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被成绩摧毁自信的聪明人们

Tess外貌 2024-11-17 09:49:43

你是否在考试成绩公布后,怀疑过自己的智商比第一名低?

你是否从小就被教导“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当你发现自己无论怎么努力都学不好数理化的时候,是不是有人暗示你智商不够?理科好的人,貌似天然地被认为比文科好的人更聪明。但事实真是如此吗?事实是,智商只是你神经元规模的一个切面。他数学成绩好,你数学成绩差,不代表他脑子里的神经元规模更大,比你更聪明,最多只代表你们所擅长的点不一样。人跟人的擅长点是不一样的。有些人善于察言观色,善于感知别人的情绪,但是他可能是个数学白痴。有些人是数学天才,但是在察言观色和人情世故上可能是个白痴。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是对智力比较客观的解释。即:智力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维度的。总体来说,智力可以从8个方面体现:

逻辑-数学智能:擅长推理、计算和解决问题,这种智能确实在学校教育中被高度重视。语言智能:语言表达能力强,擅长沟通和写作。人际智能:理解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例如察言观色、情感共鸣。内省智能:了解自我,能够深度思考和自我反省。音乐智能:对音调、旋律和节奏有敏感性。空间智能:擅长想象和空间感知,比如绘画或设计。身体-运动智能:对身体控制能力强,比如舞蹈或运动。自然观察智能:擅长观察和理解自然规律。

所以,“聪明”并不是只有逻辑-数学智能一种形式。以上所列出来的8个方面的能力,你能具备任何一方面,都可以被认为是聪明人。传统教育之所以过度强调数理化,可能是因为这些能力容易量化,而人际关系、情感感知等能力较难通过考试衡量。从长远来看,一个人在社会上能否成功,与其综合能力更为相关,而不仅仅是学科上的单一表现。聪明并不只是在课堂上拿高分,而是在生活中展现出独特的智慧和才华。大家应该去找自己擅长的点,去做自己热爱的事情,不要羡慕别人的天赋。人和人是不同的,你的一个小天赋可能是他人一辈子努力也达不到的结果。比如,我妈对事物的洞察力,察言观色能力、统筹规划能力、动手能力,是我这辈子都可望而不可及的。但是,论对商机的敏感度和共情能力,她却不如我。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可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了:为什么你有些成绩一般甚至很差的同学,若干年后,会在社会上混得风生水起?为什么一个没有读过书的农村娃,若干年后,也能成为社会上的成功人士?最后我想说的是,与其羡慕别人的数理化能力,不如挖掘自己的兴趣和天赋。

你可能是个天生的摄影师,用镜头捕捉世界的美好;你可能是个天赋异禀的厨师,用美食唤醒人们的味蕾;你可能是个热情洋溢的教师,用知识点亮孩子的未来;你可能是个技艺高超的木匠,用双手雕琢生活的艺术;你可能是个创意无限的画家,用色彩描绘世界的想象;你可能是个心思细腻的倾听者,用共情治愈别人的心灵;你可能是个逻辑缜密的程序员,用代码搭建数字的奇迹;你可能是个细心入微的园丁,用绿植装点生活的希望;你可能是个充满激情的演员,用表演诠释人性的深度。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才能与热爱,而这些点滴才华汇聚起来,才让这个世界如此丰富多彩。当你专注于自己热爱的事情,你就是那个领域的天才。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