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风采|“独树从乃奇”——吴伟进之艺术观

笔墨青丹国画 2025-01-22 20:52:53
我的艺术观

吴伟进/文

一、艺贵继往开来

我1988年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毕业后至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一直从事城市规划设计,善于用艺术的手法创意城市设计。在沪学习时期,师从陈从周教授学习书画与古典文学,校外师从方增先大师。至杭州工作后时常请教吴山明、孔仲起、周仓米、钱大礼、柳村、杜高杰等著名画家,独创新宿墨短笔皴,形成个性鲜明的山水画风格。专业上是单位总师办主任,副总规划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全国注册城市规划师。社会兼职有浙江大学特聘教授、杭州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国家、省级、市级三级城建专家,浙江省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人大代表,杭州市第十一届政协常委。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民盟浙江华夏书画学会理事、杭州市科学美术协会理事长、浙江开明画院副院长。

城市规划、文学、西画、生活与大自然都是我的创作资源。尤其生活阅历就是创作的源泉。

二、艺贵不断创新

“独树从乃奇”,艺术贵在自成风格。我早期(1978—2005年)是人物、山水、花鸟都在学,包括大学期间学的素描、水彩画,这是打基础的阶段。在大三时举办个展,陈从周先生给我的题词是:“新篁得意”。中期(2005—2015年)的笔法《中国收藏》是这样评价:吸收西画素描、速写的笔意,层层叠叠的皴点,浓墨淡墨的叠加,繁复错落的线条,丝毫没有凌乱的感觉,却显得和谐有致,富有层次感。这个评价是高估我了,正好给我提出了努力的方向。

新篁得意 陈从周(中国古建筑园林艺术学家、同济大学教授)

如何做到“显得和谐有致,富有层次感”,确实不易,传统的墨分五色;重墨破淡墨,淡墨破深墨;还有积墨法、泼彩法等。从古到今多少高手已经运用得淋漓尽致。于是向吴山明学宿墨,黄宾虹学积墨,水分很难掌握,于是思考自己是学理工科的,研究一下宣纸与墨的关系,终于调试出一种新宿墨,可深可浅,水分渗透有度。既然中国画讲用笔,新宿墨有其魅力,于是以一种短笔皴、点笔皴为主的新皴法应运而生,能够表现山水画的苍雄,又能表现江南景观的灵秀风貌。构图上吸收西画,不在其形态,在于空间感,内容上融入现代城市的风貌,毕竟自己也是规划师。我的新宿墨短笔皴正在往细腻温润的笔触,又有雄健豁达的气势方向努力前行,偶尔也会有大色彩,但不是大泼彩,还是色彩的线条,强调线条的魅力,把自己的风格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

三、艺贵在高度和谐

我的山水画创作,一直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与自然生态的和谐,探求人类发展的原动力,表达原生态与科学之间的完美结合。所以,一直乐于参与杭州市科学美术协会的活动,许多题材的创作灵感都来源于杭州市的城市风貌、自然景观和人文遗存。 2017年,经过十多年的策划、准备,完成了长11.4米、高0.8米的《杭州三江两岸一湖胜景图》。该作品描绘了从青翠淳安千岛湖、清凉建德新安江、美丽桐庐富春江、阳光隐秀金富阳到雄浑杭州钱塘江的长卷,把现代城市融入山水画的有益尝试,更是一种 “笔墨当随时代”的新探索。

方增先大师曾给我的早期画展题词“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此言说明了“人生有阅历,书画有境界”的理念。艺术作品是一个整体,既有外在的语言形式,又有内在的蕴涵——语言所表述的精神内容。二者互为表里,密不可分。书画能否传达高层次的精神性内涵,需要打进传统技法大门,又要冲出其威严的戒律,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与职业联系在一起,与社会联系在一起,然后迸发出来的灵感,才楚楚动人,再通过熟练的技法,高超的理念,转升为高大上的艺术精神,陶冶人们的心灵。我创作的《华夏五岳图》,把华夏之根: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五座山岳组合成一张画,乃是中国精神的象征了。

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 方增先(浙江美院教授、上海美术馆馆长)

四、我画城市、我画山水

我首先是一个城市规划师,承担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社会责任,我又笔耕不缀,谱写表达人生观的诗词散文,我的人生境界远远超出画画的本象,遁入到了哲学般的高度。在许多规划项目的景观设计中,十分注意文化意象的造型,结合绘画的艺术心境,去表达景观的品质和文化风格。又通过规划的空间意象,经营布置山水画的恢弘图面。两者一虚一实的意象空间,汇集与重组,表达为最直接感性的笔墨色彩,画面肌理和构成比例。

在2002年编制《京杭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战略规划》时,在完成用地整理的基础上,重点在挖掘文化的底蕴,提升运河文化的精神功能,从而策划了“运河新十景”,与西湖相对应起来,让运河上的每一座桥讲述一个故事,每一段景观述说一段历史,使运河成为活生生的历史博物馆,成为市民休闲、游览的精神场所。让人们品味到历史,品味到社会的变化,品味浮想联翩的境界——东方休闲之都的魅力。

可见,生活的阅历、职业的不同,成为笔者绘画语言的个性源泉。

因此,我“画”城市、我画山水、画二者浸融一起的人生境界。

吴伟进作品

上海七宝古镇写生(1985年)

普陀山磐陀庵(1986年水彩写生)

鱼鹰(2007年)

山村稻花香(2008年)

绿树村边合(2008年)

华夏五岳图(2015年)

清风江上秋(2018年)

溪2018年

江帆 (2019年)

山绝人迹少(2024年)

圣山(2024年)

孤舟待客归(2024年)

瀑水映彩虹(2024年)

云深不知禅心荡(2024年)

名山登高览胜迹(2024年)

故人相约到村头(2024年)

煮茶待客图(2024年)

夕阳河边走(2024年)

山高云淡(2024年)

长江海口(2024年)

编辑:兰洪海

审核:吴建明

0 阅读:7
笔墨青丹国画

笔墨青丹国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