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听说过近来在互联网上流行的心理学概念“养育你的内在小孩”?比起原生家庭、依恋风格等等听起来“不明觉厉”的术语,这个概念让人猛一听觉得有些过于接地气,也有些难以理解。
一些人会问:这个观点有道理吗?养育内在小孩从心理学上来说到底指的是什么?
养育内在小孩的本质是在你的心中建立一种“我可以被爱,且值得被爱”的深刻感受,以此来培养并恢复你心中一度发展停滞的部分心理功能。
这个过程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再抚育(Reparenting),需要你平衡地进行自我母育(Self-mothering)和自我父育(Self-fathering)。当你内心深处对母爱的需求得到充分满足,你才能发自内心建立起自我同情;满足父爱的需求则能使你的自我保护意识得到发展与壮大。拥有了自我同情与自我保护两种协同共生的心理功能,你心中才能不再充满空虚与毁灭的冲动,从过往的创伤中疗愈。
很多人初听到这个概念时会产生误解:什么?养育心中的内在小孩?可我明明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了,心里怎么会还有小孩呢?你是让我重新变回天真纯粹的自己?还是想让我变成一个任性的巨婴?这听起来太不靠谱了!
其实这只是从字面意思上理解所产生的误会,“内在小孩”不是真的指一个幼儿园的孩子,而是通过比喻来指代个体由于成长过程中的创伤或情感剥夺,导致了部分心理功能未能充分发育、在早期即被停滞的现象。
如果你不喜欢这个比喻,也可以想象成一株瘦小又细黄的小树苗,因为从小受到风刀霜剑、从未感受过阳光雨露而半死不活。现在你有机会为小树苗搭起遮风挡雨的棚子,每天细心浇水施肥,就有机会让小树苗成长为本该成为的参天大树,撑起你心间的一片绿荫,让你感受到清凉与畅快。
话说到这里,我猜有些人还是会觉得难以理解,自己有吃有喝有穿有学上,有手有脚好好发育了长成这么大,你怎么能说我身上有什么是发育停滞的呢?这到底是不是在无病呻吟,没事找事?
不是的,只是身体上的创伤和发育不正常容易被人们重视,心理功能上的发育停滞因为看不见摸不着,也就更容易被大家轻视,或者归因为——ta本来就是这样,ta天生不正常,ta从小脾气古怪 ……但其实这些都可能是“内在小孩”没有得到好好哺育的征兆。
童年是人格、情感和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成长的阶段个体通过与外界环境的互动,特别是与家庭中主要照料者的亲密关系来形成基本的情感调节能力和人际关系处理功能。假设一个人在童年时期经历了创伤事件,如忽视、打骂、情感剥夺等等,那他们的某些心理功能就可能没有得到好好的发育而停滞不前,比如表达自己的情感、信任身边的人或应对压力与挑战的能力等等。在成年之后,这些发育停滞的心理功能就表现为在亲密关系中表现幼稚,社会交际中管控不了自己的行为和情绪,产生无谓的焦虑、抑郁、内耗等。
举个例子,有的成年人缺乏处理情感波动的能力,他们对自身的感受极为敏感却又无法表达、处理,于是一旦遭遇压力或情感挑战就“上头”,易哭易怒,生活中稍有不顺心就会突然陷入低谷,自己感觉受了委屈大哭大闹,在别人看来却是莫名其妙和“作精”。
这一类人就可能成长在一个抑制孩子情感表达的家庭里,他们从小就没有被教会如何有效地认知、调节自己的情绪,于是在遭遇情绪变化时不知所措,只能像个小孩子一样用叫嚷来吸引他人的注意力。
也有的成年人缺乏自我认同与自我价值感,他们在职业发展和人际关系中都缺乏信心,遇到了好机会也不敢上前表现自己,羡慕别人追求梦想,自己却摆摆手,怎么也不肯为之努力,甚至避免参与任何需要竞争的活动。他们对别人的评价过度敏感,就算是一句对事不对人的责备,他们也很容易将将之识别为对自己个人的“谴责”而崩溃。
这一类人通常是在成长过程中遭受了持久的贬低、批评,在一声声“你怎么不能像别人家孩子那样”中形成负面的自我形象,打心眼里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不够好,内心中深植着自我怀疑,久久难以消除。
还有的成年人没有学会如何设定健康的心理界限,他们长大后在亲密关系里也难以区分自己和他人的需求,要么变得追求取悦别人,屈从于伴侣的期望与需求;要么变成专横的操控者,要求家庭中的其他人都服从自己的指挥,因为ta是“为了你们好”,也可能两者兼而有之,通过自我牺牲来对亲密关系中的另一方实现道德绑架,一边自我感动,一边折磨对方。
