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交易中的支撑和阻力位就像“门”或“墙”,要么是开着的,要么是关着的 - 要么破墙而出,要么固若金汤。你在支撑和阻力位上交易时的成功取决于它们何时被突破,何时被牢牢守住。
因此,学习如何找出关键水平位变得至关重要,这样你就可以拥有一个防守严密的止损点和高效的入场位,以及一个合适的交易时机。
1最少两次触及
在你考虑使用一个价格水平位能否被作为关键支撑或阻力位之前,应该明确这一位置至少需要被价格两次测试。
原因何在?
想象一下,市场正处于一个强劲的下跌趋势中,而货币对价格正试图在某个点位保持稳定,也许会通过一根长尾影线(Long Tailed Pin Bar)反映在图表上。此时你必须考虑,对于趋势交易者来说,这是否只是一个测试。看空者知道在Pin Bar形成的底部下方,有多头买盘存在,但他们绝不会仅仅因为一根简单的影线就放弃对趋势的控制。
空头将推动价格重新测试这一水平位,看看多头是否足够强大。如果价格继续下跌,那么趋势和利润将得以延续。如果没有,他们将获利了结,但逆转似乎不会立刻开始。下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从上面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到英镑/美元对正处于强劲的下跌趋势。在图表的中部A处,形成了一个反趋势Pin Bar。尽管影线躯干位于支撑区域的上方,但其尾部位于该区域下方,而尾部的底部则是多头入场的点位,而非支撑区域。
因此,当价格跌下跌100点以上时,支撑区域的多头可能会停止交易,未能两次触及则无法成形有效支撑。因此,无论你是否使用了50%的回撤入场点(这可能非常低效),这都不是一个入场时机。
图中在影线B中也会看到同样的情况,它未能形成第二次测试,支撑位构筑失败。接下来,请注意C处的影线,这里存在一个趋势。你会注意到,在两根蜡烛图间形成了第二次测试。这是一个很好的价格行动的预示,是一个正确的买入时机。因此,我们应该去寻找二次测试。因为仅一次触及,趋势交易者将重新击破该价位。
原因何在?
因为如果趋势要开始反转,那么更大的可能性是重建平衡,或订单流的“重新分配”将开始。这很可能会创建一个区间,或纠正回调。这也是为什么一个冲动性的价格走势之后,很少会出现反趋势的冲动性价格走势。
2跟随趋势交易提升盈利机会
你可能已经注意到上面的图表,跟随趋势交易比反向趋势交易更强大。总的来说,反向趋势交易的概率较小,因此需要更多的技巧、经验和精确度。这是因为你是在与大部分订单流“打擂台”,所以胜算已经对你不利。对于那些难以保持一致性的人,我建议尽可能多地跟随趋势交易。
现在,如果你在一个无趋势主导的区间内,那么我会建议你更多地做趋势逆转交易,特别是在区间的顶部和底部。但如上述那样的一个强劲的趋势在发挥作用时,选择跟随趋势交易获得利润的潜力和准确性远比反向趋势交易更靠谱。这同样适用于交易支撑位和阻力位。
原因何在?
未在一个趋势中,可能会有一个已经受到挑战的支撑位或阻力位,这将证实在该价位上有多头或空头试图守住该价位,同时另一方正在试图抢夺控制权。一旦突破,跟随趋势交易者往往会寻找价位的回调,以期回到趋势中。下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上方澳元/日元图表可看到,由左下角开始,价格持续攀升,但随后在A点形成一个阻力区。在短暂的回调后,我们可以看到价格突破形成一个新的摆动高点(Swing High)。然后,在下一次回调形成前,市场回落到A点的水平,在A '点形成一条具有“侵略性”吞噬线,开启超过400个点的上涨。
B点的回调形成了下一个阻力位高点,在20EMA下方,形成了一根趋势影线。这标志着新的上升到95的冲力。随后价格回撤到B点和B '处,形成双底(两次测试),并开始另一段升势,这里也是一个不错的跟随趋势,突破回调买入机会。
在边际突破再度走高后,在20EMA下方下方,价格回调并形成另一根跟随趋势的影线(Pin bar),开启新一轮上涨,直到阻力位C点。卖家在C点进场,经过短暂的回调后,上涨至C’,再度提供了一个跟随趋势,突破回调买入的好机会。
请注意,在所有这些趋势回调中,市场曾由A、B和C点回撤到最强的支撑/阻力水平位。反趋势交易员都埋伏在这些水平位的强烈支撑/阻力之中,试图阻止趋势。但当空头试图将价格拉回到上一个主要阻力位,现已转换为支撑位(形成角色反转)时,多头就会利用这一机会做多。
总结
寻找关键价位、支撑及阻力位并非难于登天。真正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的两个关键因素是使用两次触及(测试)原则,以及更多地跟随趋势而非逆趋势交易。如果你能灵活运用这两种技术,它们将极大地提升你寻找关键价位的能力,并围绕这些点位进行高效的交易。
二、有哪些常用指标
交易中指标的使用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能够对进场时机做出客观的判断,是投资者在市场是不可或缺的“好帮手”。那么交易中常用指标有哪些?
