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岁阎锡山纳14岁小妾,称只为传宗接代,17年后却和原配形同陌路

友书闲读 2024-12-25 09:17:41

1914年,31岁的阎锡山,在岳父的牵线下,纳了14岁的小妾。洞房花烛夜,阎锡山一脸严肃的对着小妾说道:躺下吧,你只负责传宗接代。我和原配是真爱。

但是,17年之后,原配徐竹青却愤然离开阎府,与阎锡山相忘于江湖!

在阎锡山的故事里,有两个女人一直为人津津乐道,一个是传闻中的五姑娘阎慧卿,还有一个就是阎锡山的原配徐竹青。偏心和例外是容易看出一个女人在男人心中的地位,这两个都占据了阎锡山情感世界里的一席之地。

阎家和徐家是彼此知根知底的两个家族。徐家是大姓,在山西五台县大建安村和阎家隔河相望。

在封建社会,女子上学学文化的本就不多,大多数都是培养的三从四德,出嫁从夫之类的束缚教条。尽管徐家对徐竹青很是疼爱,可也没有送她去书院学习,她过早的就跟着家里人料理家务,又懂事又能吃苦。

似乎,吃苦是一个女人最好的勋章,在古代成了一个女人的标榜。

就这样在阎锡山15岁的时候,家里人觉得男大当婚也该有个帮衬伺候了,于是,就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定了徐竹青。

两个都不太知事的人就这样被强行凑成了一个小家。婚后,阎锡山因为有点小聪明加之又学了新文化,常投机取巧帮父亲挣些歪门邪道的钱。而把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的徐竹青很得公公欢心,公公便也大方的常给儿媳妇也添置些首饰。

一家人过得还算和和美美。

后来阎家经历动荡,家道中落,卖房子卖地还欠下不少外债。这样艰难的日子,夫妻二人只能暂时分居两地。徐竹青迫不得已,只能给人家做些女红、针线来贴补家用,一面伺候公公婆婆,一面还要劳心这一大家子的开支。阎家上下对徐竹青很是敬重。

而阎锡山此时还有学业在身,也时常用津贴还债,替家里分担。

后来,小两口再见面的时候,阎锡山已经不是普普通通的学生了。徐竹青在丈夫的包里发现了炸弹,惊出一身冷汗,想告诉公公婆婆又怕老人家担心,想跟别人说又担心给丈夫添麻烦。

她只能夜里辗转反侧,几次三番的劝丈夫好好过日子,不要搞东搞西的,瞎胡闹。

阎锡山哪里肯听,也只让她管好自己,少掺和男人的事。

这俩人结婚十多年始终没有子嗣,徐竹青对阎锡山心里有愧,久而久之也不敢太同忤逆丈夫。

阎锡山曾经跟徐竹青保证过,无论她生不生孩子,他这辈子都只能有她一个妻子。可当徐竹青从医生那里确诊了自己生不了孩子后,还是惴惴不安,整日小心试探丈夫。

她发现阎锡山对她越来越体贴后,才逐渐心安。

可阎家人却坐不住凳子了,哪里能容得下无后这样的结果。于是,他们挖空心思给阎锡山房里塞人,阎锡山不同意,阎家人就从徐竹青和她家里人身上下功夫。

本就愧疚的徐竹青只得同意阎锡山纳妾,但提出一个要求,就是小妾所生的孩子只能叫自己娘。

就这样1914年12月1日,阎锡山娶了小妾许兰森。

阎锡山还让许兰森改姓徐,以示徐竹青在家中的地位。

徐兰森很争气,先后给阎锡山生下五子一女。阎锡山为了传宗接代,自然要和徐竹青分居,可每次他都会在睡觉前去徐竹青房里坐一坐,聊聊家常。

起初阎锡山对她始终有着独特的偏爱,在经济上扶持她的娘家人,在家中大事小情上也偏向她,给她这个正房太太撑腰。

可一日夫妻百日恩,这话不止是针对徐竹青,对于徐兰森来说,天长日久的相处,又孕育了不少新生命,阎锡山的心也早就被融化了。感情的天平一旦有倾斜,最先被偏爱的人一定先了解。

徐竹青忽然意识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和阎锡山像个正常夫妻一样生活了。

尤其是1930年之后,阎锡山两次举动彻底刺激了徐竹青。

阎锡山领着大家族避居大连的时候,徐竹青本以后自己会是陪伴丈夫的人,可没想到阎锡山却命人将徐兰森母子几人接到了别墅里。看着那一家几口欢声笑语,徐竹青觉得自己才是那个外人。

一向被视为贤妻良母的徐竹青突然就看不开起来,她抱怨自己像是阎锡山的保姆,只负责伺候病人,照顾一家老小,曾经说好的海誓山盟早就被抛到了脑后。阎锡山却对此抱怨一无所知。

后来,徐竹青发现徐兰森所生的孩子不再叫她娘,而将徐兰森的“姨”改称了娘。这是当初阎家承诺徐竹青的事,如今却出尔反尔,徐竹青不得不怀疑是阎锡山的授意。

她手持着鸡毛掸子找到阎锡山大闹一通。府里上下无不震惊,一向温良贤惠的人怎么会吵架呢。阎锡山不耐烦的斥责她:“想叫就叫了,有什么大不了的,你不嫌丢人!”

这次吵架,阎家关系上上下下都出了裂痕。徐兰森心有芥蒂,徐竹青对丈夫心灰意冷,阎锡山心烦气躁,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这对少年夫妻彻底分道扬镳。

其实还有一点就是徐竹青是个封建思想浓厚的女人,她整天在丈夫耳边絮絮叨叨管得太宽,让阎锡山也厌烦。

徐竹青回到太原独居,整日以泪洗面。阎锡山几次派人上门和解都被她拒绝。后来,徐竹青还迷上了教会扶乩,通过捐款来获得内心的宁静。

徐竹青母亲病逝时,阎锡山在父亲的屡次催促下才来看望老人家。后来为了表达孝心,阎锡山还三次以女婿的身份前去祭拜,这样一来他和徐竹青的关系有所缓和,可终究回不到从前。

两个人直到阎锡山去世,都是分居的状态。至于徐兰森究竟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这很难说。

因为徐竹青走后,家中以徐兰森独大。她难免在家务方面强势一些,引起了阎锡山的反感。

她在1946年抑郁成疾去世,阎锡山远走他乡时只带了徐竹青,却将她留下了。

0 阅读:6
友书闲读

友书闲读

见天地,见自己,见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