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于孩子的爱,往往是无微不至地、毫无保留的,而这也导致很多父母在养育孩子的时候,会将自己的所有“底牌”全部亮出来,以支持孩子的发展,让孩子的生活更加幸福。
虽说很多子女对于父母的付出是感恩戴德的,在父母老了之后也是非常孝顺的,但即便子女再孝顺,有些事情也是无法企及的。
所以,父母要想晚年不遭罪,那么就一定要保留一定的底牌才行。

将全部的“爱”都给了子女,哪料到在晚年却“遭了罪”
邻居老任,为人挺好,对待子女也是无微不至,但是晚年生活却令人唏嘘不已。
很多人一开始都觉得老任的晚年生活将会是非常幸福的,不过事实真的很打脸。
老任家里有两个孩子,老大小玲是个女儿,老二小强是个男孩。
在两个孩子小的时候,老任对于他们真的是非常关爱,有什么好吃的第一时间就是想到两个孩子,看到什么好玩的第一时间就给孩子们带回来。
在平时,要是孩子们有个头疼脑热的,老任也会非常的操心,不仅及时带孩子去看病,还会为孩子准备各种养身体的食物,似乎孩子就是老任的全部。
就这样,伴随着老任的养育,两个孩子逐渐长大了。
姐姐小玲在大学毕业之后,和大学期间认识的一个男友结婚了,由于男友的家在南方,所以小玲也跟着男友去了南方,至此,家里就只有小强一个人陪伴着老任夫妇了。
不久之后,小强也找到了自己生命中的另一半,值得庆幸的是,小强的对象是本地人,所以在结婚之后,小强夫妇和老任仍旧住在一起,平日里倒是热闹了很多。

不过,老任对于子女婚后还和自己一起住这件事,感觉有点“对不起”小强。
毕竟人家结婚都是住“新房”,自己的儿子结婚却只能够和自己一起住,有点委屈儿子和儿媳。虽说儿子儿媳没说啥,但老任总觉得这么做不是个事儿。
于是,老任就拿出了自己的所有积蓄,想要给小强凑钱买房,而小强夫妇一开始是拒绝的,因为他们觉得自己还年轻,自己奋斗几年就能够攒钱付首付,不需要老人帮衬。
但是,儿子儿媳越是不要,老任就越觉得对不起他们,便非得给,最终小强无奈的接受了老任的帮助,买了自己的房子。
有了房子之后,小强一家人自然就搬出去了,家里就只有老任和老伴儿了。
原本,老任看到自己的两个孩子都成了家,有了自己的事业,也是深深的松了一口气,感觉自己的“任务”完成了,终于能够安享晚年了。
但是,好日子没过多久,老任的老伴儿突然患上了慢性病,发病的时候可把老任吓坏了,差点就再也见不到老伴儿了。
老伴儿生病之后,平时老任就只顾着照顾老伴儿了,但是由于老任将“棺材本”都给了两个孩子。
所以家里的经济能力也是很弱的,但为了能够让老伴儿更好地恢复,老任还是和两个孩子开了口。

老任的两个孩子,还是很孝顺的,老大虽说身在外地回不来,但是却会很及时打来钱,解决老任的经济问题。
老二虽说平时工作忙,但是一有时间就会来帮助老任照顾老伴儿,儿媳也是有空就来。
就这样看来,老任的两个孩子都还是很孝顺的,这让邻里们都很羡慕。
不过,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女儿毕竟是嫁为人妇了,如果一直给家里寄钱,势必会影响到女儿家庭的稳定。
儿子虽说在本地,有时间过来帮忙,但毕竟儿子也有自己的家庭、孩子和工作,根本不可能时时刻刻过来,也没有精力一直过来照顾老人。
所以,时间一长,两个孩子对于老人生病这件事还是有心无力,照顾老伴的任务,还是落在了老任身上。
总不能让老大离婚回家照顾老人吧,也总不能让老二放弃自己的事业、家庭来照顾老人吧。
就这样,虽说两个孩子都很孝顺,但晚年的老任还是感到非常的“遭罪”。
在很多人看来,只要子女孝顺,那么老人在晚年肯定幸福,但是实际上,子女孝顺但老人晚年遭罪的情况比比皆是,只不过不到那个地步,很多人没有察觉罢了。

