答案。看到别人创业成功,便盲目跟风,却忽略了自身的兴趣和能力;看到别人出国深造,不假思索地也踏上留学之路,却未曾想过是否适合自己。而我们也在追寻标准答案的过程中,逐渐失去了自我,变得人云亦云。
人生这道题,本就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和解题方法。若想活出真正的自己,就必须摆脱外界标准的束缚,遵循内心的声音,勇敢地走自己的人生之路。也许一路走来,我们的人生没有那么多的功成名就,没有那么多的鲜花掌声,但只要我们过得真实、快乐、有意义,那就是属于我们自己的精彩人生。
所以,别再去对照别人的人生寻找自己的标准答案。只要你能按照自己的心意,结合自身的情况,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你的人生就是成功的,就是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