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五月端午,韩国人也过的节日-端午节

东顺居合 2020-06-23 23:18:18

端午与中秋、春节是中国传统民间三大节日。那么端午节是由何而来?有关它的来历说法很多,但流传最广、最有影响力的是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其实端午节早在屈原投江之前民间就广为盛行,让我们走进历史,了解不一样的端午节。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纪念屈原

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却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迎接伍子胥

伍子胥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自古以来端午节便有划龙舟及食粽等节日活动。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一、民间传说,端午节起源于纪念屈原投汨罗江。关于屈原投江的事实,在《楚辞》、《史记》中都有记载,但都未说明投江的时间日期,而有记载的史书是在屈原投江后的八百年南北朝时期,南梁吴均的《续齐谐记》详细记载了屈原死于五月初五,后人因此纪念它,于是有了端午节,由此可见纪念屈原的端午节是在南北朝时期后开始的。

二、更早的史书记载,认为端午节是纪念龙的节日。古代吴越人以龙为图腾,他们认为自己是“龙”的传人,我们现在也说我们是“龙”的传人,吴越人在每年的五月初五都会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将食物装在竹筒中或裹在树叶里,一部分倒入江中,献给神灵,一部分留给自己,寓意着神灵保佑,并把木舟做成龙的形态在江中表演给神灵看。近代出土的大量文物和考古研究表明,“端午节”是古代吴越人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

三、端午节起源于恶日。《荆楚岁时记》记载载:"五月初五,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从此处记载看出,端午节是一个挂艾草、菖蒲消除疾病瘟疫、驱邪避祸的日子。五月初五这一天,阳气极盛,达到一定的极点,阴气开始滋生。而阴气,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常与病、邪相关。所以,五月初五历来都被古时候人们视作不祥之日。

在古时候,对于五月初五所生的婴儿,无论男女都不能抚养成人的习俗,有“不举五月子”的说法,“举”是抚养的意思,在《风俗通》中记载“五月初五生子,男害父,女害母”。所以古时候,人们对这一天出生的孩子,要不选择遗弃,要不就另改生日。据说孟尝君就是五月初五生的,他的父母把它寄养在别人家中,等长大成人后才回到家中。宋徽宗赵佶也是五月初五生,则是从小寄养在宫外。

还有种说法是,养蛊也是在五月初五这天开始,在《隋书·地理志下》中记载到“其法以五月五日聚百种虫,大者至蛇,小者至虱,合置器中,令自相啖,余一种存者留之。蛇则曰蛇蛊,虱则曰虱蛊,行以杀人。使人食之入腹,蛊食其人五脏。人死则其产业移入蛊主之家。三年不杀他人,则畜蛊者自钟其弊。”在《通志》上也有记载:“蛊,多于端午日制之,乘阳气极盛时以制药,是以能致人于病、死。”

俗语说“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五毒指的是蝎子、蛇、蜘蛛、蜈蚣、蟾蜍这五种动物。针对这些蛊物、瘟疫、病毒和蚊虫等,劳动人民会制作五色香囊挂在身上,香囊中多以驱邪防蚊虫的草药制成,还有饮用雄黄酒也是为了驱邪防虫,

还有就是大家都看过林正英老师演的各种僵尸电影,僵尸也被称作“大粽子”,其中有糯米和粽叶是可以制服僵尸的,所以人们把粽叶和糯米放在一起包成粽子也有驱邪的作用。

看完以上的内容,是不是觉得端午节不再是你所认知的端午节了,其实上面内容有很大的篇幅是迷信的成分,大家也不必在意,只要做好防护措施,不被蚊虫叮咬,身体健康,端午节还是一个全民欢度的小长假。

0 阅读:12

东顺居合

简介:东顺居合,进步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