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无论是农村、旅游景点还是城市公厕的厕所革命都相比较以前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变的更美、更卫生、更多。
但是有了好的硬件就可以了吗,一个没有厕所文化的厕所是没有灵魂的,因为人们在新的厕所,如果还是原来的老观念、不文明的行为,会让厕所的功能大打折扣,也给厕所的运维带来更大的负担。
建设一个厕所,时间长的几个月就可以建好,但是人民的思想和行为是几千年来传下来的,如果不建设厕所文化,只建的好看,相当于一个打扮入时漂亮的女人,一开口就是满口脏话,在大庭广众还抠鼻子、抠脚丫的,还经常不洗澡,一身都是馊味,那你对这个美女的印象会怎么样呢?
“思想这个阵地,你不占领,别人就会占领。”
思想决定行为,在厕所里如果没有好的行为习惯,就必然会有坏的行为。如果说厕所目前是群众生活的短板,那么厕所文化那就是短板中最短的一块板。
什么是文化呢?
文化,就是文而化之,文化是特定时间,特定空间,特定人的生活方式。文化一直在幻化着,文化没有具体概念。不要说我们的生活方式就应该是这样的。生活方式是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而变化的。
也就是说,我们的态度是由场景决定的。
而厕所就是如厕者,在此时、此地、此人都在的一个场景。不应放过每个厕所,营造厕所文化的机会。本文以学校为背景,介绍怎么建设厕所文化,这些原则对于市政公厕、旅游公厕等其他厕所也是基本适用的。
为什么场景这么重要根据修禅的说法:过去和未来都不存在,只有当下此刻是真实的。所以修造命运的专注点、着手处只能是“当下”,舍此别无他途。根据吸引定律,如果人总是悼念过去,就会被内疚和后悔牢牢套在想改变的旧现实中无法解脱;如果人总是担心将来,人的担心就会把不想发生的情况吸引进现实中来。正确的心态应该是不管命运好也罢坏也罢,只积极专注于调整好当前的思想、语言和行为,命运会在不知不觉中向好处发展。设计好人所在的场景,营造有利于文明行为的厕所文化,至关重要,因为就在此时、此地、此人就受你所营造的文化场景感染,而不用担心以前的种种其他行为。营造厕所文化,也就是通过对厕所的设计,营造一个有利于文明如厕行为的场景。
厕所文化要讲究“四性、四化、四美”厕所,是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公共设施,它似乎很难与“课程”、“教室”、“学校文化基因”等联系在一起。
教育性是包括厕所文化在内的学校文化建设的首要原则和功能。
学校厕所及其文化能否成为有灵魂、有生命、有感召力和亲和力的教育“活物”,能否承担起和发挥出教育功能,关键取决于厕所文化建设是否以人为本,充分关照师生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是否较好地传达学校的精神文化,承载一定的人文内涵。
笔者以为,要实现上述目标和要求,在推进学校厕所文化建设进程中就应讲求“四性、四化、四美”。
在布局和设置方面,厕所应讲求实用性、人性化和和谐美满足师生的生理需求是学校厕所的基本功能。因此,学校厕所建设必须遵循实用性和人性化的原则。
在厕所布局上,学生最常用的教学楼内应建有厕所,而且每层楼都该有;户外(运动场、校舍周围)厕所布点要均匀,避免偏僻或远离教室,造成师生如厕不便;学校厕所应选定通风及采光良好的地点,这样既卫生、实用,又可减少小朋友如厕的恐惧心理。
在厕所内部设置上,首先应考虑女生生理的特殊性,女厕所空间和蹲位应根据学校男女比例适度高于男厕所,以杜绝学生视上厕所为畏途而憋尿,以及下课时女厕所前大排长龙等不利于学生身体健康和正常教学秩序的现象的发生;学校厕所建筑一定要结实安全,门窗、隔板的形式、高度既要保证学童的安全又要注意隐私,同时也要顾及少数残障学生使用的便利。
学校厕所的建筑和设施是学校物质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物质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因此,在构建具有文化品位的学校厕所(尤其是户外厕所)建筑和设施时,一定要从空间布局、功能组合、材料质地、颜色造型、视听触感等各方面进行精心规划设计,力求与所处的自然地理位置、校园功能区相协调,建筑造型和色彩搭配与整体环境相协调。
华西小学厕所传递的文化信息与学校整体校园文化相协调,使厕所真正成为和谐的校园育人文化场的一部分,能够时时刻刻传达出学校的品位、追求和价值,给人以和谐、舒适和美的享受,从而最大化地起到熏陶、感染、激励和教育人的作用。
在卫生管理工作方面,学校厕所应讲求洁净性、香化和环境美厕所文明的基本要求是清洁、舒适、雅观。而实现这一切,离不开净化、绿化与美化工作。
学校要时刻做好净化工作,坚决杜绝“臭烘烘”、“苍蝇飞来飞去”等恶劣环境;尽可能使用粪便无臭处理工艺,在净化的基础上实现香化,在无味的基础上做到气味芬芳;在绿化、美化学校厕所时,可以布置插花、盆景甚至池鱼等,使之生气盎然,怡人性情。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更进一步地建设“生态厕所”——厕所自身形成良性循环,粪便、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分别施于厕所内外植物或用于清洗、蓄水养殖!
