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干旱又是洪灾,河南人为什么还坚持种地?
上个月浇了三次水救活的庄稼,又被大水淹死了,
这句话在河南个别城市洪灾之后,出现在各大评论区,很多人都在感慨河南农民的不容易,上午与同事在食堂吃饭,也讨论过这个问题。
当时他问了一句话,我想了半天,没想明白到底是为什么,他问“又是干旱,又是洪灾,种田都是靠天赏饭吃,为什么河南人还坚持种地?”。
“为什么还坚持种地?”这个问题直击天灵盖,河南人坚持种田到底是为了什么?比大地的宽广与辽阔,河南虽然是中原,历史地位突出,也有着“河南是什么样,中国就是什么样的说法”,但河南依然是中国的农业大省。
直观的说在工业时代发达,AI时代正在逐步到来的今天,河南仅仅靠着种地,已经在GDP上拖了很长的后腿。
粮食是人类的基础,所以粮食一直是重点控价的产品,一斤水稻一斤玉米换不到一瓶矿泉水,是今天的常态。
当然了,即便粮食不控价,真正受益人也不太可能是河南的农民,参考今年的西瓜,城市里两三块一斤是常态,河南的瓜地便宜到3毛钱都没人想要。
河南人对粮食的执念种地的基因刻在河南人的骨子里,早先一位从郑州火车站乘车的旅客,拍下了清洁工大雪天在站台撒盐的视频,老人一手端着盆,一边顶在腰上,一边握在手上,盆就牢牢焊在了腰杆上,一手撒食盐,那动作和春天洒种子毫无二样;
去年的时候董宇辉去到河南参观,有一个细节很感人,文化城里展现的是收麦子的节目,传承的是河南耕种文化。
河南还有一批老人,他们原本到了安享晚年的时间,依然在耕地播种,早先回家问过一位爷爷,他说田地荒在那里多可惜啊,你们这些年轻娃不种,我们这些老骨头能搞就搞一下。
不让地荒着,坚持种地是河南人的执念,这些老人也不是真的没田就活不了,国家政策那么好,生活有退休金有儿女赡养,生病有医保,他们还是放不下粮食,尽管粮价便宜的不像话。
种田难不难?一些没种过地的城里人可能会想,大概率是种田容易吧,种田可不容易呐,翻地,除草,施肥,平地,播种,浇水,样样都是精细活。
幼年时见过父亲种水稻,那时种子还没现在好,单单育苗这一项就要花很多精力,秧田的地在我看来都是照着艺术品在耕种。
种地最难的还是看天赏饭吃,亲眼见过两个村为了抢水打架,邻居间谁先抽水争得脸红脖子粗,不得不争啊,生性憨厚质朴的老一辈,在用水这一块丝毫不退让,水就是庄稼的命根子。
怕田干了,找水用,怕水漏了,龙虾洞,蛇洞,遇到了就堵住,生怕小小的洞毁了一块庄稼地,勤奋些的老人,一天至少要看三遍水,河南农民管这个叫“瞧水”。
“不种田能干啥?”河南人对种田的执念,一方面来自于田地养育了我们,一方面也是迫不得已,如果有机会谁都想锦衣玉食,那天和一个朋友聊到进城,他们当地(不是河南)盖了一大片安置房给山里的农民,一分钱不要,只要求大家搬出去,并且一家人给一个打工名额安排,免费的房子都很少有人要。
个别要的人,不到一年又回村了,一个人的工资养不起一家人,在城里样样都要花钱,生活成本远高于乡下,可能村里三五百够一家人花一个月,粮食、蔬菜是自己种的,只需要搞点肉开开荤,就能满足生存,但城里不行。
河南人其实也面临着这样的局面,年轻人出去,可能出去一辈子吗?没能力在外扎根,早晚都要回来,本土就业机会少,除了种田还能干啥?
写在末尾种地或许会有干旱、洪水,但这种极端情况并不多,大多数都可以人为施救,种田是一种精神执念,也是不得已的妥协。
不能扎根大城市时,至少种田也是个选择,也或许是命中的注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