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闯祸”,家长道歉和解,围观群众散了,事情就这么过去了?不,远没有。
这段时间,广东揭阳那起“飞踹事件”的视频在网上疯传,看得人心里一紧。(视频来自抖音新闻夜,黑龙江都市频道《新闻夜航》官方账号)
一个十三岁的男孩,就因为和同学发生了一点小摩擦,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对着女孩的后腰飞起一脚。
那年仅十一岁的女孩,竟被猛地踹倒在地,许久都未能起身,她就那样躺着,无助又可怜。
先不说这一脚下去会不会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单是这种肆无忌惮的暴力行为,就足以让人不寒而栗。
而女子飞踹女孩的原因,则令人瞠目结舌,更让人意外的是,当事人的家长竟然达成了和解!
警方也以双方都是未成年人为由,不予处罚。
看似事情已暂告段落,然而其背后所折射出的青春期教育问题,着实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这记飞踹,踹出了多少青春期的“雷区”?青春期,是孩子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也是心理问题高发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自我意识觉醒,渴望独立,但同时又情绪波动大,容易冲动,缺乏对自身行为后果的预判和控制能力。
具体到“飞踹事件”中,男孩的行为显然是过激的!
虽然女孩把他的电瓶车钥匙扔的很远,固然有错在先,但罪不至此!
或许有人会说,孩子嘛,谁还没个冲动的时候,家长好好教育就是了。
话虽如此,但如果家长平时疏于管教,孩子长期生活在缺乏引导和约束的环境中,那么,类似的“冲动”就会像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爆发,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这就好比一棵小树苗,如果从小就不好好修剪枝丫,任其野蛮生长,最终只会长成歪脖子树,不仅影响美观,还可能因为根基不稳而倒塌。
一句“他还只是个孩子”,就能掩盖所有问题?“飞踹事件”中,男孩的家长在事后第一时间出面道歉,并表示会加强对孩子的教育。
这无疑是一个负责任的态度,但仅仅依靠家长的“亡羊补牢”,真的足够吗?
家庭教育固然重要,但它并不是万能的。
别让“和解”成为纵容暴力的借口“飞踹事件”最终以双方家长和解告终,这看似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但细思之下,却让人感到一丝不安。
“和解”的初衷是为了化解矛盾,给双方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但如果“和解”的代价是让施暴者逍遥法外,让受害者独自承受伤害,那么,这样的“和解”无疑是对暴力的纵容,对正义的亵渎。
在“飞踹事件”中,女孩虽然没有受到严重的身体伤害,但这一脚带来的心理阴影,却有可能伴随她一生。
我们无法预测这起事件会对女孩造成多大的影响,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暴力,永远都不应该是解决问题的选项。
那个被踹倒在地的女孩,她此刻的内心,是怎样的恐惧和无助?她是否会因此而对这个世界失去信任,对未来失去希望?
这些问题,或许只有她自己知道答案。
“飞踹事件”最终以和解告终,但它所引发的思考,远没有结束。
我们不能因为双方是同学、是未成年人,就轻易地选择原谅和遗忘。
暴力就是暴力,伤害就是伤害,无论出于何种原因,都不能成为开脱的理由。
“和解”应该是建立在双方真诚悔过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的,而不是为了息事宁人而做出的妥协。
我们希望看到的是,类似的事件不再发生,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在安全、友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让法律成为守护孩子成长的最后一道防线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