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相当于现在什么学历?秀才地位并不低,别被影视剧误导了

多一点温柔 2022-10-20 20:47:10

在古装影视剧中,我们常常听到“秀才”一词,比如《武林外传》中的吕秀才。“秀才”一词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但它不是官职名称,也不特指读书人,而是指有能力有才华的人。

汉武帝时期,“秀才”是地方官员向朝廷举荐的优秀人才之一。隋朝设立科举制度以后,“秀才”才成为考中功名者的称谓。那么,古代的“秀才”是什么级别?它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呢?

古代官员选拔制度

商周时期实行官员世袭世禄制,就是父亲死了,儿子可以继承父亲的官职和俸禄。秦朝是个短世而亡的朝代,没有建立选官制度。

到了汉代,察举制是当时比较流行的一种选拨优秀人才的制度,就是由王公大臣向朝廷推荐人才,被推荐的人既可以是地方官员也可以是平民百姓。每年各地郡守都要向朝廷举荐孝者、廉者各一名,称为举孝廉。被推举的人不会立即被授以官职,而是先作为皇帝的侍从实习几年,再被派到地方上做官或者留在朝廷任职。举孝廉是汉代选拔人才的最重要途径,很多知名王公大臣都是通过这个渠道入朝作官的。察举制直到隋朝建立了科举制度才被废除。

汉代还通过“征辟制”招收人才。“征”就是不需要大臣举荐,皇帝可以直接从民间征召有识之士入朝为官。不仅如此,高级官员也可以召一些有能力的人养在府中,担任幕僚,这种称作“辟”。征辟制是察举制的补充。

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吏。政府在各州郡设立“中正”一职,主要职能是根据家世、品德和才学考评本地的优秀人才,然后将考评结果报给朝廷,朝廷再根据考评结果给这些人任命职位。曹魏政权最初采用这个制度招揽到了大量的贤能人士,但是后期中正评价人才的标准只剩家世一项,导致选中的人才都是王公贵族之子,九品中正制失去了它真正的作用。随着隋朝科举制度的建立,九品中正制也被废除了。

科举制度的历史演变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一种行之有效的选拔官员和人才的制度。从隋朝至清朝的1400年间,它为历代王朝提供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和官员。

隋文帝创立了科举制度,唐代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到了宋代,科举制度更加规范化,明朝是科举考试的繁盛期,清代由于买官卖官现象严重,导致了科举制度的衰败和灭亡。

唐代科举考试有非常多的科目,其中明经、进士两科最为重要,秀才科,因为特别难,很少有人报名。宋代时期,科举考试正式确立为三年一次,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个等级。在乡试前还有童试,也称县试或郡试,但童试不算正式的科举考试,只是为了取得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童试分为3个阶段——县试、府试和院试,县试合格后可参加府试,府试通过后参加院试。院试合格就是秀才了,也叫“生员”,秀才便有了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

乡试是科举考试的第一关,考中者为举人,考中举人便有了做官的资格,但是中举是非常难的,很多读书人一生都过不了乡试。《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就始终过不了这个槛儿。

考中举人后还要到京城参加会试,考取进士。会试是国家级考试,考中者参加殿试,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殿试只考对策一题,考试的内容也比较轻松简单,殿试只排名不淘汰,殿试的结果称为“金榜”,即“金榜题名”,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

秀才的来历和地位

隋朝的科举制度最初被称为“取秀才”,考中功名的人称为“秀才”。唐初科举考试中设立秀才科,但因为要求太高,没人敢报名。取消了秀才科后,人们习惯把读书人统称为“秀才”。宋代把参加过科举府试的人都称为“秀才”。

明清之际,院试合格取得乡试入学资格的读书人,才被称为“秀才”。考中秀才,才可以去考举人,考中举人,便可以正式做官了。那么,秀才相当于今天的什么学历呢?因为院试是由各省主持的考试,所以有人认为,秀才大概相当于现在的本科生,而且是重点院校本科毕业生。

但是古代科举和现在的高考差别很大,如果没考中举人,秀才也可以开私塾教学生。秀才虽然不是国家官员,没有工资,但享有一些特权,比如可以不用纳税,不用应征入伍,当地的官员对秀才也很尊重,不敢得罪秀才,万一哪天秀才中了举人,做了高官,得罪了秀才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嘛。所以,秀才在当地的地位也很高。

科举制度除了可以选拔优秀人才以外,还将儒家思想发扬光大,并且形成了尊重知识和知识分子的良好社会风尚。

0 阅读:36

多一点温柔

简介:多一点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