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我们想讲讲四川大学一位院士的故事

漫成都 2021-09-10 10:35:35

临近川大望江校区西门,有一栋贴着浅褐色瓷砖的五层小楼,川大人称之为“皮革楼”。就是这样一栋看来很不起眼的旧楼,却是川大历史悠久,甚至蜚声国内外的皮革化学与工程专业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所在地。

皮革专业有多重要?想想看,你的生活里用到了哪些皮革加工制品?皮革研究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

据统计,皮革行业产值占到了GDP的1.4%,从家具、衣服、鞋子,到汽车座椅、名牌包包,再到军用服装,甚至脸上敷的面膜,都与皮革有关。而你今天所用的众多皮革产品中,见到的很多知名品牌,背后有太多尖端科技,其中很多都是从川大的这座实验室走出。

川大皮革化学与工程专业的历史可追溯至1921年燕京大学皮革系,直到如今,此专业都在全国乃至全球持续领跑,并深度与皮革生产结合,与中国的其它轻工行业一起受到世界赞叹瞩目,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价值!

而这一切的辉煌背后,与每一个中国科研人员的默默付出密不可分。而川大皮革专业的辉煌更离不开一个人四十年如一日的坚守!

他就是国际皮革工艺师和化学师协会联合会(IULTCS)前任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教授石碧。

一个由川大自主培养的院士,一个地道成都人。

人生有很多事情我们难以预料,谁都无法知晓命运会将一个人送至何处。磨难,对于弱者是走向死亡的坟墓,而对于强者则是生发壮志的泥土。

1975年,石碧17岁。因高考还未恢复,从成都第二十八中学(现成都树德协进中学)高中毕业的他,作为下乡知识青年到农村插队。石碧插队的地方在成都市浦江县西崃公社,当时那是一个连吃饱饭都存在问题的地方,对于这个从小在城里长大的年轻人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从来没有干过农活的他,要操起农具跟着农民一起,日出而作:犁地、施肥、插秧、除草、收割……晚上就睡在土房子里,夏天被蚊子跳蚤咬的满身是包,冬天四面透风的屋子里刺骨地冷。艰苦的劳动和生活条件极大地锻炼了石碧的个人意志,下乡1年后,1.69米的他就可以挑着120斤的谷子“一口气”跑6公里去上交公粮了。

忙碌的生活并未消耗掉石碧全部的激情,在他内心深处,对未卜的前途还是充满着隐隐的担忧。每当在山坡上看到夕阳西下,太阳渐渐消失于地平线之时,他都有涌起一种莫名的失落感。

从前读书的时光多么美好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欧阳海之歌》、《童年》、《在人间》、《牛虻》……,这些小说曾让他激动不已。让石碧印象最深的,是他上中学的第一节课,他的班主任兼数学老师杨自镶对他们讲的那句话:“你们已经被耽误了太多时间,我是数学老师,对其他事情懂得不多,只知道我们国家非常非常需要工程师和科学家,你们抓紧时间吧!”,这句话如一记烙印,深深地刻在了石碧的心里。

于是,每天忙碌归来,石碧都会雷打不动地坐在昏暗的煤油灯下把他专门带到农村去的中学课本看了又看;每借到一本文学名著,他都如获至宝,连夜研读……

成功总会青睐于那些有准备的人。1977年高考恢复,石碧凭借着3年来始终未放弃学习的优势,于1978年顺利考上大学,第一志愿即被成都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前身之一)高分子材料系制革工程专业录取。靠着自己的理想与勤勉,石碧叩开了这座中国久负盛名的大学校门,自己的命运也将因此而发生重大改变。

入学后,石碧如久旱逢甘露的树苗,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的养料。川大的皮革工程系历史悠久,可追溯到1921年燕京大学皮革系。专业大师辈出,包括新中国第一个制革专业的开创者张铨先生,中国工程院院士段镇基。

而石碧在四年的大学生涯中,总是抓紧一切时间学习,虽然学校离家里很近,但他的多数周末和节假日都是在川大的图书馆和教室里度过的。1982年,以优异成绩本科毕业的石碧留校工作。1983年,他考上了本系的在职硕士研究生。

已经确定在科研道路上不断攀登的石碧没有停下他的脚步。1987年,他成功考上川大中-英联合培养的博士研究生,在国内攻读博士期间,他在导师何先祺教授的指导下,开展橡碗栲胶(植物单宁)化学改性及应用研究,力图将这类资源丰富但品质较差的植物单宁改造成高品质的鞣剂产品。

