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四女子回娘家过年,一女子怒了,该女子:人穷就该看不起?

加油老胡 2025-01-29 12:12:34

过年,本应是一家人团团圆圆、热热闹闹的时候,承载着无数温馨与欢乐的期待。在古代,过年的礼节那叫一个细致,就拿正月初一来说,被称作“拜岁日”。这一天,大家伙儿一大早起来,首先得焚香行礼,虔诚地敬天地、拜岁神、祭祀祖先,表达对天地自然和先辈的敬重。之后,就去给家里的长辈拜年,送上新年的祝福。等这些庄重的拜祭活动结束,人们才会走出家门,去找同族的亲朋好友相互祝贺,一起期盼新的一年大吉大利、顺顺利利。再到正月初二,是“迎婿日”,这一天,女儿和女婿必须带上精心准备的礼品,回女儿的娘家看望父母。而且还有个讲究,吃过午饭后,小两口就得赶紧回自己家,不能在娘家过夜。

不过,时代在飞速发展,社会也不断进步,过年的这些礼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很多人都不太在意那些老礼儿了,就说女儿和女婿回娘家过年这事儿吧,好多人从大年三十就开始在娘家待着,一直到过完年才离开。其实啊,这也是一种思想上的解放,体现了现代社会追求的平等观念。不管是在自己家过年,还是在娘家过年,本质上都是一家人团聚,没什么不一样的,这种过年形式值得鼓励。

可就在2022年大年三十,安徽黄山的一位吴女士,和丈夫还有三个姐姐、姐夫一起回娘家过年,本想着热热闹闹过个团圆年,结果却满是糟心。

吴女士为啥会觉得这个年过得糟心呢?她自己道出了缘由。吴女士说:“我有一个哥哥和三个姐姐。哥哥成家后,就和父母分了家,父母单独住在老房子里。看着父母年纪越来越大,身边没个人照应,我们姐妹四个心里都不是滋味,觉得他们太孤单了。大家一商量,决定今年春节都回父母家过年,好好陪陪他们。所以,腊月二十九那天,我们姐妹四个就各自带着老公孩子回了父母家。”

吴女士接着说:“父母家一下子来了十多口人,做年夜饭可不是个小工程,光靠父母肯定忙不过来。我就提议大家一起动手,热热闹闹地准备年夜饭,这样也更有过年的氛围。谁知道,三个姐姐和姐夫一听,就说我老公以前干过几天厨师,这年夜饭交给他一个人做就行。我老公这人老实,听他们这么说,也没推辞,就一个人忙活起来了。大家都知道,做年夜饭不光是炒菜,还得择菜、洗菜,杂七杂八的活儿可多了,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我就跟姐夫们说,让他们搭把手,帮着干点活儿。可他们呢,三个人凑一块儿,一个劲儿地聊今年包了什么大工程,明年打算买什么豪车,根本没人搭理我。再看我的三个姐姐,也只顾着自己坐那儿有说有笑,完全把我晾在一边。我实在没办法,只能自己下厨房,帮着老公一起做年夜饭。”吴女士无奈地回忆道。

吴女士继续说:“我们姊妹四个,就我们家的收入差点。虽说姐姐、姐夫们嘴上没明说看不起我们家,但平时相处的时候,我总能感觉到那种隐隐约约的嫌弃。不过,我们也有自己的骨气,从来没想着从他们那儿要吃要喝,各过各的日子呗。可这年夜饭是大家一起吃的,凭什么都让我老公一个人干呢?大家都有手有脚,都应该出份力呀!难到人穷就该看不起吗?一想到这个,我心里就特别不痛快,这个年过得真是糟心透了!”吴女士越说越激动。

听完吴女士的吐槽,相信大家心里都有不少感触。过年本是亲情升温的时刻,却因为这样的事情蒙上了一层阴影。家庭聚会本应是大家齐心协力、共同营造温馨氛围的场合,可因为一些不经意的行为,让亲人之间产生了隔阂。这也提醒着我们,在和家人相处的时候,多一些理解,多一些主动付出,别让亲情在琐事中变得淡薄。

大家对吴女士的经历有什么看法呢?是觉得她太敏感,还是认为姐姐、姐夫们确实做得不妥?欢迎一起聊聊,说说自己的想法。

0 阅读:0
加油老胡

加油老胡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