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食戟社 在如今的美食市场中,牛排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无论是在高档西餐厅,还是在家庭餐桌,牛排都频繁出现。但令消费者所困惑的是:同样标注着 “原切牛肉”,价格却从十几元一片到上百元一片不等,差距巨大。
除了价格,牛排的品质也参差不齐。有些牛排烹饪时容易散架,吃起来口感不佳,毫无牛肉应有的鲜嫩多汁;有的牛排纹理混乱,与印象中的原切牛排大相径庭。这不禁让消费者心生疑问:这些号称原切的牛肉,真的是原切吗?
原切牛肉是指牛在经过屠宰及排酸后 ,不做任何添加,直接切割成片的牛肉,它几乎百分百保留了优质牛肉的天然口感与外观,因此也被称为 “素颜牛肉”。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无添加剂 ,配料表中只有 “牛肉” 二字,不添加食用胶、嫩肉粉、香料等物质。在切割过程中,仅进行物理修割,不经过任何塑形、粘合处理,所以每一块原切牛肉的形状都有所差异,不会有规则的圆形或完美的对称 。其纹理自然且清晰,肌肉纤维走向一致,呈现出牛肉天然的纹理花纹,这是鉴别原切牛肉的重要依据之一。
此外,原切牛肉的颜色也有其特点。进口的原切牛肉因经过零下 40℃的低温急冻处理,颜色呈现偏暗的深红色,其中雪花部位更有星星点点的天然肌间脂肪分布其中,十分好看 。在烹饪时,原切牛肉稍加烹饪后便鲜香美味,细品之下更有自然奶香味,且汁水丰富,口感柔嫩,能让人充分感受到牛肉的原汁原味。无论是煎、烤、炖还是煮,原切牛肉都能展现出其独特的风味 。
在牛排市场中,一些不良商家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常常以次充好,将非原切牛肉伪装成原切牛肉销售,其中合成牛排和调理牛排是最常见的 “伪装者” 。
(一)合成牛排大揭秘 合成牛排,又被称为拼接牛排或重组牛排。是将小块牛肉或碎肉收集起来,通过添加食品添加剂,如卡拉胶、TG 酶等,将这些零碎的肉黏合在一起 。经过冷冻塑形后,这些碎肉就变成了看似完整的牛排,肉色往往比较暗淡,没有原切牛排那种鲜艳的色泽。其纹理也十分杂乱,肌肉纤维短且走向不一致 。在口感上,合成牛排缺乏牛肉应有的嚼劲和鲜嫩多汁的口感,吃起来更像是在嚼一块拼凑起来的肉饼,牛肉香味也相对淡薄。
(二)调理牛排的伪装调理牛排的情况则更为复杂。从定义上来说,调理牛排是以牛肉为原料,配以辅料调理加工,经修整、腌制、成型等工艺制作而成的牛排 。它的原料确实是牛肉,这一点与合成牛排有所不同,但它在加工过程中添加了大量的水、香辛料和食品添加剂 。
面对鱼龙混杂的牛排市场,消费者需要掌握一些辨别真假原切牛肉的技巧,才能避免上当受骗,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个简单有效的方法 。
(一)配料表是关键 配料表是辨别原切牛肉最直接、最有效的工具,就像商品的 “身份证”,原切牛肉遵循 “极简主义”,配料表中只有 “牛肉” 二字 。反观假原切,配料表就如同一个 “大杂烩”,除了牛肉,还有各种眼花缭乱的添加剂 。如一款号称 “原切” 的牛排,配料表中却出现了 “水、大豆分离蛋白、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呈味核苷酸二钠” 等多种添加剂,很明显,这就是一款经过调理的非原切牛排 。
(二)加工工艺藏玄机 加工工艺也是判断原切牛肉的重要依据 。原切牛肉的加工工艺简单纯粹,就是原切或原切未腌制,只经过物理切割,没有任何复杂的处理工序 。而假原切的加工工艺则较为复杂 ,会进行腌制、调味等处理,加工工艺通常标注为 “整切调理” 。合成牛排的加工工艺则一般标注“调理合成”。
(三)价格规律切莫忘
一分钱一分货,牛排市场上,价格往往能反映出产品的品质。原切牛排由于其品质高、成本高,价格自然相对较高。一般每100g在70-80元左右;当某些电商宣称仅需99元就可购买10片(100g/片)的“原切牛排”时,不用怀疑,你买到手的很可能是合成牛排或调理牛排。
辨别原切牛肉的真假至关重要,因为其食品安全关乎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希望各位消费者能提高警惕,莫让不良商家有可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