1989年12月31日夜,石碧仍像往常一样去实验室做实验。过了今天,就是他进入博士生涯的第三个年头了,可科研仍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石碧压力有点大。他在实验台上安装6套反应装置,对依据前期实验结果推衍出的6个反应方案同时进行实验。凌晨3点多钟的时候,奇迹出现了,其中一套反应装置中产物的转化率、pH滴定曲线、等电点等重要指标都达到了他梦寐以求的结果。他终于可以按计划赴英国开展博士第二阶段的研究工作,并于1992年完成论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

此时,距他进入川大,已经经历了14年时间。漫漫学途,何等艰辛!从海外学成归来的石碧,拒绝了多个优渥的海外工作机会,他只想回到祖国,像他的师长那样,把多年所学,回馈给培养他的母校。

石碧院士与学生们在一起

学成归来的石碧,从未停止在学术上持续攀登的脚步,不断取得丰硕成果:

20世纪90年代,他将研制的栲胶型金属配合物鞣剂应用于制革染整过程,开发了高吸收染色加脂-复鞣填充一体化技术,使制革过程染料、加脂剂接近零排放,皮革产品质量大幅度提高,中国上千个制革企业采用了这项技术,产生了重要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1994年至今,持续开展无铬鞣制技术的研究,先后开发和推广应用了无铬鞣山羊服装革生产技术、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无盐不浸酸无铬鞣制技术,并建立了系统的无铬鞣制理论。

1996年起,石碧作为课题负责人,连续规划和组织实施了5项制革清洁技术领域的国家“863计划”、国家支撑划研究课题,通过组织20余个单位近百人协同攻关,先后开发了低硫少灰保毛脱毛技术、无铵脱灰技术、无铵软化技术、无盐浸酸技术、制革准备工段清洁生产集成技术、制革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制革废液循环利用技术等制革清洁生产关键技术,并开发了近20种清洁制革关键助剂,对我国制革产业的清洁化和持续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他的多篇论文被国际同行评价为“具有原创性的研究工作”,并十分注重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在全国十多个省区推广应用了数十项科研成果,产生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二等奖4项。

2009年,靠着在专业领域卓越斐然的成就,石碧当选为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院士。并于同年当选国际皮革工艺师和化学师协会联合会主席,成为该联合会112年历史中第一位华人主席,对提高中国皮革学科和皮革工业的国际地位产生了重大影响。

如今,石碧教授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制革清洁技术、制革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植物单宁深加工利用等领域,每一项都是造福于民的事业。

以石碧院士主导的无铬鞣制技术研究为例。铬鞣法是国内外应用最普遍的皮革鞣制方法,但可能产生的铬污染问题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1994年,石碧开始致力于无铬鞣制技术的研究,成功地开发了以这两类材料为基础的无铬结合鞣制技术,可以在山羊皮制革过程中取代沿用了100多年的铬鞣技术。这些理论与技术研究成果,为中国无铬皮革生产技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该研究成果获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研发出的新技术,用皮料废渣重新合成光滑的皮革即将走向生产线

对于已经取得的成果,石碧并不满足,因为他感到这些技术的应用范围还很有限制。过去近20年中,他一直坚持从事无铬鞣法的深入研究。2011年,他带领的团队终于成功地开发了“无盐不浸酸无铬鞣剂”。基于这种新型无铬鞣剂,开发了无盐不浸酸无铬鞣制技术,不仅可替代传统铬鞣技术,并减少了NaCl的用量,大大降低了制革过程对环境的污染。这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清洁环保技术已经开始在我国皮革行业推广应用,并引起了国际皮革届的高度关注。

图据川大轻工纺织学院官微

2020年6月20日,由四川大学牵头的“无铬鞣剂应用技术研讨会”在成都召开,石碧院士在会上介绍了相关技术的推广进度。

除了在学术上倾注大量的心血和关注之外,石碧院士还心系家国民生。作为全国政协常委的他,曾递交“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并重是中国强盛的重要策略”的提案,因为他深感已经在世界舞台站稳脚跟的传统行业,一定要提档升级,才能持续保持领先优势。

从1978年进入川大,到如今,时年63岁的石碧已在川大学习、工作43年之久。他曾调侃自己是“川山甲”,尽管没有动情的言语诉说,但石碧用实际行动表达着自己对哺育他的母校的感恩和热爱,并且,他深深眷恋着川大的土地。

川大的皮革专业至今还保留着这样一个传统:院士会为本科生授课,这也是石碧自己的要求和坚持。不为别的,就是想让这些刚准备进入科学之门探索的新生,能对专业有更宏大的认识,看到更广博的天地。

