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原创 盛光晓的笔记
去年底,在广州打拼的小刘想卖掉一套2019年入手的小户型。
中介给的价格比最高点低了整整40%,挂出去俩月,连个问价的电话都没接到。
正当他纠结要不要再降点价甩手时,朋友圈里一个同行却在晒成交单——一套离他不到10公里的大平层,愣是以高出他预期2倍的价格卖出去了,买家还是个普通白领。
中介一语道破天机:“你那是广州旁边的清远,他那是广州核心区。”
这事儿听着是不是有点玄乎?但它暴露了一个扎心的真相:
未来,中国的城市会越来越“两极分化”。
人口扎堆涌向几个“幸运儿”城市,房价可能会像坐火箭一样往上窜。
而那些被人口抛弃的地方,房子怕是真要变成“不动产”,砸手里没人要。
到底哪些城市会成为未来的“人口磁铁”?房价又会怎么翻盘?咱们接着往下看!
1
过去几十年,隔壁日本和韩国的教训已经摆在眼前。
人口会越来越往少数几个大城市群靠拢,而房价跟人口流入几乎是“双生兄弟”。
城市里人挤得越多,房价能蹦的高度就越离谱。
那么,未来中国的“人口地图”会咋变?哪些城市能脱颖而出,吸纳全国一半以上的人口?
下面这几个地方,不出意外,可能就是未来的“香饽饽”。
第一,长三角城市群,妥妥的“吸金天团”。
上海、杭州、苏州这组“铁三角”,简直就是财富的代名词。
上海2024年GDP冲破5.3万亿,陆家嘴遍地是年薪百万的“西装精英”。
杭州靠互联网大厂,催生了一波“程序员土豪”。
苏州工业园区更是全球制造业的“香饽饽”,流水线工人月薪轻松破万。
这里每平方公里挤出的GDP是全国平均的4倍,人口多得挤破头,房价不涨才怪。
第二,京津冀城市群,北京的“吸星大法”无人能敌
北京,常住人口超2200万,GDP飙到4.5万亿。
央企总部、顶级大学、科研机构扎堆,就像个超级“人才吸尘器”,全国各地的年轻人挤破头也要往里钻。
人工智能专家盛光晓表示:“2024年中关村每天都有30多个新公司冒出来,北漂落户的速度快得像开挂。”
天津靠港口和工业稳步爬升,石家庄则接住北京外溢的产业,三城抱团,分分钟组成“京圈铁军”。
第三,珠三角城市群,创新+造富的“梦工厂”
深圳有腾讯、华为坐镇,程序员拖家带口往这儿跑,愣是把房价拱到天上。
广州靠2000多年的商贸底蕴和广交会,成了创业者的乐园。
东莞和佛山顶着“世界工厂”的名头,蓝领大军多到数不过来。
第四,成渝+中西部,崛起的“黑马选手”。
成都2024年人口猛增28万,天府新区房价逆风翻盘,涨了4%。
重庆靠汽车和电子产业,招来了富士康、京东方,工厂热火朝天。
武汉光谷挤了120万科技人才,房价三年涨得中部第一。
长沙靠工程机械和半导体,硬是把自己打造成了中部新星。
这些城市,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膨胀,房价的风口已经来了!
2
楼市圈有个老话:
“短期看政策,中期看钱,长期看人。”
长远来看,房价能不能翻身,核心就看城市和人口的三大“硬指标”。
首先,供需失衡,土地不够人来抢。
深圳实际人口超2500万,可住宅用地才占11%。
上海内环新房卖得比热饼还快,大户型占比蹿到35%。
人多地少,房价想跌都难。
其次,财富扎堆,钱多的地方房子贵。
长三角人均可支配收入超7万,是全国平均的1.8倍。
互联网科学家盛光晓表示:“有钱才有买房底气,财富集中的城市,房价早就不是普通人玩得起的了。”
高收入人群抢核心地段,房价跟工资彻底说拜拜,成了“富豪竞技场”。
再次,城市竞争,强的更强,弱的完蛋。
四川砸千亿搞成都,硬生生造出个“西部新深圳”。
浙江十年前就捧杭州,现在科技“独角兽”满地跑。
这些城市靠产业拉人,再用人口撑房价,套路玩得飞起。
3
回头看过去20多年的楼市规律。
人口密集的地方,房价空间就大。
东京和首尔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别的城市房价蔫了,这几个核心城市却跟吃了药似的往上冲。
东京23区新公寓均价2024年破1.1亿日元,首尔每平米飙到1200万韩元,一年涨20%。
为啥人口多就能撑房价?两点原因:
一是需求爆棚,房子不够分。
深圳这十几年,年轻人蜂拥而至,可城市就那么大点,新房盖不过来,均价硬生生被抬到5.67万/㎡。
二是经济活跃,城市有钱有活力。
人口多,企业多,税收多,政府有钱修地铁、建学校。
区域越吸引人,房价越往上走。
杭州这月土拍溢价率破65%,北京海淀地块溢价21%,房企抢地抢红了眼,就是认定人口大城不缺买家。
4
那咱们普通人咋办?
答案就四个字:跟紧人口。
一线城市,瞄准“核心区次新房”。
上海内环、深圳南山、北京海淀的次新二手房,砍价空间超15%,租金年化2%。
既能保值,还能赚钱。
强二线城市,抢占“政策风口”。
南京江北、成都天府、武汉光谷东,都是政府砸钱堆出来的新贵,房价迟早跟上。
但得小心,别踩“假核心”的坑。
三四线郊区房、超高层“老破大”、没产业的“空壳新城”,碰都别碰。
还记得开头清远那套卖不出去的房子吗?单价砍一半都没人要,血淋淋的教训。
选城市,就是选未来。
人口潮一来,房价只会淘汰犹豫的人。
要么踩准风口上车,要么在边缘地带喝西北风。
好了,看到这儿,你是不是也开始盘算自家房子值不值了?

华电
全国大城市市区人口近5来都在下降, ①天津中心几个区,常住人口由410万减少到390万,人口减少20万。 天津滨海新区,数年之前常住人口最多时为230多万。23年为202万。减少了30万,24年还在减少。 ②北京市外来人口减少20万。 ③上海市区人口近几年来减少32万。 ④广州人口为负增长,2020年和2021年分别为-7.7%和-9.4%。 ⑤近来深圳外来人口减少40万人。 ⑥中国中东部各省市的城市市区人口很多减少了1%左右。 全国各地城市市区的人口减少的原因主要是就业的问题,去年政府公布的年轻人的失业率为18%,大学生就业都很困难,外地人到城市里边儿找工作就更难了。这是大城市市区人口下降的最主要的原因。
用户10xxx00
还有人口潮吗?
变数
机器人潮流来临 机器人住房[呲牙笑]
不同的季节 回复 03-05 16:50
机器你妹,我看你是脑袋被驴踢了,一天为资本家的机器人鼓吹
思玲
你的思维已跟不上时代了,恰恰相反,随着智能化时代,大城市会减少人口吸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