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适龄儿子,老母亲自然是要多做准备。可是某地却有一位老母亲,因为给不起儿子30万的彩礼,于是用一瓶百草枯解决了问题。
作为母亲,对儿子自然是宠爱的,所以她的问题不是解决问题,而是解决自己,一瓶百草枯让人看到事态严重,也让人看清了事态的炎凉。
(本文配图均源自网络)
事情一出,立马有人指责那儿子未过门的妻子,认为女孩子要钱要的太狠,不应该要这么高价格的彩礼。
但我却想说,不是女孩子错,而是这位老母亲没有教育好自己的儿子。
我们想象一下,如果你和家里的孩子吵架,你在什么情况下会去喝农药?大多数时候我们都不会那么极端吧?
所以这里只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该母亲平时比较偏激,第二种就是这位母亲的儿子一定恶语相向,逼迫母亲走投无路,也就是俗话说的“气到了”。
不管是哪一种,这位老母亲虽然是受害者,但她本身犯下的错,我们都不应该忽视,不能因为她喝了农药,我们就可以忘记其他的事。
如果一个好不容易长大成人有了自己工作的儿子,还要到头来问母亲要彩礼钱,只能说明这样的儿子,在教育过程中,母亲没有尽到足够的责任,否则也养不出来这样一个不懂感恩不知体贴父母的孩子!
如果这位儿子态度比较好,只不过母亲自己没法接受,所以才试图通过喝百草枯的方式威胁儿子,让儿子妥协,那么说实在的,老人后来的境遇,是她自己吃下的苦果。
大部分正常家庭长大的孩子,可能很难想象与偏激的父母相处是什么样的感受,那样的人是幸运的,但是你们的幸运不能否认有些父母的极端。
我不清楚那位出事的母亲是个怎么样的人,只是觉得,老人一出事,就有人立刻指责女孩的不是,是不对的。
女孩子开口要彩礼,其实是一个商量的过程,如果男方一听见就觉得不合适,他完全可以早早和女孩提出来,既然他没有向女孩强调,就说明他认可这笔费用,他向父母要求的时候,难道不知道自己的家庭情况吗?
可是这位老人的儿子,选择了将彩礼费用一股脑儿告诉自己的家人,让家人替自己承担这份巨额开销。我不得不想到另一个点,就是这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是不是备受家人溺爱,所以才会这么不顾现实情况只在乎自己的利益诉求?
说实话,如果女孩的家境不错,那么女孩要这个数额的彩礼并不夸张,很多地方女方在收取彩礼的同时,也会给出等价甚至超过彩礼数额的嫁妆,这是因为在他们眼中,彩礼和嫁妆不是买与卖的关系,不论是彩礼还是嫁妆,都是父母对孩子未来的展望,是给小家庭提供的支撑。
可是为何有人却要将彩礼“妖魔化”,认为凡是彩礼都是陋习?但凡提出要彩礼的女孩都不是好女孩?
我想无非是因为两者撬动了自己的利益,想要不花一分钱就娶上媳妇,但这样的人,往往在婚姻开始后,也未必是懂得珍惜的人。
因为彩礼就灌下一整瓶百草枯的母亲,到最后还是舍不得教训自己的儿子,母亲或许有错,女孩或许有错,但错得最离谱的是造成这局面不可挽回的那个人,那个在事件中好像隐形了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