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人身体里的“苦力担当”,胆囊不仅要储存苦涩的“胆汁”,还得忍受各种疾病之苦——息肉增生就是其中一种。
正常人的胆囊内壁都是柔软光滑的,而有的人胆囊壁上却多长了这么个“肉粒”。
这主要是因胆囊受刺激形成的多出来的肉,虽然有一定癌变风险,但大部分是良性,本质上也跟肿瘤不同。
它就相当于一个报警信号,有发现就要警惕起来。
2个坏习惯胆囊易遭罪
据卫健委统计,我国胆囊息肉发病率近6%,也就是说每16个人中就可能有1个胆囊息肉,特别是有这些坏习惯的人更容易中招。
1
饮食无规律,不爱吃早餐
肝脏分泌胆汁后,胆囊会储存约40~60ml的胆汁用作消化分解食物。
但如果不吃早餐,前一天晚上分泌的胆汁就会失去用武之地。
当胆汁在胆囊内不断堆积,便会浓缩结晶刺激胆囊长出息肉或使原已存在的息肉变大、变多……
2
无节制饮酒,经常烂醉如泥
摄入体内的酒精一般由肝脏进行代谢分解。
可一旦酒精摄入过多,肝脏代谢负担过重,与其“肝胆相照的兄弟”——胆囊便会出手分泌储存的胆汁帮助代谢酒精。
但再强的帮手也抵不过人类的作,长期大量的酒精攻击,不仅会导致肝脏严重受损,还会刺激胆囊造成病变。
息肉不是癌却有癌变可能虽说息肉不是肿瘤,但它在一定条件下还是有癌变的可能,这取决于胆囊息肉的真假。
假性息肉最常见的是胆固醇息肉。其由胆固醇沉淀而成体积较小、数量较多但一般不具有癌变的可能。
假性息肉通常没什么症状,也不会变大,而真性息肉才可能有癌变风险,有以下这几个特征就要当心了!
息肉单发;
直径大于1厘米;
根基较大;
在1年的观察中呈持续性增长;
中年女性,有结石或胆囊炎病症,或存在胆囊癌家族史。
中医1剂古方无需“挖掉”胆囊很多患者都在符合上述条件的情况下,将胆囊整体切除了,这是西医给出的唯一的解决方案。
但中医看待胆囊息肉的起因,一般以饮食所伤、情志郁结、劳累过度、体质肥胖等为主。
其中情志问题对胆囊息肉的发病率有相当大的影响。
俗语有言:气大伤肝。
胆囊也一样,是个敏感的家伙。
无论是生气还是委屈,情绪波动一旦变大胆囊便会作出反应。
肝胆相照,两者在脏腑关系上互为表里。
肝气疏达,正常排泄胆汁,胆汁储存于胆腑,可助脾胃运化水谷精微。
但若长期情志抑郁不畅,忧思暴怒,会使肝郁气滞,气血运行不畅。
气滞血瘀日久则湿瘀互结,经络不舒,聚结于胆腑,使胆腑失畅,通降失调,气血瘀结于胆囊壁上,最终形成了胆囊息肉。
针对这种病情,可运用中医古方“大柴胡汤”为基础进行加减化裁。
方中柴胡疏肝利胆、透邪外出;大黄清泄腑热;黄芩助柴胡和解少阳;枳实助大黄行气除痞;半夏降逆和胃;芍药缓急止痛;再加上大枣和生姜调和营卫,几味药共同施用,可转少阳之枢机,开阳明之气结而达到疏肝利胆的作用。
大柴胡汤解决的是肝胆的根本问题。
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病情加入化痰散结的中药材,将已经构成息肉的痰湿化解掉,这样就能使胆囊息肉在不手术的情况下自行消解,且不再复发。
胆囊息肉一旦癌变,患者生存率极低。
但西医治疗胆囊息肉只能切除整个胆囊,患者损失巨大且效果不稳定。
中医治疗另辟蹊径,有机会在不手术的情况下将息肉彻底化解,既消除了隐患,又能保住患者的胆囊。
中医写下上千亿次药量能知道如何來吗
哇。中医真好历害的保胆或见奇效。一边说着中药之秘在于量但又不知道自己如何定药量。还有脸教別人如何写药量(中医竟然连写药量和根据什么写药量都分不清。以为只要方子有药量就表示根据什么写药量。真是人间极品)。说毒性吧。一句有毒是吃一吨拉肚子还吃一克死人分不出。说经验吧。搞得好象吃一克无毒一亿次就能证明吃二克就有毒啦。说症吧 又搞得在说病重吃二克能有效但在病轻时這二克就会无效一样。都说医者父母心。吃的越多效果越大。咋的中医的医者父母心就是喜欢看自己的孩子病的越久越好吗。难道药都有效啦。还无理由限制药量不是想看病的越久越好吗。难道效果越大之下还能病好的越慢吗。这一个正常父母看见孩子生病的心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