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上海女童失踪悲剧,习惯性网暴弱势家属是一种病

柔儿娱乐解说 2023-10-07 16:28:46

“爸爸问题最大!”

面对上海4岁女童失踪后生死未卜的不幸悲剧,舆论又一次习惯性陷入了阴谋论窠臼,对当事家属展开全方位网络,特别是“将女儿独自留在沙滩上”十余分钟返回取手机的孩子父亲更是成了众矢之的,被认为“孩子摊上这样的父母也太惨了”。

网友发布的女童照片,得到了孩子父亲确认

确实,按照浦东警方引述的孩子父亲说法发布的通报来看,这名带着孩子“到离海水约20米左右的沙滩玩耍”的父亲,让一名不具备危险意识的孩子脱离视线长达十多分钟,单凭这一点来说真是太大意了。

面对女儿意外失踪的不幸,想必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比这名父亲更悲伤,相信,没有一个父亲带着女儿外出玩耍时奔着玩命去的,一次疏忽大意导致孩子失踪,原本承受的伤痛已经足够剧烈,没曾想无可奈何之际的一次向社会求助,带给他们的却不是些许心理安慰,而是谣言和阴谋论导致的二次伤害。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面对生命悲剧,我们的社交舆论场上流传最广的不再是人性善意的释放,而是习惯性的对悲剧事件中的当事人进行恶意揣测,对弱势家属施以网络暴露似乎已经成为每一次意外悲剧的标配。

不可否认,上海这名失踪女童的父亲在照看孩子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疏忽,并且这种疏忽直接导致了孩子的失踪,酿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时下虽然不知孩子生死,但彻夜搜寻没有踪迹已经意味着孩子的平安归来大概率需要奇迹。即便如此,这也并是理所应当网暴一名父亲的借口,相反,这更多是一种病,是社会冷漠的写照。

过往的悲剧显示,每一次意外背后,往往就是转念间的疏忽酿成,这并单纯是家长过于托大导致,更多时候,不期而至的意外恰恰是生活的一部分,纵使百般小心谨慎,难免百密一疏,对于孩子,我们总是竭尽全力渴望维护他们万分周全,却敌不过偶然闪现的一念之差,老话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道理谁都懂,可只有真正遇到了事情我们才会刻骨铭心。

有人说女孩不是亲生,还有人说女孩家里重男轻女,理由就是生了弟弟,还有人说这名父亲曾经把孩子弄丢了一次,不止这些,前段时间指责武汉校内被撞身亡小学生母亲太理性的声音又一次出现在这名父亲身上,说他们夫妻接受采访时语气竟然不慌乱不悲伤,进而脑补出故意遗弃谋杀嫌疑,不得不说,短时间涌现出这么多涉及性别对立、谋杀阴谋,有些闲的蛋疼的网友无中生有的本身真是太大了,把水搅浑的这份能力真是有一手。

可以说,时下舆论对失踪女孩亲属的攻击,就差没有使用境外势力干预这一招了,这种全方位的攻击已经完全不是在对待一名处于悲痛状态的父亲,近乎达到了对待阶级敌人般丧心病狂。

奇怪的是,每一次面对发生在个体身上的悲剧,没人去分析权利一方可能潜存的管理漏洞,并亡羊补牢堵上威胁生命的漏洞,而是一股脑挥刀对准更弱势的个体,对受害人进行二次伤害,这种扭曲心理的背后,可能更多是畸形社会导致的冷漠后遗症,毕竟,比起攻击权利体系,攻击受害者的安全系数要高得多,在一个整体缺乏思考的舆论环境中,这种声音往往又能收获最大公约数,名利双收,实则冷漠正是社会道德滑坡,网络暴力层出不穷的根源之所在。

上海4岁在禁止游玩区域发生失踪悲剧,不是第一起更不会是最后一次,就像之前明令禁止下水的四川雅安河道大坝多人被冲走悲剧一样,一次又一次的悲剧事实已经说明,在潜存危险的特定区域,单凭一块“禁止游玩”告示牌或者佐以大喇叭喊话,往往并不能阻止悲剧发生,我们的很多民众对危险的感知力和遵守规矩的自觉性还没有达到那个层次,针对这些特定区域的管理是不是还有提振空间?

多说一句,把诱发悲剧的责任完全归咎于家属的责任心缺失,其实并不能彻底撇清社会管理缺位导致的失职,时下的问题是,在每一件悲剧尚未厘清原委尘埃落定之前,民间舆论就一股脑的对受害者家属施加网络暴力,即便这期间没有明确的痕迹,也总是透露着一丝有意维护强者的诡异。

另外,被那些网暴女孩父亲的网友忽略的重要一点是,在那片野滩涂玩耍的人可不止女孩和父亲一家,在女孩父亲取手机离开之后的很长是一段时间里,不少人都拍下了女孩在滩涂的身影,面对一个无人照看的孩子,直到她被水浪卷走的那一刻,那些看见这一幕的人谁又伸手去拉一把了?

不是有意去批评我们这个社会冷漠,恰恰是我们这个社会确实太过冷漠,冷漠到别人家孩子失踪了都能被网络暴力二次伤害,更为吊诡的是,这种短时间大规模涌现的网络暴力,还可能是对社会冷漠的一种技术性掩饰。

武汉校园被撞身亡小学生母亲的坠楼连环悲剧已经用血的教训印证,冷静从来都不是错,冷漠才是。冷漠酿成的悲剧,不能再多了!

0 阅读:64

柔儿娱乐解说

简介:分享原创内容,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