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自古多隐士
山中与世隔绝之处
总会有一些人
在那里超脱俗世,潜心修炼
而秦岭的高海拔地带
生活着一种鸟
餐风饮露,宛如山林隐士
那就是——血雉
血雉是我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祁连山脉和秦岭地区。血雉通体以蓝灰色为基调,胸口和翅膀上方的羽毛呈嫩绿色,头顶有一撮羽冠,紧张时就会竖立起来。血雉拥有一身柳叶形羽毛,长而下垂,羽毛上有白色羽干纹,就像老渔翁身披一件长长的蓑衣。血雉虽通体颜色较暗,但其有着引人注目的红脸、红脚、红尾巴,这也是其得名血雉的原因。
西方学者在1821年发现并命名它,它却是人类认知最晚的雉科鸟类。根据形态和地理分布,人们又称它为“血鸡”“太白鸡”等。它们主要分布于我国西藏、四川、云南西北部,以及青海、甘肃和陕西秦岭等高寒山地,秦岭是血雉分布的东限。
为什么叫它隐士呢?
第一是因为它居住的环境。血雉生活在高海拔地区,一般在海拔2000—4900米高寒山区的高山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杜鹃灌丛中生活。在秦岭地区,血雉主要生活在太白山海拔3000-3400米之间,在这附近有一片完整的原始森林分布带,树种主要是太白红杉,血雉主要的活动区域就在红杉林带的上下范围内。
它们不惧严寒只在小范围垂直迁徙,即使大雪封山,它们也不会下山避寒。除此之外,它们餐风食雪,以植物种子、树干上的苔藓和雪未掩埋的青苔为食。所以,这种不惧严寒,远离尘世,餐风饮露的行为,宛如山林隐士一般。
第二则是因为它的性格。血雉生下来就是倔脾气,它的性格不是一般的刚烈。如果被人捉住,它会不吃不喝,甚至绝食而亡。一些动物园中虽能驯养血雉,但失去自由的它们却拒绝繁殖后代,使其无法持续驯养。这也是称它为隐士的原因之一。
被抓住的血雉为什么绝食自尽呢?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血雉有如此“宁死不从”的气节呢?这一问题目前还没有准确的结论,大致有三种说法:
其一是血雉等野生鸟类都热爱大自然中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而在发现自己被抓,处于被囚禁的状态时,就会选择通过绝食自尽来摆脱困境,也以此表达对自由的向往。
其二是血雉和很多鸟类一样,实行严格的“一夫一妻制”。它们在找到伴侣后,就会形影不离地相伴在一起,开始筑巢、一起育雏,直到小血雉长大,堪称动物圈的“模范夫妻”,十分恩爱,也可以说是最“痴情”的鸡。如果有一方不幸去世,那么它的配偶也不会苟活于世。如果一方被捉,将“小两口”强行分开,那么就可能通过绝食自尽,来表达对远离配偶的愤慨。
正因为血雉被逮住后绝食自尽的概率极高,所以野生血雉很难被驯化,也无法人工养殖。这就导致这一物种的种群数量持续低迷,随时都有灭绝的风险。
其三是每年3月底至4月初,血雉开始分群配对,在蜜月期,雄性是敢于担当的称职丈夫,当遇到危险时,雄性总会跳到前面,保护“爱人”离开。血雉繁殖期在4-7月,随纬度和海拔高度不同而略有差异。雌性陆续产下2-6枚卵,卧巢孵化的重任会落在雌性身上,而雄性也不会走远,它会在窝巢附近警戒,耐心守候宝宝破壳而出。若发现有危险,雄性会制造各种假象和声响,转移天敌的注意力,将其引离巢域。有时,这种把戏没能骗过敌人,雌性血雉便会命丧在天敌的利爪之下。学者认为血雉的稀少,和它们较低的繁殖率、生存环境的恶劣有关。2007-2010年,学者在兴隆岭研究时却发现:血雉繁殖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乌鸦掏食血雉卵,乌鸦成为血雉的最大天敌。
血雉从不挑食,日常吃的食物以植物为主,地面上可见的各类植物的嫩芽、嫩叶乃至花朵、浆果、种子以及地衣等都是它的盘中美味。它食谱上的种类随季节不同而有所变化。夏秋季主要食用灌木和草本植物的浆果、种子以及苔藓、地衣等;冬春季则以各种树木的嫩叶、芽苞、花序等为食。遇上食物匮乏的时候,血雉也会用脚爪刨土,抓一些昆虫改善伙食。实在是食物短缺,哪怕是蜘蛛、蜈蚣这样的小型无脊椎类动物,血雉也是一样会吃的。
作为秦岭山中的隐士,血雉居住在高海拔地带,不惧严寒,远离尘世。在太白山海拔3000米至3400米的地带,有一片完整的原始森林分布带,树种主要是太白红杉,血雉主要的活动区域就在太白红杉林带的上下范围内。2022年9月,有摄影爱好者有幸分别在洋县和勉县拍到了秦岭血雉成群活动画面。它的踪迹难寻仿佛更证明了它是一位隐士。
自然界有其法则,最优秀的基因定有生存的机会,那些坚韧、机敏、能够忍受饥饿困扰和天敌袭扰的血雉母亲们,总能在自己饿得皮包骨头的时候,换来新生命的诞生。血雉的孵化期是29-39天,高山上温度的剧烈变化,会导致血雉小宝宝的出生时间有所变化。幸运出生的小血雉非常虚弱,这时最需要父母的细心照顾,而父母也很称职,它们暖雏、喂食、带路、抵御强敌,为了孩子甚至会和强敌以死相搏。
大自然赋予每一种生命生存的权利,必会赋予它们生存的策略。血雉与众不同的孵化方式,正是长期适应自然而进化出来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