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关爱桂城”建设于《关爱脉搏》年刊中收录了15个优秀服务案例,涉及社区服务、青少年服务、医务服务等领域。为更好的推广和展示服务案例,我们每天给大家推荐1~2篇优秀案例阅读观看,让大家了解过去一年桂城社会治理的成效与经验。
项目名称:桂城街道文翰社区社区动员共建“家·文翰”项目
执行机构及简介:佛山市南海区阳光家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佛山市南海区阳光家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致力于社区、家庭的专项领域社会工作服务,推动社区发展,促进社会共融,立志通过品牌化运营,发展成为多元发展、卓越高效的服务机构。
文翰社区于2019年4月正式成立,其位于三山新城地区。社区共建有67栋住宅楼,2019年入住率约50%,社区总人口约5万人,其中户籍人数仅6500多人。在社区的居民中,90%是来自广州或其他地方的新市民,社区邻里关系较弱、沟通互动较少,社区归属感相对比较薄弱。如何让居民不仅“居住在文翰”,而是“生活在文翰”、“参与到文翰”,成为文翰社区治理急需破解的难题。
桂城街道文翰社区社区动员共建“家·文翰”项目正式落地社区后,以发掘社区的“能人”的方式,带动居民共同打造和谐、友爱、善治的新型社区。而在社区的“能人”中,党员是主力。为推动这群党员“能人”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项目推出了“流动讲堂”服务。
“流动讲堂”是通过在社区公共活动空间内,由党员志愿者邀请居民喝杯“茶”,用“一份报”打开一个共同话题,组织居民一起讨论和交流社区生活信息,为社区居民提供的一个感情交流平台。随着“流动讲堂”服务的不断深入,党员志愿者在社区中树立起较好的基层党员形象,与居民形成良性互动关系,能较好地收集居民对社区建设的建议或意见,为动员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打下坚实基础。
“红色土壤”搭台,社区党员“唱戏”引领广大居民参与
在社区党支部的指导和带领下,项目社工通过前期社区走访、上门入户等方式,挖掘15名社区党员骨干组建社区首支党员志愿者队伍。安叔、钊叔是队伍中比较积极和热衷志愿服务的老党员,他们作为“流动讲堂”最开始的种子力量,每周三上午,党员志愿者推着茶台、报刊,提着茶壶进入到小区内,与居民畅谈,在流动讲堂上亮身份,引导居民发表对社区的意见、建议,收集居民的民意心声。
在“流动讲堂”上居民可以畅所欲言,参与讨论关于社区建设的话题。讲堂的社区党员志愿者作为开展服务的主力,带动居民参与其中,营造社区熟人氛围,同时动员居民就社区事,小区事,共同议论,促进居民参与到社区建设当中。
收集“疑难杂症”,动员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社区共建共治
2019年5月,“流动讲堂”以中海万锦熙岸为试点,经过固定时间和频率、持续不间断的进入社区,越来越多居民开始认识老党员和“流动讲堂”,这里也成为了社区移动的“歇脚亭”。为了让居民的参与更有价值,讲堂从向居民宣传社区服务、收集居民民意心声内容扩展到引导居民主动关注讨论社区事务,课堂调动起居民参与到社区话题中,深入了解社区发展现状的同时,也积极发掘社区治理问题,讲堂也成为了社区与居民之间的“传声筒”,并发现和吸引更多有责任感、有能力、有热情的居民骨干加入,一起让社区更加有活力、有爱和有归属感。
通过每次的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可以了解到,居民在“流动讲堂”中,主要关心和反馈的问题包含六大类,依次分别为本社区内的认同感、卫生问题、社交需求、生活便利性需求、医疗问题、社区安全问题等,通过对党员和“流动讲堂”的熟悉,居民逐步增加了在社区内的参与,有了平台、敢于发声,并且被社区听到和看到,更增加了居民与社区的感情,居民有了被接纳的价值感。
持续“修炼内功”,提高服务动力能力和协调能力,为居民更好“发声”
