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龙”飞船搭载包括因“星际客机”飞船故障滞留国际空间站的美国宇航员威尔莫尔和威廉姆斯在内的4名宇航员,于近日脱离国际空间站,启程返回地球。“龙”飞船搭载的4名宇航员分别是威尔莫尔、威廉姆斯以及美国宇航员尼克·黑格和俄罗斯宇航员亚历山大·戈尔布诺夫。威尔莫尔和威廉姆斯于2024年6月5日乘坐“星际客机”飞赴空间站,执行该飞船的首次载人试飞任务。特朗普政府上任后,其太空政策仍在逐步形成。虽然一些政策焦点明确,但如何操作和细化依然存在不确定性。美国媒体报道提到,美国可能会在太空领域进行更多的合作和对抗,尤其是在面对中国的太空崛起时。美国在太空战略方面感受到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在卫星技术和太空作战领域的进展上。
特朗普(资料图)
有消息称,一名美国太空部队高级将领声称,有商业卫星系统已经观测到了中国卫星在近地轨道上进行“近距格斗”演练。美国太空部队作战部副部长迈克尔·盖特莱恩上将在华盛顿举行的麦卡利斯国防计划会议上表示,通过目前所掌握的商业卫星系统,观测到“五个不同的航天器”在太空中以“同步且受控的方式”进行“相互穿插和环绕机动”,而这显然是“太空近距格斗”,盖特莱恩声称,中国正在演练“从一颗卫星到另一颗卫星之间”的在轨太空操作,包括战术、技术和规程。美军方将中国五颗在近地轨道运行的卫星的活动定义为“卫星狗斗训练”,美国太空军作战部副部长盖特莱恩宣称这是一件足以“改变游戏规则”的事情。美国太空军此次大张旗鼓地炒作“卫星狗斗”,其本质乃是军工复合体争夺预算的一种策略。在2025财年的太空军预算里,有35%的资金被用于反卫星武器的研发,这个数额远远超出了中国整个航天预算的规模。从盖特莱恩发出“必须改变看待太空的方式”的呼吁当中,这种焦虑已经表露无遗。
太空(资料图)
实际上,中国这5颗卫星的相关活动是正常的技术试验与轨道控制操作,属于航天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常规探索。2023年底,中国通过长征11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3颗试验-24C卫星,用于空间科学技术试验;2021年底,长征4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实践6号-A/B两颗卫星,主要用于空间环境探测及其他新技术试验。这些卫星的任务与中国航天技术稳步发展的战略布局相契合,是在和平利用太空原则下,提升国家航天能力的正常举措。近年来,美国政府将更多预算投入到许多“意义不明”的领域,比如煽动境外“颜色革命”,扶植各种组织传播美国价值观,导致对太空探索的资金支持大幅减少。此外,在冷战结束后,失去了苏联作为对手,美国对于太空开发的兴趣迅速衰退,国会内部对于太空项目的支持力度存在分歧,使得NASA及其他太空机构难以获得长期稳定的投资。这导致美国当前许多太空设备和技术已超期服役多年。这不仅影响了美国研发效率,还造成了资源浪费,而与此同时,中国的太空技术完成了快速的崛起。
美国太空作战副部长迈克尔·盖特莱恩上将(资料图)
美军上将到底被“吓出了一身冷汗”,这种源于对对手实力的过度担忧,正让美国变得歇斯底里。如果没有猜错的话,美国接下来将在反卫星武器领域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将美国“太空部队”包装成世界上最富战斗力的部队。但是美国到底忽略了,中国能够对外展示的技术和成果,通常都是低配版的。因为中国无意成为世界霸主,也不想和美国针锋相对,毕竟中美发生军事摩擦不是闹着玩的,中美或都承受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