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票房霸榜150多亿,而投资1.2亿的《云上法官》37元票房。
《云上法官》:票房惨遭“腰斩”?不,是“头斩”3月6日,《云上法官》正式上映。本来电影市场应该是片方最期待的春节档后市场,谁能想到迎接它的却是史无前例的惨淡。
上映第一天,全国票房——0元!第二天——还是0元!直到第七天,终于有了开门红——37元入账。
等等,37元是什么概念?更魔幻的是,这之后又是连续几天的"蛋蛋"。
有网友调侃:“这部电影创造了电影史上的奇迹,投资回报率大概是三千万分之一?”
更有人表示:“那位花37元买票的观众,你是导演的亲戚吗?”
为啥《云上法官》会遭遇如此惨状?咱们先看看它的“对手”是谁——《哪吒2》。
现在电影院基本被《哪吒2》承包了,排片率高达70%以上,相比之下,《云上法官》的排片率惨不忍睹,不足0.1%,啥意思?就是你想看都不一定能找到场次。
有网友吐槽:“我翻遍了全城的影院排片,硬是没找到一场《云上法官》,这是被电影院集体拉黑了吗?”
确实,在《哪吒2》的强势表现下,很多小体量电影被挤压得喘不过气。不少影院干脆只排《哪吒2》,其他电影能有个零星几场就不错了。这种情况下,《云上法官》的遭遇几乎是注定的。
1.2亿投资打水漂?《云上法官》到底讲了啥故事好奇这部票房惨淡的电影到底讲了个啥吧?《云上法官》其实是一部讲述基层法官故事的影片。
故事开始于主角黄登林主动请缨回到偏远山区的德峨人民法庭工作。在那里,他用情理法和融合民族习惯的方式,帮助一个因父亲酗酒被迫辍学订婚的彝族女孩顺利退婚复学,还促成了一对少数民族恋人的“跨族”婚姻合法化!
听起来挺有意义的啊!关注少数民族地区法制建设,展现基层法官的辛勤工作,题材很正能量。
那为啥会票房扑街呢?一位看过点映的观众说:“故事是挺感人的,但节奏太慢了,有点像看纪录片的感觉。”
还有业内人士分析:“这种主旋律题材的电影更适合在特定时期作为公益放映,而不是跟商业大片同台竞争。”
唯一观众的神秘身份:到底是谁花了37元让人好奇的是,到底是谁花了这37元买票看《云上法官》,是影评人,是电影学院的学生,还是就是个普通观众碰巧对这个题材感兴趣。
网上已经开始了“寻找云上法官唯一观众”的活动,不少网友表示:“好想知道这位勇士看完电影后的感受。”
有人猜测:“说不定是导演自己去看的,想体验一下一个人包场的感觉。”
还有人调侃:“这不会是电影院工作人员不小心按错了吧?”
无论如何,这位神秘的观众已经成为了2025年电影市场的一个传奇,他/她可能是这部投资1.2亿电影的唯一见证者。
其实《云上法官》票房惨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排片率太低了,不到0.1%的排片率意味着很多城市可能连一场都没有。没有排片,哪来的观众?
其次是宣发不给力,你们听说过这部电影吗?反正我是今天才知道!没有足够的宣传,观众怎么会知道有这么一部电影存在呢?
还有就是题材问题,法治题材的电影本来就小众,加上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故事,受众更加有限。这种类型的影片往往更适合在电视台或者网络平台播出,而不是院线。
一位电影从业者说:“这种电影不应该用票房来衡量成功与否,它的价值在于传递正能量和法治精神。”这话说得没错,但投资方看到1.2亿打了水漂,恐怕心里也在滴血吧!
《云上法官》的遭遇让人不由得思考:主旋律电影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像《长津湖》这样的主旋律电影能够取得巨大成功,但不是所有主旋律片都有这样的运气。关键在于如何平衡艺术性、商业性和教育意义。
有业内人士建议:“主旋律电影可以考虑在特殊时期上映,比如国庆档、建党档等,这样能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观众关注。”
也有人提出:“不一定非要院线上映,可以考虑网络平台或者公益放映的方式,这样能覆盖更多的目标受众。”
还有专家指出:“主旋律电影需要更多样化的表现手法和叙事方式,要吸引年轻观众,就必须说他们听得懂的'语言'。”
《云上法官》会成为影史之最吗?票房37元,《云上法官》会成为中国影史上票房最低的院线电影吗?
其实不一定,据统计,此前也有电影上映后票房个位数的情况。比如有些电影为了冲奖或者完成某些项目要求,象征性地在院线上映几场,本来就没指望票房。
但投资1.2亿的电影票房只有37元,这个“回报率”确实足以载入史册了,这可能是投资回报比最低的电影之一了。
不过话说回来,《云上法官》还在上映中,说不定后期会有逆袭呢?万一被某个大V推荐,引发网友好奇心,来个票房爆发也不是不可能。
从“37元票房”看中国电影市场的两极分化《云上法官》的遭遇其实反映了当前中国电影市场的一个现实问题——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
一边是《哪吒2》这样的超级大片,票房轻松破百亿;另一边则是大量的中小成本电影,连收回成本都困难。
大片越来越大,小片越来越难,这对整个电影生态来说并不是健康的现象。
有影评人指出:“多元化的电影市场才是健康的,如果只有大片才能生存,那么很多有价值的小众题材就会被扼杀在摇篮里。”
票房37元,是悲剧还是另一种成功?《云上法官》票房惨淡,但它已经因为“37元票房”而被大家关注和讨论,这是不是也算一种成功?
有网友调侃:“这可能是史上最便宜的营销方式了,花37元上了全国热搜。”还有人说:“至少它创造了一个记录,以后说起'票房最低的电影',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它”
名气是有了,但这样的名气恐怕不是片方想要的。对于投资者来说,这无疑是个血淋淋的教训。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云上法官》触发了人们对主旋律电影市场定位的思考,这也是它的一种价值。
很好奇,如果你是那位花37元买票的神秘观众,看完电影后会有什么感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