MACD,这个指标在交易中主要用于对中长期的趋势进行判断,指标会有一定的滞后性,但是投资者可以利用这种滞后性客观的判断行情。MACD 双线在0轴之上显示市场为妥投,反之市场偏空,双线穿越0轴是个参考信号。在交易中比较有参考意义的是穿越后,MACD双线的第一个交叉信号。2.KDJ,这个指标一个非常敏感的指标,在汇价的起伏中这个指标会发出交叉信号,但是遇到强势单边走势和弱势单表走势时,指标会朝着趋势一方钝化。如果单独利用KDJ这一指标,所以KDJ在交易中的使用技巧是顺着趋势的信号进行买卖,这样就没有钝化之忧,并且还进行了顺势交易。
3.均线,均线是投资中最常见的指标之一,投资者的参数可设置为5日、10日、20日30均线。当5日均线上穿了10日、20日均线,并且10日均线上穿20日均线,这种现象称之为均线组合金叉,是交易者买进的时机;反之则称作死叉,是交易者卖出时机
均线也是判断趋势的利器,当均线组合都向上排列称为多头排列,是多头趋势的表现,相反则是空头趋势。
4.BOLL,布林线是交易者受欢迎的技术指标,BOLL由三条线组成上轨,中轨以及下轨。通常来说,货币弱势,BOLL向下,而K线则在下面中轨以及下轨附近运行,汇价穿越最下轨支撑线时,将形成短期小反弹,到中轨线就会回落。
相反,货币强势,布林线趋势向上,里面的K线就在中轨以及上轨中运行,中轨支撑线,回调到中轨会形成反弹,而上轨为阻力。当汇价的波动越来越小,上轨以及下轨狭窄,交易者新一轮行情或将展开。
5.RSI,相对强弱指标是交易者常用的指标之一,可以用来判断超买超卖。当RSI大于50现实市场较强,高于80则进入超买区,此时不宜追多; 小于50显示市场较弱,低于20以下进入超卖区,此时不宜追空。RSI处于20以下然后向上穿越,可视为一个反弹的判断信号,反之在80以上向下穿越可视为回调信号。
三、行情预测
在浮动汇率的这种制度下面,任何一种的行情只能分为3种形式:
上升、下降及盘整。在市场中,盘整行情约占每年交易日的70%~80%,其余的20%~30%才属多头或空头行情。
在市场交易中,如果投资者想要获利,只能去详细地分析和猜测行情,一般外汇投资者都是对未来的
价格预测,然后再根据预测去进行购买交易及操作。
比如,2013年1~3月份,日本央行干预市场的信息释放得坚定而明确,因此,日元出现了一波幅度不小的下跌行情。据香港文汇报引述外电报道,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上台后矢言推低日元汇价,不仅成功在短短4个月内令元汇下跌20%,更带挈表现不济多时的“宏观对冲基金”大翻身。
这些基金趁元汇大跌,狂沽日元,掀起所谓“安倍交易”热潮,其中著名炒家索罗斯据报自2012年11月~2013年2月底,靠沽日元账面净赚近10亿美元。
市场中长线的趋势一般都可以分辨出来。
当前是升或跌。问题是什么因素会形成这样的明显的趋势呢?
理由非常简单。就是全世界的热钱都向钱看。
一个国家的股市、债券、房地产的稳定性和可升度是主宰全球几万亿美元方向的主导因素。
影响这些资产的稳定性和可升度主要有3个方面的因素:
(1)一个国家的相对的实际利率,就是说表面的利率减去通胀率。
(2)—个国家的货币供应量。就是说,货币生产得太多不值钱。
(3)—个国家的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基础和周期。这是主宰这些国际热钱的方向的基本因素。
基本面分析者认为货币的强弱反映该国的经济状况的好坏,其强弱虽可能受其他非经济因素的干扰而有暂时的波动,或产生与经济体质相反的走势,但就长期而言,其价位终将回归到与经济状况相称的地步。
至于一国经济状况的好坏应该如何衡量,则又得釆取相对比较的方式。
以基本面分析来预测货币中长期走势,如未来6个月,1年或两年尚称适当,可是自金本位制取消,国际通行浮动汇率制度后,基本面以外的因素也或多或少会影响货币价格。
投机者每分每秒都在国际市场买进卖出,大笔金额的买卖也会影响外汇行情。
行情趋势拐点
随着国际资金进出各国的自由度的日益提尚,国际支付系统如美国的CHIPS、英国的CHAPS系统,都使得资金的转移速度大大加快,甚至几乎可以在瞬间完成转移。国际资金的大进大出,“热钱”就应运而生了。
“热钱”非但影响各国的货币政策,更常扭曲基本面反映的货币合理价位,造成基本面分析的短暂失灵,所以投资者己逐渐修正基本面的运用,除了以它作为中长期走势预测的工具外,也搭配技术面分析的资料,以助自己完善投资决策。
一种趋势运转可能持续一段时间,但是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如何判断一种趋势出现了拐点呢?一般有以下方法:
(1)用最近一次交易下跌(上升)的角度与上次下跌(上升)的角度进行比较。
角度代表速度,代表效率。角度如果变缓,则表明出现了效率上的背离。这种背离是因为维持原有趋势的力量的效率降低,原有趋势内部力量发生了不利保持原有趋势的变化。
(2)用最近一次交易下跌(上升)的幅度与上次下跌(上升)的幅度比较。
幅度代表总体力量,代表效果,代表耐力。如果幅度降低,则表明出现了总体规模(力量)的背离,这种背离是因为原有趋势维持下去的耐力降低,总体力量衰竭。
(3)用最近一次反弹(回调)的角度和幅度与上次交易反弹(回调)的角度和幅度比较。
如果幅度相同,但角度增大;或者角度相等,但幅度增大,或者幅度与角度均增大,则表明反趋势力量的增强,有可能形成拐点,可等再次下跌或者上升后釆取行动。这是另一种形式的背离,是反趋势力量的背离,可称为反背离。
当然最好比较再次下跌(上升)与上次下跌(上升)的角度和幅度。但反背离可以提前预测并注意可能出现的背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