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嫁初恋12年后离婚,熬过情伤43岁又遇裁员,不放弃另辟蹊径逆袭

真实人物采访 2024-08-27 11:20:36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4661位真人故事

我是1980年出生的橙子姐,如今已闯荡职场20多年。

我爱学习。本科就读于四川外国语大学,工作后再次返回校园,去北大读取了MBA。

我履历光鲜。曾在多家公司工作,从国企到外企,再到500强企业。

我热爱生活。旅行足迹遍及全球各地,也有坚持多年的爱好。

我经历了重大挫折。和初恋携手18年,却遭遇了离婚。情伤刚愈,又经历了裁员。

意料之外的事情,像一场场风暴扑向我。我曾狼狈不堪,也曾深夜痛哭,幸好我一次又一次挺了过来,内核修炼得更加稳定,认知不断被刷新重构。

我眼里,未来的人生充满了未知和希望。

(现在的我)

我是橙子姐,1980年我出生于四川广安,母亲经营照相馆,父亲是语文老师。

我家藏书很杂,经典名著、艺术哲学,武侠志怪……林林总总,书太多,书架都被压弯了。

那时,我经常从书架上随便抽一本出来,从任意一页开始瞎看。而父母从来不干涉我该看什么书。

小的时候,电视还是个稀罕物。我家买电视之前,一家三口经常在灯下各自捧着一本书读。

父母读字书,我读绘本。彼此读到好玩的地方,就会大声读出来分享给另外两个人。

如果说我的理性思辨能力受到父亲影响,那对文艺的爱好就来自母亲。从幼儿园到大学,我一直都是校舞蹈队队员,也喜欢绘画。

在我求学的过程中,父母一直是我的同盟军,而非监督者。

小学时,作业太多,母亲曾经模仿我的笔迹帮我分担作业;中学时,父亲会帮我推掉学校的暑期补课。

(童年的我在学校小有名气)

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往往身教大于言传。父亲自学考取函授大学的古典文学专业,他和他的同学朋友,常常在家中谈论对事物的见解,使我很小就认识到思考问题需要从不同角度分析,逻辑严密才能思路清晰。

母亲中年遇到国企改制离开了国营照相馆,白手起家开了一家私营照相馆,攒齐了我的大学学费,还买了房。

父母给我的爱,让我拥有足够的安全感和心理韧性,在遭遇挫折打击时,能迅速走出来,而非一味沉溺于沮丧情绪。

他们的经历又让我明白,当年他们可以做到的事情,如今眼界和学识更胜他们的我,也一定可以做到,因此对未来信心不减。

我的成绩一直不错。报考大学时,我的提前批志愿报了父母期望的军医大学。但那年电视剧《红十字方队》热播,军医大学成为热捧对象,分数水涨船高,我未能如愿,最终去了四川外国语大学的英语专业。

(刚刚踏入大学校门)

初入大学,我发觉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都十分优秀,习惯了在中小学受人关注的我,忽然泯然众人,心里是有落差的。

但很快我便调整过来,开始积极参加各类社团活动,同时开始在校外打工挣钱。随着时间推移,我逐渐找到了自己的节奏,认识了很多新朋友,我和他们中的不少人至今仍保持着非常亲密的关系。

重庆多美女,母校的男女生比例是3:7,是当地出了名的美女高密度区域。放学时分、夕阳西下或节假日期间时,总有不少外校男生来我校“打望”(打量之意,重庆方言)。

那个年代,网络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大火,那些外校男生或在校园里闲逛,或来拜访自己的熟人朋友,将羞涩又好奇地把目光投向来来往往的女生,心中期待一场浪漫的邂逅,好让自己的青春没有白过。

大学最难忘的,是我揣着做家教赚的2000多块钱,和几个同学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去了新疆。

(用自己赚的钱去喀纳斯)

那时的喀纳斯还藏在深闺,少有人知。

当我们一行横穿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深入阿尔泰山中,看到那来自冰川融雪的蔚蓝湖水,开满鲜花的高山草甸,蓝天上盘绕飞翔的雄鹰……全都呆住了。此后即使20年没再去,脑中的画面依旧鲜亮无比。

在乌鲁木齐二道桥的大巴扎(集市之意,维吾尔语),我还亲手触摸了传说中的天山雪莲。

那时的大巴扎是真正的集市,一个个摊位露天支开,用篷布遮阳,一颗颗新鲜的雪莲像大白菜一样码放在地上。我小心翼翼地拿起来轻轻一嗅,一股独特的清香,沁人心脾,仿佛整个心灵都被洗涤了。

