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势中国哪吒火出圈:中国化工企业文化IP如何打造?

新筠评国际 2025-02-21 03:13:25

当中国哪吒踩着风火轮火遍全球、深度求索(DeepSeek)用AI解构《山海经》时,化工企业或许该重新思考:在实验室与流水线之外,文化IP才是征服Z世代的终极催化剂。

而横看全球化工企业文化IP打造,米其林很优秀。谁能想到,一个白胖轮胎人形象,竟让米其林从橡胶工厂变身美食帝国?诞生于1898年的必比登,最初只是米其林手册里的漫画配角,却在百年间进化成价值287亿美元的文化符号——这个戴着轮胎项链的萌物,让冷硬的工业品牌拥有了温度,甚至让消费者忘记它本是个卖轮胎的。

化工巨头的"萌化"密码

在德国威斯特法伦球场,8万名球迷高唱队歌时,胸前的赢创LOGO随着多特蒙德球衣闪亮全球。这家全球特种化工巨头,用20年足球赞助把"Evonik"刻进年轻一代的记忆芯片。而英国化工企业英力士更"离谱"——其自行车队连续6年问鼎环法冠军,当黄衫车手冲过香榭丽舍大街时,观众记住的不是聚氨酯配方,而是"拼搏、速度、激情"的品牌人格。

这些看似"不务正业"的操作,实则是精心设计的文化攻心术:情感嫁接:将化工的"硬科技"与体育的"荷尔蒙"绑定,打破"高污染"刻板印象;符号寄生:借助足球、自行车等大众文化载体,让企业LOGO成为生活方式icon;价值重构:用赛事直播弹幕里的"赢创牛逼",替代环保抗议中的负面标签。

中国化工的IP如何破圈?

反观国内化工行业,文化IP建设仍停留在"吉祥物大赛"阶段。某氯碱企业推出Q版烧碱罐人偶,却被网友吐槽"像行走的煤气罐";某石化巨头的工业旅游项目,参观者最深的印象竟是"装置区不能带打火机"。但文化觉醒的曙光已现:技术萌化:万华化学将MDI合成过程做成《分子总动员》科普动画,B站播放量破百万;国潮赋能:恒逸石化联合敦煌研究院,用聚酯纤维还原飞天壁画,时装周订单暴涨300%;科幻破壁:宁德时代(电池材料属化工分支)在《流浪地球3》植入"量子充电桩",弹幕刷屏"重工业浪漫"。

这些案例说明:当硬核科技遇见文化创意,化学反应超乎想象。正如哪吒用混天绫搅动全球票房,化工企业也能将分子式变成超级符号。但是这些“够”吗?

答案是:不够的。至少现在国内化工企业还没有真正的文化IP长出来。

氯碱前沿认为,化工企业IP打造要有“三把密钥”:找魂:从技术优势中提炼精神图腾;造浪:绑定Z世代情绪G点;共生:与国潮共振。

当中国哪吒脚踏风火轮闯入元宇宙,化工企业的文化觉醒不该再缺席。毕竟,能让人记住的从来不是分子式,而是故事的温度。正如网友为宁德时代编的段子:"以前以为你们只会造电池,现在才知道你们在造未来。"这或许就是文化IP的终极魔力:让硬核工业,长出柔软触角。

对此,你认为国内化工企业文化IP打造有必要吗?如何打造?您的建议可以一起分享。

0 阅读:0
新筠评国际

新筠评国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