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的紫砂壶是手工壶吗?

紫砂壶全手 2025-02-14 07:50:34

数日之前,友人带来一把声称是在网上以99元购得的紫砂壶,他对此壶爱不释手,打算将其作为礼物赠予家人,以供日常品茗之用。

然而,我仔细观察那把壶,不论是其外观设计,还是选用的泥料,皆难以称得上是工艺精湛。尽管这样的评价可能会让友人感到不悦,但为了他与家人的健康着想,我还是鼓起勇气,向他道出了实情。那把99元的紫砂壶,其实是用不明来历的劣质泥料制成的灌浆壶,甚至让我觉得,这个价格都略显高昂。

那么,何谓灌浆壶呢?灌浆壶的制作工艺,乃是利用石膏的吸水特性,将混合了石蜡的泥浆加热后注入石膏模具之中,待其冷却后,再将石膏模具拆开,便得到了壶的雏形。接着,再经过安装壶嘴、壶把,以及脱蜡等步骤,最后烧制而成。但由于灌浆工艺所需的紫砂颗粒至少需要达到200目左右,这导致了紫砂壶原本应有的透气性大打折扣。灌浆工艺以其高效的生产效率和低廉的成本,成为了大批量生产茶壶的理想选择。一个人一天甚至可以制作出300至500个灌浆壶,因此,这种工艺很容易满足茶艺市场的需求。

灌浆壶的内部并没有传统紫砂壶特有的条纹。灌浆壶的制作过程,是将泥料放入球筒中,经过48个小时的长时间研磨,使其变成细腻的泥浆。然后,将泥浆灌入预先准备好的模具中,等待1至2分钟后取出,放置晾干,最后再进行加工,使之成为茶壶。这样的制作过程,几乎没有任何工艺可言。灌浆壶所使用的泥料目数极细,毫无颗粒感,且掺入了大量的玻璃水。

那么,灌浆壶为何会出现呢?在我国早期的民国时期,注浆成型法被引入国内,并在五十年代得到了全面普及。但那时,这种工艺主要用于瓷器的制作。而紫砂壶的制作,则一直遵循着古老的传统,以手工拍打泥片成型,或是通过模型成型,因此难以实现大批量生产。

到了1958年,正值“大跃进”运动如火如荼之际,紫砂壶的大批量生产也被提上了紫砂工艺厂的日程。当时,产量被视为首要目标。高永君与汪寅仙曾尝试将注浆法应用于紫砂壶的生产,但遗憾的是,他们的试验并未成功。主要原因在于,紫砂泥料的颗粒较大,粘性不足,因此无法采用注浆法成型。然而,在七十年代,徐秀棠与吕尧臣两位大师再次对这一工艺进行了研发,他们在泥浆中加入了玻璃水,终于取得了成功。

但当时,著名紫砂壶大师顾景舟却公开反对这一技术。他认为,紫砂壶的精髓在于其做工、气韵以及传承,而这些都源自手工制作。而灌浆的紫砂壶,从泥料到工艺都失去了这样的魅力。因此,这一技术在研究成功后不久,便被宣布停用。然而,后来注浆成型技术却被不法分子所利用,导致如今市场上充斥着用化工料灌制的紫砂壶。

那么,灌浆壶究竟有何危害呢?其实,如果灌浆壶不是用化工料灌制的,那么它对身体的危害或许并不明显,最多只是泡出的茶口感不佳而已。我们都知道,宜兴紫砂壶泡茶之所以有滋味,关键在于其独特的双气孔透气性。这种透气性既能保证茶叶在壶中不会因长时间焖泡而变得苦涩,同时紫砂壶天然的矿物质还能激发出茶水的原滋味。而灌浆壶由于失去了透气性,很容易将茶水焖在壶内,导致茶水变得又苦又涩,从而辜负了好茶。

此外,市面上的紫砂壶质量参差不齐。如果买到了用化工料灌制的紫砂壶,长期使用,甚至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如致癌等。因此,我建议那些喜欢喝茶,或者家里有长辈喜欢喝茶的朋友们,一定要选择质量上乘、真正的宜兴紫砂壶。千万不要因为贪图便宜,而损害了自己的身体健康。

0 阅读:8
紫砂壶全手

紫砂壶全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