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一期咱们聊地方国企中的一个现象——“手纸型”国企。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现实中,存在一种情况,某地方新上任一个领导,他要实施各种“大项目”、“大思路”,假如需要国企承接项目,完成某项使命。
但是问题来了,假如您是“一把手”,您是倾向于让现存的“老国企”来干呢,还是直接组建新的国企?
不出意外,绝大多数情况下,应该都是直接组建新国企!
为什么呢?
道理很简单。老国企一般都是之前某一届领导在任时成立的。国企负责人未必是现任“一把手”的“自己人”,更重要的是,老国企这个“壳”里往往有历史遗留问题,很棘手!
不碰它,往往是“上策”。
那么,组建一个新的国企,任命自己“信任”的人去执掌,
一来,沟通上:“只需一个眼神,大家都明白意思”;
二来,更“干净”:这个新公司,轻装上阵,没有任何历史遗留问题,完全是一张白纸,可以尽情“挥洒”。
但是问题又来了!
假如某地A领导在的时候新成立了数家公司,换了B领导,又成立了数家公司,换了C领导接着成立…顶多到了D领导的时候,简单合并一下,成立N个所谓的平台,内容还是那些东西!要实施自己的项目,D领导还是需要新的、干干净净的“壳”,必须还得成立…
如此下去,这就形成了各地大家看到了一个经济不怎么发达的地区,光国企几十家…
如果你对这十几家国企进行“透视”,会发现四个比较“显而易见”的问题:
一、没有造血功能:基本是以当地的市政工程、委托代建、房地产等业务为主,市场化业务基本为0.二、业务高度雷同:只要没有市场化业务,没有迈出本区域拿业务,基本就是在“原有锅里”分“存量”。三、空壳多:地方国企很多公司,有公司名称、有办公场所、有高层中层和员工,但是就没实质性业务!靠公司领导在本地“活动”点业务,“喝点汤”,就已经非常不错了。四、历史遗留问题多。(不再赘述)很多地区的所谓“明星”国企,主要是依靠集中本区域内相对优质资产凑成的。本来一个业务在别的国企发展的好好的,以“业务重组”、“优化国资布局”的名义,集中到了一个企业。很多时候从理论上讲,没有问题!
但是所有的政策,是由“人”来执行的!再优质的业务,团队跟不上也是“白扯”。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我“又幼稚了”。因为,这些优质资产划到一个公司,根本不是为了长期发展,而是为了获取更多“贷款”、举更多的债!
之前我去一个地方国资委,做十四五规划,针对他的明星公司“某市城投集团”,我就打过一个比方。小时候听大人们讲,70年代村里的青年出去相亲,也是需要“整合资源”的,需要集中村里的“优质资源”:借裤子、借褂子、借手表、借皮鞋…穿到一个人身上(某城投集团),然后拿去相亲(融资)。
几年以后,这身行头穿坏了,又开始了“资源整合”,只能降而求其次,把更“破烂”的衣服穿身上去“相亲”(融资)。
这就是很多地方的所谓明星企业。业务还是当地政府“从左兜到右兜的业务”,本质上还是个“手纸型”国企。
最后,对于“手纸型”国企,我想说两个方面:
第一:没有市场化业务,终究会成为“历史遗留问题”(公益除外)。
从事咨询这些年,我只要一听到“地方国企”,这四个字,尤其是业务范围仅在本地的,我就能大致就能“猜出”其业务范围。
说来说去,无外乎当地政府“左兜到右兜”的业务。
地方国企唯有“走出去”,以更加开放的视角,来探索市场化业务,形成自己的造血能力,才能形成积极的正向循环。
第二:地方国企的战略重组,是个绕不开的问题。
目睹了很多地方的国企重组,说实话,很失望:缺乏顶层设计、拍脑袋画圈圈、注重形式而非实效…
更有甚者,考虑国企重组,主要从“发帽子”角度:现有多少个董事长,未来发几个帽子…
国企重组的核心,是要回答“1+1,为什么大于2”的问题!
而不是一加一必然大于二!
但是很多地方的重组仅仅是“为了重组而重组”,比如为了形成所谓的几大平台…
地方国企中的不良资产及历史遗留问题,这个也是绕不过的,参考央企的案例,思路在那里摆着,下期聊吧。
(本期仅以“手纸型”阐释现象,非有恶意,勿对号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