在项目推进中,党员志愿者们越来越被居民熟知,反馈的“家长里短”和“社区事”让党员志愿者们感受到责任和压力,身上的“担子”更加重了。为此,项目为老党员们法律知识、沟通技巧和调解技巧等专题学习,全面提升个人综合能力。针对党员志愿者个人沟通、信息收集方面,开展个人表达技巧能力培训,增强其志愿服务信心;针对邻里间的矛盾纠纷调解,在社区党支部引领下,邀请广东盈宇律师事务所曹建宇律师开展专项培训,让他们更好地修炼调解“内功”,提高志愿者的服务能力。
(项目为党员志愿者提供专题培训)
项目时刻强化党员不忘初心、保持先进性的党性,在社区党支部领导下,开展了一系列活动,通过开展党课,提升党员志愿队伍开展服务的先进性。通过团建、表彰等,提升队伍的团队协作能力与凝聚力,推动他们更积极地参与到社区志愿服务中,建立良好的党群服务基础。此外,为规范“流动讲堂”的服务管理,加强团队建设,项目对“流动讲堂”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和整理,建立起“流动讲堂”工作服务模式、积分储蓄激励机制等,持续激发服务的内在动力,保持服务队伍的稳定性。
“多方联动”发力,梳理问题轻重缓急讨论解决方案,社区参与共建共治
小讲堂,发挥大作用!“流动讲堂”发起后,逐步收集到居民的心声和意见。社区党支部联合社工、物业、志愿者和居民代表等一起探讨和协商解决方案,他们把居民“个人的事”真正变成“大家的事”,带着问题更加积极参与到社区事务中。
(“流动讲堂”协助居民解决出行难问题)
(1)在“流动讲堂”上收集到大家关注的出行不便的问题后,老党员将问题反馈给社区党支部,党支部书记廖碧霞非常重视,她多次与上级反馈、跟相关部门沟通,最终在直联驻领导的大力支持,文翰社区获得交通部门批复,在港口路段增设1条 211公交路线,解决了文翰居民出行难的问题,大大改善了居民生活质量。
(2)居民反映发现中海万锦熙岸3栋楼下小区与外围商铺的墙上有一处被凿开建了窗户。于是老党员安叔、钊叔带领着居民志愿者分队成员进行实地走访,了解具体情况。得知这是小区外围商铺在装修时,为方便通风私自打通窗户。由于窗户并未安装防盗网,严重影响小区治安和消防安全,于是就将问题及信息反映到社区。在社区与物业公司的沟通协调下,物管对窗户进行了封闭,并对商铺负责人进行了安全教育。
(“流动讲堂”协助居民解决问题)
(3)“流动讲堂”陆续收到居民反馈中海小区东门对面有人种菜,早上五六点钟就会烧草,很大烟雾,同时物业也将一些林木垃圾堆放在那个区域,导致很多蚊虫孳生。收到问题后,党员志愿者将此问题反馈给到社区,社区联系物业了解情况,物业表示此举也是很无奈,由于工程量较大,单凭物业工作人员很难把那里的垃圾清理完毕,希望与社区共同协商帮忙谋划解决方案。9月底,在社区党支部的指导下,社区居委会联合项目社工发起爱国卫生大行动,组织物业、嘉仁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党员志愿者、居民、巾帼志愿队等共同参与清理中海东门堆放垃圾问题。活动当天,近80名人员分三组到中海万锦熙岸垃圾黑点进行大清理,一组人负责捡垃圾,一组人负责扫帚扫路边的垃圾,另外一组人负责把垃圾搬到垃圾清运车,在共同的努力下,垃圾问题得到处理。此行动当中,居民看到自己反馈的意见通过多方共同努力得到妥善解决,更相信“流动讲堂”可以发挥大作用,得到居民的大力赞赏。
(垃圾清理行动)
(“流动讲堂”日常服务现场)
2020年,“流动讲堂”开展服务共21场次,参与活动750人次,收集 42个社区需求,居委、项目社工、物业及党员联合解决的问题29个。其中,中海小区垃圾清理、公交出行难等居民反馈的热点、难点问题在社区的协助下已得到跟进解决,文翰社区“流动讲堂”的经验和做法也被《珠江时报》、《桂城新闻》等媒体多次报道。
“流动讲堂”以“一盏茶一份报社区事大家议”的方式走进居民生活,在社区广泛开展收集民意,通过定期的联席会议对小区居民提出的意见及建议形成解决方案,并将结果反馈给居民,形成“收集意见及建议—解决问题—及时反馈”的良性循环。在这个过程中,社区党支部切实关注到社区群众的需求,以创新发展,走群众路线,摸清社情民意,准确把握群众需求,联动社区各利益相关方感知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传递问题,成为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氛围营造的有效抓手,共同打造“有温度”的文翰社区。
来源:《关爱脉搏》年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