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从美国修改芯片规则开始,全球半导体市场的格局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无论是有多大规模的芯片巨头都顶不住芯片禁令带来的反噬。尽管如此,美国还是一意孤行,势要从根上切断中国半导体产业链,从而达到遏制我国高科技发展的目的。
刚进入2023年,或许是看到华为、中芯国际等中企接连传来捷报,老美又坐不住了。于是,我们看到美国不仅拉上日、荷达成了新的半导体设备出货协议,而且还计划限制高通、英特尔等向华为出货4G等相关产品。
在这样的情况下,饱受过半导体“寒冬”之苦的芯片企业也坐不住了,有的甚至已经开始“反水”。比如高通称公司不受新规限制将继续向华为出货4G芯片、英伟达推出了专供中企使用的GPU芯片、ASML则表示,对中国断供会导致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中断。
除此之外,英国25家芯片企业也对外表示,称如果英方不推出补贴政策,那么就会离开本土,前往美国或欧盟等地区建厂。
那么问题来了,欧美等28家芯片企业为什么要集体表态?其实答案很简单,那就是谁也扛不住美新规带来的影响,而他们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有两个,要么放松对华为的出口限制,要么多给点补贴抵消不能出货的损失。
要知道,高通因不能向华为出货5G等芯片损失了超过80亿美元的市场。为了从联发科手中抢回丢失市场份额,高通甚至计划降低骁龙处理器的价格,面临同样处境的还有英伟达和ASML。
最主要的是,华为已经在5G通讯、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完成了布局,对芯片等元器件的需求只会日益强劲。如果连4G等产品也受到限制,那么未来高通、英伟达的日子将会越来越不好过。
反观英国25家芯片企业的处境也不容乐观。就拿ARM来说,自从断供了华为后,中国市场就开始把目光瞄准RISC-V架构,而在RISC-V19个高级会员中,有12家是中企,包括华为、阿里、中兴等企业,甚至连英特尔和谷歌也开始研发RISC-V架构。
也就是说,一旦RISC-V架构发展起来,那么ARM的营收和市场份额将会进一步被“蚕食”,这也是ARM联合24家芯片企业索要补贴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然,英国25家芯片企业联合索要补贴与欧盟推出的430亿欧元芯片法案也有很大关系。两者都是希望通过补贴实现技术突破,从而降低对美技术依赖,未来就有可能不受规则限制。
也正是因为28家欧美芯片企业扛不住了,外媒才说芯片禁令开始反噬。因为断供并没有起到限制华为等中企发展的作用,反而加快了中欧半导体行业“去美化”的进程。关键是,高通、英伟达等美芯企业也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对此,你们怎么看?欢迎大家留言点赞分享。
关注我,了解更多的科技资讯
爱本是泡沫
还是别意淫了,中国的半导体不行的。还是大力发展酱香科技和房地产吧
衹沩等ㄚòひ 回复 02-24 19:06
吞云吐雾工程也还有开发潜质[点赞]
Seven
人家明明还在搞联盟不断加码,没看见收脚迹象啊
狂笑
加快去美化,国产自主,支持国产!
Pokemon Go
欧美国家能赚我们钱的只有高科技,却死活不卖,你等我们技术追上来,更卖不出去。还不如趁现在多赚点钱
用户14xxx92
我只想说美国快点崩吧
温拿乐队
高通的80亿美元,可以买败登的十几条命了吧,丑国总统被刺杀的还少吗?
用户18xxx91
我怎么看到中国破产了5700家芯片企业?
侦像大白 回复 02-24 21:57
应该是贴牌的[得瑟]
默默の等待 回复 02-24 18:48
优胜劣汰
爱屋及乌
老米必遭报应遭天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