“老师的本职就是教书育人。在行业里有一些经验,不把这些教给学生,感觉亏欠他们。”

而对于自己所带的硕士、博士、博士后,石碧院士可谓是倾其所有,事无巨细地帮助他们成长。

石碧院士在为学生授课

“石碧院士办公室的灯永远是开得最早,关得最晚的那盏。出差回成都,晚上再晚,他都要第一时间赶回办公室,他操心的事情太多了!”石碧院士的学生、博士后李双洋说道,“去年春节期间,因为疫情无法回校,石碧院士跟我电话沟通科研,每次都是一个小时起。我从来没见过他发火,都是语重心长地跟学生讲。”

“每次课题组开月度进展报告会,石碧院士都会亲自到场,60多个硕士、博士、博士后的汇报,他都要一个一个认真听完。”石碧院士的博士生徐双凤说道,“作为一个院士,学生的作业他都是要自己亲自批改的,分数也会自己一个个敲出来输入到电脑里,只要他自己能做的事情,再小他都不会麻烦别人。”

给学生上课的石院士

石碧不光对本课题组的事情挂虑在心,正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经常有其它课题组有事情想找他指点,他都会欣然答应。他会专门花费时间帮助修改PPT、申报材料,给到非常专业的建议。

“科研容不得一丝功利与浮躁”,“我们一定要做‘顶天立地’科研人”,这是石碧最常跟学生讲的两句话。

“只有对得起国家,对得起社会与人民,我们的科研成果才是最有价值和意义的!”

秉持着这样的理念,石碧院士对课题组的论文质量把关可谓严苛至极。他曾给一名博士生修改论文,细致到每一个标点符号的用法,前前后后改了不下十次。最后学生跟他拍桌子说:哪有这样改东西的!石碧却心平气和地给学生指出问题。如今,这位博士生已经当上教授,但对石碧依旧无比感激。

石碧院士在与学生交流科研进展

也许正是因为好脾气的石碧对学生“超严”的要求,才让他的每一个学生都结出了累累的科研硕果。如今,全国大多数院校皮革专业的学术带头人都是石碧的学生。

就是这样一位科研上独领风骚、教学上桃李满天下、行业内人人尊崇的大师,却难得地保持着一颗有血有肉、体弱扶贫的赤子之心,他的豁达与幽默,与我们生活中见到的“老成都”并无多大差异。

“我最反感‘摆架子’、‘打官腔’,麻烦得很!我每次去厂里沟通技术问题,都会提前讲好,不要任何接待,我自己和技术人员对接就好了。”其实,在石碧看来,下基层、到车间,和工程师,一线工人的直接沟通,才是一项重要科研成果在生产转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他们都是十多年的一线工人,哪怕用手指摸一摸,都知道设备的调试刻度该是多少,这一点上我充分信任他们,很多成果,都是这样不断地调试中出来的,没有这些老工人的帮助,不知要多花多少时间。”所以,为一项成果,在工厂一住就两三个月,在石碧是常有的事。

这是一个经常忙到找不见人的院士。

刚评上院士,石碧做了一件事:他买了两箱酒,把几个厂里的车间主任、工人叫到一起,摆了几桌。他说,高校的科研和社会生产决不能脱节,这些一线的工人是他科研事业的有力支撑。而他也以此来要求自己的学生们,多下基层,和一线的工程师多交流,多学习,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更有帮助。他的学生李双洋就曾为一项科研产品的生产转化,几个月长驻工厂,和工程师、一线工人们吃住在一起。

在学校,学校的校工们都很喜欢和石碧“摆龙门阵”,关系好得不得了,偶尔碰见,石碧都会嘘寒问暖。

如今每年,石碧还会不定期回他年轻时插队的地方,看看老乡。当年住的土房子已经拆掉建成了农家乐,石碧就坐在院子里和老乡喝茶、晒太阳,聊当年的往事。每年老乡也会把他们新榨的菜籽油、土特产、香肠腊肉,给石碧送些过来,这是他最熟悉的乡土滋味。

这是一个最没有“架子”的院士。

在专访接近尾声的时候,我们问他:石院士,您今年63岁,有退休计划吗?

“只要有需要,我会随时在岗。”

——漫成都.人物——

文字|十里

图片|四川大学、视觉中国

编辑 | 十里

监制丨王红

3 阅读:1412

漫成都

简介:深度感受这座城市气质,探索真正幸福的成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