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省市的高等教育实力,不仅仅比拼的是最强大学的实力,而是要看是否拥有一批具备高水准的大学。而“双一流”大学的数量或许可以更直观地反映出各省市高等教育整体实力的情况。
京苏沪断层式领先,霸占前三北京、江苏、上海这两大直辖市和一个最强省,毫无疑问是公认的高等教育最强的三个地区。
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也是我国的科教文化中心,双一流高校数量高达34所,占据了我国147所双一流高校的23%。而且更为夸张的是,北京地区37%的高校都是双一流高校,可以说北京遍地是名校。
北京著名的双一流大学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等。列出来的这几所大学每一所都是我国的顶级名校,能考入其中都是人中龙凤。只能感叹北京高三的学生太幸福了。
江苏作为我国江南地区最有代表性的省份,自古以来人杰地灵、英才辈出。江苏的南京、苏州、无锡、扬州等城市,几百年一直都是我国经济繁荣富庶、科教文化全国领先的地区。
江苏双一流高校数量多达16所,力压上海,位居我国第二位。江苏的著名高校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著名高校。而且江苏的双一流高校基本都排名在全国前100名之内,是实打实的数量和质量都非常强大的高教强省。
上海双一流高校数量15所,单纯算城市,上海仅次于北京。上海是我国的经济和金融中心,也是长三角的龙头城市。经济的高度发达,加上江南地区深厚的文化积淀,上海不仅吸引了大量的优质人才,也造就了一大批实力强劲的高等院校。
上海的大学自带加分属性,同等层次的大学,上海的大学录取分数线相比其他地区大学的录取分数线,一般都要高出不少。上海优质的大学包括: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名校。
广东、四川、陕西三省并列第四紧随京苏沪之后的是广东、四川、陕西三省,都以8所双一流大学的数量,并列全国第四位。排名虽然是第四,但是相比前三的省市,差距依旧是很大。
陕西排名第四,似乎不让人意外,作为西北的高等教育中心,毕竟陕西仅仅985大学就有3所,还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这所强势的211大学。但是广东和四川能排在湖北、湖南前面,还是有一点让人意外的。
陕西底蕴深厚,8所双一流大学分别是: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空军军医大学。
很多人一直存在一个误解,觉得广东的名校不多,其实这主要是因为广东的经济太发达,掩盖了广东高等教育的繁荣,尤其是近些年,广东通过各种模式的创新,已经涌现了一大批新型的优质大学。
仅仅说到双一流高校,广东也有包括2所985在内的8所,分别是: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暨南大学、南方科技大学。
而四川作为西南高等教育中心,也有多达8所双一流大学,其中两所是985大学,分别是: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
湖北排名第七湖北因为有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这两所非常强势的985大学的存在,湖北一直在和江苏暗暗较劲,湖北期望能超越江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第一强省,武汉也希望能超越南京,成为仅次于北京和上海的高等教育第三城。
然而仅仅从双一流高校的数量来看,湖北当前距离江苏还有非常大的差距,而且湖北比陕西、广东、四川都还少了一所双一流大学,“只有”7所双一流大学,位居全国第七位。
不过从整体实力和名气来看,湖北的这7所双一流大学来头都不小,分别是: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这几所大学在全国范围内,名气都很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湖北双一流高校质量还都是很高的。
总结除了上述7个地区之外,天津有6所双一流高校,排名全国第八位;湖南5所,排名全国第九位;黑龙江和辽宁都是4所,并列全国第十,其余地区相对都比较少了。
我国还有10个地区仅有1所双一流大学,这10个地区分别是:甘肃、广西、贵州、海南、江西、内蒙古、宁夏、青海、西藏、云南。
从全国范围看,我国的一流高校分布还是非常的不均匀的,大部分集中在渤海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四川、湖北、陕西等地区。
关于双一流高校的分布情况,如果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