我当时决定,以后一定要带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重游此地。

临近大学毕业,我和很多同学一样,在出国深造、考研和工作之间纠结。因为家里条件并不足以支持我出国深造,最终我选择了考研。然而现实很骨感,花了一年多精心备考,因数学成绩不佳而失败。

(初恋中的我,热烈而快乐)

考研失败后,我曾经一度很不甘心,扬言来年再战。然而,这样的雄心很快被工作带来的收入和新鲜感冲淡。

我和当时的男朋友是彼此初恋,在我大二相识,为了对抗毕业即分手的规律,2003年一毕业,我就随他去了他的家乡找工作。

找工作对我并不是什么难事。我先签了一家外贸公司,失望于他们没有安排我做外贸工作,三个月后我又去了一家民营书城。

2004年,我又来到一家电脑硬件设备贸易公司,担任门市经理。

本以为老板看重我的能力,我终于可以有地方略施拳脚,没想到生活却开始对我呲牙。

入职后我逐渐发现,我这个新增的门市经理,是为了实现业务剥离,制衡老经理。初来乍到,我既无资历也无背景,一边管业务,一边应付复杂的人际关系,压力可想而知。

(20岁,努力想变洋气)

有一天,老板夫人突然来门店视察。

她环视一圈后,当着所有人,阴阳怪气地说:“你们要好好干,别仗着自己年轻,就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我明显能感觉到她话有所指,是冲我来的,但我却不知道她为什么要针对我。我非常尴尬,又不能当场回击,送走她后,我关上办公室的门,大哭一场。

那是我第一次遇到职场不公。作为女性,我们的努力很容易被他人曲解为依靠女性身份交换而来,这是对我们能力的莫大侮辱。

此后直到现在,我一直在努力把性别身份放在工作身份之后,希望证明自己的能力不比男性差。

除了内部的人际关系,为了业务关系参加交际应酬,也花费大量时间精力。

门店也会有一些大单子,为了维系这些大客户,一周五天有三四天需要下班后参加公司的商务应酬。

(第一次出国游玩)

我们公司的好几个女生,都要从下班后开始陪客户吃饭、喝酒、唱歌,结束后还要负责把醉醺醺的客户送回去。

25岁的我,在KTV闪烁灯光中,看着那些醉醺醺、发了福、眼神怪异的中年男人,觉得被油糊了眼,不想一直这样下去。

我渴望一个纯粹的工作环境,想凭借自身努力去赢得成就。那时我的男友正巧被调到北京工作,我很快就随他去了北京。

2005年,出版行业尚在上升阶段,我想做文化行业大概会好一些。于是应聘去了一家社科类出版社,月薪2200元,多出来的200元还是我自己问社长争取来的。

这点工资勉强够日常开销,但重要的是,我终于离开了不喜欢的环境,得以过上正常的朝九晚五生活。

为了补贴生活开销,我兼职为门户网站做科普编译,每月还能有1000多元的额外收入,也把我的英语练得更熟练了。

两年后,看着同事们一眼望得到头的生活,我再次生出了不甘,想要离开。

(葡萄牙之旅,站在欧洲大陆的最西端)

2007年,我遇到一个外企出版社的招聘机会,我的工作经历和英语能力高度匹配,顺利拿下offer。

这是我第一次踏入5A级办公楼,空气里飘着高级香薰味道、高速的电梯、精心装饰的办公室、明亮的落地玻璃窗、宽大的工位、中英文混杂的日常对话等。小时候关于外企的那些想象,此时都具象化了。

这份工作需要经常国内国外出差,路途奔波、约见客户、开会、宣讲……每个人都像精密的螺丝钉,维持着公司这台庞大机器的运转。

那会外企还是风光的,公司福利不可谓不优厚。出差都住在国际连锁五星级酒店,还有各种名目的补贴。订机票从来不需要考虑是否有折扣,仅三个月我就飞成了金卡。

公司每年至少有两次国际会议,每次都需要根据晚会主题准备不同的鸡尾酒礼服。我也因此开始学着护肤、化妆、搭配……虚荣心得到了极大满足。

(外企每年一度的Gala dinner,那年主题是三十年代的上海风格)

也正是借着各种出差开会的机会,我前前后后去过20多个国家。我在埃菲尔铁塔下喝着红酒看过夕阳,在黄石公园的湖边品着咖啡发过呆,在京都岚山小径上和当地人用英语攀谈过,在曼谷街头和闺蜜坐着嘟嘟车风驰电掣……