父母要想晚年不遭罪,就先得保留“三张底牌”
子女再孝顺,也不如自己拥有这三张底牌:
●最重要的底牌:健康的身体
人们在步入老年之后,如果说没有一个好的身体,那真的是会“遭人嫌”的,甚至自己都会嫌弃自己。
毕竟没有一个好的身体,自己平时生活都会变得比较困难,这将会严重影响自己的晚年生活。
所以,作为父母,第一个需要保留的底牌就是自己的健康。
那么,做父母的如何维护自己的健康呢?
其实最重要的就是要注意“劳逸结合”,无论是在工作的时候,还是在照顾孩子的时候,都需要客观地衡量付出的程度,不要做一些过于伤害自己身体健康的事情。
比如说,很多父母为了能够给子女更好的物质生活,于是便经常加班工作,最终导致自己患上职业病,身体素质下降等等,这就不是很合适了。
同时,父母们还需要注意修正自己的作息、日常习惯等,维护好自身的健康状况,这样才不会在晚年留下病根,才不会拥有一个病恹恹的晚年。

●最实际的底牌:强大的养老能力
拥有孝顺的子女,老人自己就不需要操心经济问题了吗?很显然不是这样的。因为自己手里有钱,和子女手里有钱完全是两码事。
比如说,如果老人自己的手里有钱,那么在物质生活方面就能够更加自由,想要什么样的物质生活,都能够实现自我满足,自己 拥有绝对的自主权。
但是,子女手里有钱就不同了,老人在花钱的时候,往往会存在一些“思想负担”,就算经济能力很强,老人也可能无法好好地享受物质生活。
更何况,很多情况下,老人的子女很可能不会拥有太强的经济能力,就算是拥有,也可能不会给老人太多的经济资助。
所以,老人非常有必要自己拥有较强的经济能力,这样就能够更好地设计自己的晚年,获得想要的生活。
比如说自己想要旅游养老、想要请保姆、想要旅居买房等等,都不需要向子女“开口”,也不需要向子女“报备”,老人会更加地自由,更加地惬意。

●最关键的底牌:思维与观念
很多老人在晚年时都会产生一种错误的思想,认为自己“没用了”,这是一种很可怕的思想,轻则影响老人的晚年生活质量,重则可能会导致老人抑郁、轻生。
这种思维的产生条件,其实很普通。很多老人到了晚年时,都已经退休了。
虽说不工作就能够拿工资是年轻人的向往,但是对于老人来说,不工作反倒会让自己的生命变得孤寂,自己感受不到被需要,从而让老人对自我价值产生怀疑。
更何况,子女也都成家立业,有了自己家庭和孩子,这很可能会让老人觉得自己被子女“抛弃”。
因为子女再也不是那个整天赖着自己的小棉袄、小夹克了,而是成为了为他们的爱人、子女挡风遮雨的大树,不再需要自己的庇护了。
如果老人一直存在这种消极思想,那势必晚年生活会变得孤寂落寞。
所以,要想让自己的晚年过得幸福,就一定要注意保留思维与观念的底牌,保持良好的心态,认识到晚年生活的乐趣。

年轻子女该如何帮助父母保留好“底牌”?
年轻子女积极帮助父母保留好底牌:不仅让父母的晚年更幸福,也会减少自己的养老负担。
1)不要过于贪图父母的钱财
说白了,就是不要“啃老”。
自己成家立业之后,就要明白自己是一个具有完全能力的人了,再向父母要钱,或是接受父母的资助,就有点不合适了。
所以,年轻子女一定要尽快实现经济独立,不要贪图父母的钱财,让父母拥有足够的养老能力。
从长远看,这对子女也有好处,毕竟父母自身的养老能力强了,就不会再麻烦子女了。
2)懂得维护父母的身体健康
父母的身体好,无论对于老人,还是对于子女都是一件好事。
所以,平时作为子女一定要关注父母的身体,帮助父母维护好身体,让父母一直保持健康。
从长远看,老人的身体好,那将是子女莫大的“福气”。
因为这意味着给子女“省钱”、“省时间”、“省精力”,子女不需要为老人生病住院而花钱、陪床等等。

3)帮助父母建立积极的心态
最后,子女还要注意和老人多沟通交流,让老人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子女和父母多交流,会让父母拥有存在感,甚至感觉自己仍旧被需要,这样老人们的思想就会更加积极,一个人的时候也不会想得“太多”。
同时,积极的情绪也对老人的健康等有很大的帮助,会让老人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晚年。
结语
想要晚年过得好,三张底牌少不了。所以,作为父母,无论再怎么爱自己的子女,也要保留这三张底牌,这不仅是为了自己的晚年着想,也是变相减少子女的负担。
那么,你觉得要想获得理想的晚年,需要什么条件呢?你认为这三张底牌会让老人拥有美好的晚年吗?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