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若孩子不喜欢做这3件事,暗示他心理很自卑,家长要知道

优米MaMa 2024-08-19 18:28:48

大家好,我是优米MaMa~

从小就特别羡慕内心强大,充满自信的孩子。成为父母后,更是有意引导孩子往这方面发展。

但很多时候,我发现孩子其实还是有些敏感、脆弱。就比如,班里要准备六一节目,当她没选到自己想去的组时,就会问“妈妈,我是不是跳舞很差?为什么选别人,不选我?”

我有时会陷入怀疑:孩子到底是内心自卑,还是只是暂时能力不够?

我知道,若只是暂时能力不够,一旦孩子的短板补上,自信心自然就会恢复。但如果是内心自卑,那么很有可能影响的将会是孩子未来的性格以及处事风格。

到底要如何判断孩子是内心自卑,还是能力不足呢?

心理学对此做过一系列的研究,综合众多研究成果来看,如果孩子不愿做以下3件事,则说明孩子大概率是内心自卑且敏感。

第一件,抗拒社交

不知你身边有没有这么一类孩子,他们喜欢独来独往,不喜欢往人多的地方凑。家长越让他们多社交,他们越容易表现出抗拒和恐惧。

有些家长会觉得,可能是因为孩子还小,等长大点就好了。殊不知,孩子抗拒社交,其实与年龄无关,很有可能仅仅是因为他们害怕社交!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一书中提到:“一个人不敢社交,是源于不自信,他担心一旦与人拉近距离,身上的弱点就会被人‘看穿’,从而令人失望。”

这些孩子表现出的抗拒,其实正是基于此。孩子们抗拒社交,不是因为不想融入集体,而是他觉得自己不够好。

这些孩子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充满了担忧和恐惧,他们害怕自己不好的一面被别人看到,担心缺点暴露后会被别人贬低和嫌弃。

优米班上有个孩子,平时很安静,老师说这个孩子在被人邀请他时总会找借口拒绝。

刚开始老师以为她不喜欢班上的同学,后来熟悉后才知道,孩子是因为口吃担心被同学排斥,才越来越封闭自己。

所以,如果你家孩子已经开始抗拒社交,那就需要观察一下是否是孩子自卑心作祟。

第二件,害怕展示自己

邻居前几天吐槽,马上开学了,老师鼓励自家熊娃竞选一下班委。但熊娃知道后却拼命摇头,坚决拒绝,家里人轮番做思想工作,孩子愣是没松口。

生活中,有一部分孩子,学校组织才艺表演,家长满怀期待地鼓励参加,但孩子却拼命拒绝;班级组织活动,家长希望他能上台展示一下自己,但熊娃缩在身后,怎么劝都不肯。

大部分家长会觉得,这是因为孩子害怕和紧张。殊不知,这些表现可能意味着孩子内心自卑。

自卑的孩子通常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他们害怕成为焦点,担心自己的一举一动会被他人审视和评价。

这些孩子在面对他人的关注时,情绪极易受到影响。别人一个不经意的眼神或一句无心的话,都可能让他们内心掀起波澜,甚至在事情过去很久之后,还会反复回想,沉浸在受伤的情绪中无法自拔。

消耗了大量的精力在揣摩他人的想法上,而不是专注于提升自己和享受活动本身。

这样的孩子,往往选择将自己隐藏在人群中,避免引起他人的注意,因为孩子觉得这样才能获得一种 “安全感”。

第三件:拒绝尝试新事物

大部分孩子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有一些孩子总是害怕尝试,遇到一些需要作出改变的地方,会感到无比的焦虑和恐惧。

比如,学校组织消防演习、户外拓展、参观学习等活动,大部分孩子会兴奋不已,但总有几个孩子会焦虑紧张,甚至不想去参加。

这其实也是一种心理自卑的表现,这些孩子害怕自己在活动中表现不好,害怕遇到未知的困难。

这类孩子总在想:“如果我选错了怎么办?如果结果不如意怎么办?”

过度的担忧让他们不敢轻易迈出第一步,总是缩在自己的舒适区内,从而错过了很多成长和学习的机会。

如何帮助这些骨子里自卑的孩子呢?

说了这么多自卑的表现,那到底如何帮助已经有些自卑的孩子摆脱自卑呢?建议可以试试下面两个方法:

法则一:可视化法则

心理学研究表明,视觉化的信息能够更有效地影响我们的潜意识和情绪。

对于自卑的孩子,我们可以引导他们进行可视化的练习。例如,让孩子画一幅自己成功完成某件事情的画面,或者想象自己在一个充满自信、备受赞赏的场景中。

当孩子面临挑战或感到自卑时,鼓励他们闭上眼睛,在脑海中清晰地呈现出之前所画或所想象的成功场景。这种可视化的过程能够帮助孩子在潜意识中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增强自信心。

比如,孩子害怕参加数学考试,可以让他先想象自己在考场上轻松答题、取得高分,被老师和同学称赞的画面。

之后每当他为考试感到焦虑时,就回忆这个画面,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我能像想象中那样出色地完成考试。”

法则二:榜样模仿法则

社会学习理论指出,个体会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态度和情感反应而形成新的行为方式。

为了帮助自卑的孩子,我们可以为他们找到合适的榜样。这个榜样可以是身边的亲人、朋友,也可以是历史人物、故事中的角色。

让孩子了解榜样是如何面对困难、克服自卑、取得成功的,并鼓励他们模仿榜样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比如,如果孩子因为自己的运动能力差而自卑,可以给他讲述某位运动员在初始阶段并不出色,但通过不懈努力最终取得辉煌成就的故事。

然后鼓励孩子像这位运动员一样,坚持训练,相信自己能够进步。

通过不断地模仿榜样,孩子能够逐渐改变自己的认知和行为,摆脱自卑,建立自信。

5 阅读:623

优米MaMa

简介:与千万妈妈一起成长,探讨科学育儿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