这一类人多半是小时候在家庭中经历过家长的过度控制和侵犯隐私,在一个界限模糊的家庭中长大,从小不被允许拥有自己的个人空间、自己的理想与爱好,因此也没有学会如何在关系中保持自我的独立性,以及给予另一半说“不”的权利。他们按照爸妈的期望上学工作、成家立业,也就很容易在亲密关系中成为被另一半操纵的傀儡,或者对伴侣要求过高、罔顾对方的意愿,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一切都理所当然,两个人在一起就意味着不分彼此,却没有意识到关系中的两个人也是独立个体。
“养育内在小孩”实际上就是识别这些未能发育完善的心理功能,重新建立与这些停滞部分的联系,促进心理成长的过程。通过与自身的内在需求建立更为深刻的联系,你可以学会如何照顾自己、满足过去未被满足的渴望,调整自身认知结构,改善行为模式,让自己不再受过往伤痛的困扰。
这不仅是治愈过去,也是学会如何在当下更成熟的应对情感与心理上的种种挑战。
在你过去曾是一个无能为力的孩子时,你被迫拥有被伤害的童年,但在你成长为一个能对自己负责的成年人之后,你也可以选择守护内心的自己,经营一段能够治愈过去、支持现在和未来的亲密关系。
听到这里,你是不是摩拳擦掌,觉得原来有这么多好处,那就要赶紧宠一宠自己的“内在小孩”了?别慌,因为养育内在小孩这个名词带来的误解性,也有很多人会陷入错误做法中而不自知,这样不仅无法达到真正的疗愈效果,甚至反而加剧个体的心理问题。
误解一:将“小孩”过度浪漫化
“小孩”这个比喻的名词很容易让人想到一些刻板的形象,一提起孩子和童年,很多人会下意识将其视为纯粹无辜、天真可爱的存在,下意识浪漫化这一概念,就像有人觉得到西藏旅游一趟就能净化心灵,或者觉得越是贫困落后的地区人民越是淳朴善良。这让有一些人觉得“内在小孩”就是自己心中纯净无邪的部分,只要重新拾起这些天真,自己就能摆脱成年之后现实生活中的所有烦恼。
这种误解忽视了“内在小孩”所代表的更多的是未解决的创伤与痛苦,也是无法接受自身负面情绪的一种表现,可如果你不正视这些情绪,要怎么可能学会以成熟的方式去处理呢?这就会让自我养育成为悖论,强迫“内在小孩”永远纯洁快乐反而成了一种伤害。
误解二:养育=宠爱
另一种普遍的误解则是将“养育”简化为不分好歹一味满足自己当下即时的欲望,认为这就是给予自己“无条件的爱”。资本上的既得利益者更是愿意用配合消费主义来迎合这种思潮,暗示消费者只要让自己随心所欲、没有底线地讨好自己,就能够治愈内在的创伤。
比如强调女人买奢侈品包才是爱自己,无论什么都不可以买便宜的委屈自己;比如假意体贴男人为了车房奋斗辛苦了,也该追求自己的爱好去买烟酒鞋表……被这种言论迷惑的人会以“宠爱自己”为借口沉迷在消费与购物之中,纵容自己的欲望与冲动。这种过度自我溺爱的行为反而会让人丧失深入思考和处理问题根源的机会,过度的自我溺爱只会让你变得更难真正应对深层的情感需求。
你买了最贵的床垫和枕头,但你在夜晚依然由于内心的空虚而难以入睡,只有手机屏幕的光芒照亮你憔悴的脸。
到了最后,除了被刷爆的信用卡和还不上的账单,你依然一无所有,只有资本家赚得盆满钵满。
误解三:只做“小孩”,放弃成长
还有的人会觉得,既然要“养育内在小孩”,自己是不是一辈子做孩子就好?做大人实在太难,成长实在太累,干脆放弃吧。
他们会长期让自己停留在脆弱的状态中,反复追忆过去的创伤,却忽略了成长和走出阴影的可能性。挖掘内心中成长停滞的部分,本来是为了让自己重新获得成长,过度专注于自己受伤的回忆不愿从中抽离,不停舔舐伤口,最后就会导致伤口没有办法愈合。
他们不断回忆和诉说自己过去的痛苦,沉浸在自哀自怜之中,却不愿意采取实际的行动去改变现状,或者干脆认为过去无法改变,自己也就不可能得到治愈。
像这样,停滞的心理功能不仅不能得到恢复,还会由于无法建立健康的应对机制,进一步阻碍个体的成长。
误解四:责任外化,期待救赎
还有一种常见的误解是把“养育内在小孩”的责任寄托在其他人身上,认为另一半有义务给予自己无条件的爱来满足自己。在这种心态下,你可能会把自己童年未满足的期待投射到当前的亲密关系里,不自觉中让伴侣来“扮演”你的父母,企图以此来修复过去的创伤。
这种渴望无可厚非,但不切实际。这种想法是把自己和伴侣放在了不平等的位置上,你很容易会对另一半产生过高的期望,想要对方来包容自己的一切任性;也可能变得过度依赖对方的情感支持,无法面对关系中的分离。一旦伴侣无法满足你的期待,你就会感到再次被抛弃,深深受伤,但这也不是ta的错。
一味把“无条件的爱”寄托在其他人身上,会让你无法独立自主面对内心的需求。无论你和别人有多亲密,你也会有独处的时刻,在你的一生中只有你自己能给予自己始终如一的可靠支持,这是你绝对不用担心会失去,将每分每秒伴随你的稳定内核。
通过养育“内在小孩”,你终将能够重新面对成长之痛,从而挣脱过往经历对你的束缚。
你心中的“孩子”会陪伴你一同长大,变得足够自由、勇敢和独立,能够发展自己的全部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