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交通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被查,种菜专业出身,却一肚子坏水

心语解者 2025-04-02 09:43:01

山东省纪委监委4月1日下午消息:经山东省委批准,山东省纪委监委对山东交通学院原党委委员、副院长赵德健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赵德健,山东单县人,1972年3月出生。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理论专业毕业,法学博士。199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4年7月参加工作。

人物履历

1990年,18岁的赵德健考入山东农业大学,他学习的种蔬菜。四年后毕业,他没有返乡搞大棚种植,而是留校当了一名辅导员。

一年之后,他的才华被校领导发现,直接从辅导员升级到校党委办公室当秘书。

一干就是四年,期间在1996年混成副科级,1999年升至正科级,最后又在校团委书记位置上呆了半年,镀了层金。

2000年转岗到下属学院工作,担任经济管理学院的党总支副书记,两年后又回到农业大学团委书记岗位。

8个月后,也就是2002年9月,突然火箭提拔,直接从校团委书记空降共青团泰安市委书记,这一年他才30岁!

在团市委书记位子上稳坐五年半,赵德健可没闲着,先是混了个农业经济管理硕士(还是山东农大),又跑去美国学"宏观经济与政府管理"。

2008年杀回地方,从东平县代县长干到县委书记,主政东平整整九年。这期间更是不忘"充电",硬是在县委书记任上读完了华中师大法学博士。

2017年升任泰安市副市长,分管领域从农业到交通,最后竟跨界当上山东交通学院副院长。

从菜园子到大学城,这位"跨界学霸"的仕途,终究在2024年底画上句号。2024年12月,他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审查和调查,此时他刚满52岁。

警示评论

赵德健这出"菜农变厅官"的戏码,真应了《围炉夜话》那句"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可惜他的"才"全用在钻营算计上。从蔬菜专业毕业生到法学博士,从校团委到副市长,表面看是"励志典范",细琢磨却是"精致利己主义"的活教材。

最讽刺的是,这位在县委书记任上攻读法学博士的"学霸",论文里写着"基层治理创新",现实中却把权力场玩成"利益交换市场"。他怕是忘了那句话:"禄过其功者削,名过其实者损。"

更可叹的是,从收受第一张加油卡到干预工程项目,从纵容亲属到亲自下场,就像《韩非子》说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当年在农大教学生种菜要"深扎根",自己却在权力场上搞"无土栽培",终究落得个"学术帽子掉,官场跟头栽"。

赵德健案撕碎了"高学历等于高觉悟"的幻觉。他那些论文证书堆起来那么高,却填不满贪欲的沟壑。正如苏轼所言:"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新时代为官者当谨记:业务本领是船桨,党性修养才是压舱石。别等到纪委的"显微镜"照出论文里的水分,才想起《朱子家训》那句"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4 阅读:309
心语解者

心语解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