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曾聆听几位紫砂领域的“资深藏家”言谈间流露出忧虑,断言世间再无真正的紫砂?
此论调无异于和田玉枯竭论的翻版,同样显得荒谬不经。诚然,紫砂矿的开采已受国家严格管控,滥采之风得以遏制,但这并不意味着紫砂资源已枯竭。实际上,既往开采所累积的紫砂矿藏,足以支撑众多壶艺大师毕生创作之需,绰绰有余。
二、又闻市面上朱泥已近乎绝迹?
此言差矣,稀有并不等同于消亡。朱泥非但未绝,且不乏精品。世间万物,稀缺方显珍贵。市面上众多标榜为“朱泥”的茶壶,实则鱼目混珠,滥竽充数,消费者需擦亮双眼,仔细甄别。
三、有传言紫砂壶泡茶年深日久,竟可无需茶叶?
此说犹如痴人说梦,不妨以家常砂锅为例。试想,家中炖煮骨汤的砂锅,即便历经岁月洗礼,难道就能仅凭一锅清水,煮出骨汤之香醇?
四、紫砂壶是否如坊间所言,越养越值钱?
实则不然,紫砂壶的价值,首要在于其工艺与材质。一把制作精良、选材上乘的紫砂壶,即便未经养护,其价值亦不会贬值,反而可能随时间推移而增值。反之,一把工艺粗糙、材质平庸的紫砂壶,无论如何精心养护,终难登大雅之堂,更无从谈起越养越值钱。除非偶遇不懂行的富豪,愿为其买单。
五、劣质茶叶经紫砂壶泡制,便能化腐朽为神奇?
此论若成立,世间恐再无人问津优质茶叶。试想,若紫砂锅能令劣质肉食焕发美味,岂不天下大乱?
六、壶内茶山养成,紫砂壶便能身价倍增?养护紫砂壶还需频繁以茶汤淋之?
此论仍需参照前文所述。茶山的养成,需将茶汤或茶渣留置壶内,任其发酵。频繁以茶汤淋壶,则易生垢,既不卫生,亦失雅致。更重要的是,紫砂独特的双气孔结构,若以此法养护,恐遭堵塞,从而影响泡茶口感。壶如人,需以爱心呵护,方能焕发其内在生命力,而非将其弄得污浊不堪,还自鸣得意。
七、新壶启用前需开壶,且必须以茶叶煮之?
此习俗纯属个人喜好,并无定论。初涉壶道,我也曾对“开壶”仪式深信不疑,甚至觉得神秘莫测。然而,细细想来,无非是为了去除陶土腥味而已。在丁山,无论是制壶师傅还是本地茶友,对新壶的使用均不讲究,冲洗干净即可泡茶。对于以茶叶煮壶的开壶方式,我既不反对,也不提倡。
八、选购紫砂壶是否需看重证书?唯有名家之作,方具升值潜力?
此论过于片面。有证书的紫砂壶,未必就是名家之作,更不代表其品质上乘。购买紫砂壶,应着眼于壶本身,而非证书。若过分看重证书,无异于买椟还珠。国家级评定的高工,只是对其职称的认可,如同大学生取得毕业证,仅代表其学历,而非工作能力。部分“名家”成名后,技艺便停滞不前,其作品与成名前无异,匠气十足,缺乏艺术韵味,只能依靠名气维持生计,其作品也仅限于实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