金开源公司厕所实现循环水冲,专注建设学校厕所一所花槽里芳草萋萋、鲜花簇簇、墙体绿阴覆盖、郁郁葱葱的“别墅式”厕所,在时刻给人以舒适和美的享受的同时,更能以健康美好的外在形式传达学校积极向上的内在精神。
在厕所陈设布置方面,厕所文化应讲求知识可解读性、个性特色化和内涵美学校厕所的陈设布置是学校厕所文化建设的核心工作。其过程实质上是对厕所进行信息化、美化和艺术化的过程。
学校厕所的陈设布置首先是一项信息化的工作。学校厕所作为学校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也蕴含着教育元素。
“零信息”的厕所只能扮演装饰的角色,不能提供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而被信息化和美化的厕所陈设,要想让师生尤其是广大学生能够思考和领悟出其蕴含的各种文化信息,一定要遵循知识可解读原则——只有这些信息被学生“解读”了,厕所陈设的价值才能显现出来,教育的功能也才能实现。
因此,在信息化和美化学校厕所的过程中,无论是张贴的标语、条幅,吸引人的漫画故事、生活小品、诗词歌赋或学生的美劳作品、种植的花草、饲养的鱼鸟等,在能够充分彰显学校文化品味的同时,一定不能故作高深繁难,过度追求别致,超越师生的文化背景和理解能力,让人难以捉摸其内涵和意义,最终难以发挥厕所文化潜在的教育功能。
厕所文化要实现“润物无声”的教育功能,那么其陈设布置还必须注重艺术性。力求把学校厕所打造成有内涵和深度,能够突出学校文化个性特色的“艺术品”。
对此,无论是厕所墙壁文化、标语口号文化、厕所种植和饲养文化,还是如厕习惯文化等,一定要结合时代要求、区域特点和学校校情,创造性地设计布置,努力打造出鲜明的学校个性特色,形成一幅“有主题的画”、一首“寓意鲜明的诗”,以避免千校一面,容易让人产生审美疲劳,影响其艺术的感染力和教育的效果。
在创设、构建和维护方面,厕所文化应讲求养成性、主体化和行为美学校肩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未来公民”的重任。
引导和教育学生养成文明如厕习惯,对于培养有“绅士风度”和“淑女形象”的“新公民”意义深远。而厕所文化本身也包含着对厕所使用者的整体素质要求。
所以,学校有必要把文明如厕的养成性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新抓手,积极推进厕所行为文化建设。
对此,学校可以通过制订和完善厕所卫生公约、如厕基本礼仪等规范,不断落实厕所卫生教育,教给学生如厕礼仪(内容可以包括适当选择蹲位、如厕卫生纸的使用和处理、节水型的冲水和洗手方法、如厕后服装的整理以及爱惜厕所公物等)、厕所安全与清洁维护等方面的常识,这些养成性教育可以塑造广大师生员工高雅文明的素养,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养成举止文明、待人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
学校厕所文化本质上是校园师生文化,学生和教师是学校厕所文化建设的主体——他们既是厕所文化建设的设计者、组织者,又是厕所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和实践者。
因此,学校厕所文化建设应全心全意地依靠师生员工,听取他们的意见,反映他们的需求,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参与建设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校园厕所文化我设计”、“文明厕所我美化”等系列活动,让师生尤其是学生自己动脑、动手设计厕所海报、标语口号、厕所文化作品,自己布置花草鸟鱼、安装自制的厕所小物件,真正把厕所当成提升一个人素质和品位的场地。
另一方面,在厕所管理与维护工作中,学校可以尝试轮流值日或高年级班级认养制度,指导学生亲自参与厕所的清扫与维护。
作为一个非常好的人格教育方式,厕所管理与维护工作既可以让学生在劳动和管理中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与合作的重要,又可以让他们懂得感恩和热心公益,最终实现净化心灵和陶冶情操的教育目标。
【免责声明】部分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我们致力保护原作者版权,如有版权方面不当之处,欢迎联系我通知删稿事宜。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也欢迎投稿,邮箱xwty66@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