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包含虚构创作,内容为版权方所有。
“你怎么这么不要脸?你姐活着的时候没少给你吧,她都死了这么多年了,你还有脸上门来?再来欺负我儿子儿媳妇,看我扒了你的皮!”张老头插着腰站在客厅破口大骂,用犀利言辞问候对方祖宗。
刘大爷一听,一张老脸涨得通红:“你血口喷人,我来探望外甥关你什么事?以后你八抬大轿请我来我都不来!”他灰溜溜地夺门而去。
站在张老头后面的李明珠心里默默鼓掌,只恨自己没早点叫公公过来。
一个月前张文峰在街上偶遇了自己的小舅,得知对方恰巧在隔壁小区当保安,于是非常客气得邀请对方来家里吃饭。
李明珠做了一大桌丰盛的饭菜招呼丈夫的长辈,饭桌上张文峰更是让小舅不用客气,以后有空常上门。
一句客套话让李明珠大开眼界,刘大爷成了家里的常客。他一来,李明珠就头疼。
因为女人不仅要买菜做饭,既出钱又出力。刘大爷走的时候,更是毫不客气,从不空手,过分到连她买给女儿喝的牛奶都要拎走。
“我以前怎么不知道你有舅舅啊?不是说你妈那边没有亲戚了吗?”忍无可忍的李明珠跟丈夫抱怨了起来,她控诉家里的伙食费严重超支。
“哎呀,怎么说呢?这都是你嫁过来之前发生的事了,他们跟我爸闹翻了,但我一个晚辈,路上遇见了哪能装不认识?”只是张文峰没想到这么事发生,小舅一点没变。
在张文峰的印象当中,只要母亲有亲戚来家里,父亲一定会黑脸。懂事一点以后他才知道原来妈妈是个伏弟魔,舅舅是烂泥扶不上墙。
那个时候,父亲做木工,母亲在工厂上班,夫妻俩一个月薪资不高,但养活一家三口绰绰有余。
可是张家的日子却过得窘迫,因为张母每个月都要打钱回娘家。
丈夫不满,她就说:“你少来啊,我又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我孝敬我老娘不可以吗?”一句话塞得张老头大气不敢出。
因为张家老太去世之前在床上躺了一年,不光要张大妈辞职在家照顾,医药费更是流水一样花出去了。
回过头来,他的确不能阻止妻子孝敬岳母。
可是丈母娘去世后,张大妈依旧每个月打钱回去,丝毫不顾儿子一天天长大,花销越来越多的压力。
气得张老头隔三岔五跟妻子吵架:“刘秀琴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啊。你就是你弟第二个娘。你弟都当爹了还找姐姐要钱,羞不羞啊?你这样只会害了他!”
丈夫的话说得难听,却拦不住张大妈一颗心往娘家扑,直到后来发生一件事,让张大妈主动不再跟娘家人来往。
刘家给儿子娶的媳妇很是泼辣,在家里说一不二。婆婆去世后,女人看丈夫的叔叔越来越不顺眼,想要将老人家赶出去,让他单独过。
刘叔公一辈子没结婚,跟自己哥哥嫂嫂合盖了一栋房,一辈子没分家。他被侄媳妇欺负,立刻跑到村委哭。
闹到刘家宗族出面,要求刘大爷夫妻俩自己带着孩子搬走。
“你们可别太过分啊,想要清静自己盖过房,占着别人的房子算什么事?”算盘没打响,气得女人揪着刘老头的耳朵直骂,要求他来张大妈这里借钱盖房子。
于是刘大爷来找了自己姐姐:“姐,这可怎么办呢?那泼妇可说了,要是不盖房子,她就带着孩子回娘家,让我一个人自己过。”张大妈一听泛起了难,她手里的确有点钱,但张老头肯定不同意。
刘大爷看姐姐犹豫,又下了一副猛药:“姐,你可别忘了啊,妈走的时候交代我们姐弟俩要相互扶持,弟弟现在有难,你难道不帮忙?再说了,我是借又不是不还。”一番话哄得张大妈起身就把藏在床下的钱掏了出来。
这可把张大爷气坏了,他骂了妻子一顿,带着张文峰立刻赶去了刘家。要求小舅子把钱还回来。
“这些年,你拿你姐的东西什么时候还过?你好意思吗?你赶紧把钱还了啊,不还的话,看我怎么收拾你!”刘大爷却梗着脖子,说没门。夫妻俩更是站在一起跟张大爷对骂了起来。
忽然,不知谁先动起了手,双方打起来了。不仅张大爷挂了彩,连张文峰都被舅妈挠得面目全非。
爷俩空手回去了,张大妈一看儿子的狼狈样心疼得哭出了声:“儿啊,谁这么狠啊谁踹你啊?”她看着儿子胸腔前的一块乌青,眼泪都出来了。
“是舅妈,妈,我好疼啊。”一听这话,张大妈抄起擀面杖就往门外走。回来后,她头发散乱,眼角乌青高高肿起,哭得稀里哗啦。
张大爷接过妻子手里的钱以后,连连安慰:“看清了就好啊,反正棺材本拿回来了,以后不来往不就行了吗?”从此张家跟刘家不再走动,连张大妈去世,刘家也没来人。
这些年,刘家的事情却不断传过来,因为坏事传千里。
刘大爷没有姐姐帮扶后,越来越受妻子的气,终于忍不住打了对方,把对方打跑了。
他们养大的儿子跟刘大爷如出一辙,只会跟姐姐要东西,逼得对方嫁去了外省,断了跟娘家的联系。
刘家爷俩只能相依为命,可是去年家里就只剩下刘大爷了,因为他的儿子跑别人家当上门女婿去了。
刘大爷遇到外甥以后非常高兴,仗着一点亲戚情分经常上门,丝毫不提当年欺负对方的事。
直到张大爷出面,他才死心。老头接到了儿媳妇的电话,听到混不吝的小舅子赖上了儿子,一大早坐上大巴就来了,替儿子赶跑了舅舅。
这个故事让我们悟出一个道理:千万别跟人品不好的亲戚过多往来。及时断亲,才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