那几年我开阔了眼界,成长也是肉眼可见,我努力成为了一名职场精英。然而,所有获得都会暗中标好代价,我经历了长达8年的PUA。

我的上级对我进行打压,这种情况越到后来越向着莫名其妙的方向发展,我做任何事情他都能挑出刺来。

而习惯了“好学生”思维的我,一直没有意识到这是他的问题,还在绞尽脑汁地自省内耗,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老板的认可。

为此我长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满脸爆痘,内心越来越自卑。

(在公司客户会上)

直到有一天,我忽然想起:我已经在公司这么多年,晋升了3次。如果我真像他说得如此不堪,那为什么还没被开掉?反而升职加薪呢?

不对,我没有他说的那样差劲。

作为普通家庭的孩子,我深知任何事只能依靠自己奋斗。我能忍受孤独、劳累,甚至贫穷,但忍受不了自己的价值被莫名否定。

我终于反抗了,一个很小的反抗。一次,我问他要中午垫付的午饭钱,他又一次习惯性讥讽,说我小气。

我平视着他的眼睛,口吻平和地说:“做销售的记得收款,这不是好习惯吗?”

他似乎第一次意识到我不再会逆来顺受,以后也没再直接打压过我。

我开始明白,职场的首要关系是利益关系,一定要学会为自己争取。太过自省温和,缺乏攻击性,容易让有心之人得寸进尺。

(在第二家外企拿到销冠当晚的庆功宴)

我对他的权威感也彻底消解,内心捋顺了。但接下来的两年,我都在原地踏步,晋升无望。

2015年,我又跳槽去了同行业的另一家外企,并在入职第二年拿到了全球销冠,直接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彼时我尚未从长期被PUA的阴影中走出来,信心不足,总以为这是运气而不是实力,潜意识在躲避得到销冠这个现实,竟然在颁奖晚会前,在酒店房间睡着,错过了现场的颁奖庆典。

在前同事的极力鼓励下,我考取了北京大学MBA,准备重返校园深造,进一步学习商业逻辑充实自己,提升能力。

燕园读书时期,优秀的人群为我打开了新世界大门。无论是教授们讲的理论,还是同学里各种行业大咖分享,都带给我很多收获。

我也每天辗转在不同的教室,上课、听讲座,熬夜写作业、搞活动。

(北京大学MBA毕业典礼)

遇强则强,我发现要成为更好的自己,职场精英只是一个途径。真正需要的,是心态要开放,眼界要打开,不仅关注自身,还要关注公司、国家、世界各个层面。

校园里总是少不了趣事。记得破冰活动自我介绍时,我说:“我是Dancing Queen(舞蹈皇后)”。结果学校各种需要跳舞的场合,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我,还每次都让我站C位。

这就印证了市场营销学所说的“定位”,其实很多人都会跳舞,但这第一次的标签让你占据了,你就立住了。

在这里,我还遇到了很多综合能力超强的同学,他们有经济实力,也很有能力,但还想继续努力提升认知,做更大的事业。

(研究生联欢会上的Dancing Queen)

还有很多小事令我印象深刻。有位同学组织了一次50人的活动,结果只有十几个人来了。

如果是我组织的,我会非常紧张和尴尬,觉得活动失败了。但没想到,这位组织者并没有把人数当作KPI,她关注的是来的人是否享受了这段时间。

这和我原来的思维方式非常不同,她的松弛感让我豁然开朗。

我顺利毕业了,正当我以为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时,我的婚姻却走到了尽头。

19岁相遇相恋,满心欢喜地牵手,从校园一路相伴到婚姻,18年来共同经历了无数风雨。

我不得不接受一个事实:我们的爱情死去了。曾经深爱的人就这样渐行渐远,曾经的山盟海誓,往昔的甜蜜回忆,每一幕都深深刺痛着我。

然而,生活总要继续,我要构建新的生活模式。

(MBA毕业后,每年邀请同学陪我过生日)

我重拾曾经的爱好,绘画、健身、骑单车,在艺术与运动的世界里寻找宁静。

我还创造机会与同学们保持联系,MBA毕业后,我每年都邀请20-30个同学陪我过生日,这既帮我穿越了情绪的风暴,又让我保持了和同学关系的紧密。

我一般不是在群里直接通知,而是单独发短信邀同学来参加生日party,这样我就能顺便和同学聊聊近况,保持有效联系。久而久之,我的生日竟成了一个聚会节日,大家经常惦记着给我过生日。

我也试图用工作填满我的时间,让我没有精力胡思乱想。但我所在的行业最好的发展时期已经过去了,这时有朋友建议我试试医药行业,于是我跳槽去了一家世界500强公司。

我终于走出来了,重建了自己的价值体系,勇敢地迈向了新生活。

(2023年接到生日礼物,笑得合不拢嘴)

进入医药行业,我前三个月都是在焦虑中度过的。

医药行业全新的各种英文缩写,让我一头雾水,去见客户也问不出像样的专业问题。我的buddy(初入职的帮扶伙伴)比我小一岁,彼此都不好意思主动问、主动教,只能自己在迷雾中摸索。

To B项目金额大,成单周期长,需要定制化服务,客户决策涉及多人,还需要与对方团队深度合作。我把以前的销售经验迁移,逐渐摸索出一套有效的方法,第一年销售额达到3000w,3年做出1个亿。

没想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这里工作的第5个年头,我接到了裁员通知。因为经历过离婚的情绪海啸,此时我已相当平静,能理智分析原因。

行业遇到低谷,公司需要降本增效,人工成本高昂的我是首当其冲要被裁掉的,这与个人能力无关,是来自我无法左右的外部因素。

(工作中干练的我)

既然这是我无法左右的客观事实,那我又有什么可难受的呢?

被裁在家的那段时间,正好给了我机会,让我重新审视我和工作的关系。

我发现,自己朋友Q记录的最开心的事情,都是工作之外的。陪父母出游、和朋友畅谈、偶尔摆烂、读有趣的书籍、画满意的画作......这才是鲜活的我,不用等别人评价,也不用考虑有用无用。

那段时间,我正好带父母去新疆玩了一趟,实现了我20岁“想要带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重游新疆”的梦想,也给父母留下了十分美好的回忆。

旅游回来后,我开始做博主,想试试看能不能做出大家喜欢的内容。

万事开头难,我每天花几个小时,琢磨做什么。当我用了一个月时间终于写出第一篇文稿时,顿时感觉不一样了,我成功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

(爸妈选择俄罗斯作为出国游的第一站)

两个月,我的粉丝就破千了,这时候我又开始思考怎样形成闭环的商业模式。

不同于我以往在企业任职,这次我是老板。我不需要对任何人汇报,唯一需要交代的,就是这个路径是否能得到效果。

我需要转变思维模式,以终为始地思考。创业者要摸着石头过河,不一定全部都想好再做,因为你但凡踏出半只脚,就会发觉整个局面和当初设想的大不一样。

做博主我尝试了多个方向,最终粉丝给了我答案,他们更喜欢我聊职场。

走到人生中场,我回看过往,发现身处黑暗而不放弃,终将穿越黑暗迎来曙光;失去安全感而自省,终将看清自己最在乎的是什么。

(人生画卷如同美国大峡谷一样广袤、深邃、斑斓)

职场PUA不是一段愉快的经历,当我终于摆脱打压后,才意识到逆来顺受并不会收获尊重,要学会为自己的利益争取。

18年的感情已然落幕,但在最青春的年华,全心投入地爱一次,让我觉得不枉这一场。倘若时光倒流,我仍会选择奋不顾身。

在事业巅峰遭遇裁员,迫使我跳出固有框架思考,寻找未来更多的可能性。

电影《阿甘正传》开头有句话:“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将会是哪种。”每次遇到意外之事,我总想起这句话。

人生是旅程,旅途中遇到的不同风景和人,才是旅行况味。对未来的美景和风雨,我都充满期待。

人这一生,除了回忆,什么都带不走。所以,我会创造更多和家人、朋友的相处时光。这些时光会变成回忆,成为我最珍贵的人生珠串。

2024年5月我已经入职新公司,但这一次,我已经不一样了。此刻,我很期待未来的每一天。

【口述:橙子姐】

【撰文:文生花】

【编辑:醉红颜】

我们无法体验不同的人生,却能在这里感受不一样的生命轨迹,这里的每一张照片都是生命的点滴,每一个故事都是真实的人生,感谢您的喜欢!

(*本文章根据当事人口述整理,真实性由口述人负责。本账号友情提醒:请自行辨别相关风险,不要盲目跟风做出冲动决定。)

0 阅读:4

真实人物采访

简介:你不能走过不同的人生,却能在这里感受不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