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看到一位宝妈的分享,她说自己每次给宝宝做辅食都特别头疼。宝宝才几个月大,对辅食的要求特别高,既要营养丰富又要安全放心。她试过很多种食材,可总是担心会有什么问题。看着宝宝不爱吃饭的样子,她心里特别着急。我想很多宝妈可能都有这样的困扰,宝宝到了该添加辅食的时候,却不知道该给宝宝吃什么才好。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辅食妈妈必备的可食用绿植。这里面有不少不错的选择呢。比如说蒲公英,蒲公英在很多地方都能见到,不管是农村的小路旁,还是城市公园的草地里。它特别好养活,在家里阳台种也很方便。蒲公英的叶子是可以吃的,刚长出来的嫩叶口感比较嫩,有点淡淡的苦味。如果把蒲公英嫩叶焯水后凉拌,或者做成蒲公英蛋花汤,味道很不错。而且蒲公英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族等多种营养成分。宝宝吃了对身体很好,像在北方的一些地区,很多家庭都会采摘蒲公英给孩子吃,一般食用一周左右,就能看到宝宝的肠胃消化好像变好了些。
还有马齿苋,这种绿植在南方的一些潮湿的地形地貌区域比较多见。马齿苋的生命力极其顽强,在居家的小院子里种一点,只要给点阳光和水分,它就能长得很好。马齿苋的茎和叶子都能吃,不过要先把它的根去掉。马齿苋可以炒着吃,也可以做成泥给宝宝吃。它含有丰富的ω - 3脂肪酸,对宝宝的大脑发育有好处。我有个网友是住在南方的,她在自家阳台上种了马齿苋。她从网上学来的种植方法,大概种植了半个月左右,马齿苋就长得很茂盛了。然后她给自家宝宝做了马齿苋泥,宝宝吃了之后,感觉宝宝的皮肤好像都变得更好了,持续吃了大概一个月的时间,宝宝的身体抵抗力好像也增强了。
再就是紫苏,紫苏在日本和韩国的料理中经常会用到,在咱们中国的一些沿海地区也有种植。紫苏的叶子颜色很特别,有紫色和绿色两种。紫苏叶有独特的香味,可以用来给宝宝做辅食。比如做紫苏叶鸡蛋饼,把紫苏叶切碎,和鸡蛋液混合在一起,然后在锅里煎成饼。紫苏叶不僅能增添食物的风味,还有一定的抗过敏作用。我听说在日本的一些家庭,妈妈们会经常给小宝宝用紫苏叶做一些简单的食物。从开始给宝宝吃紫苏叶做的食物,大概三天左右,宝宝对一些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就好像有一点提升。
另外还有薄荷,薄荷在很多家庭的阳台上都会种。它的气味清凉,能提神醒脑。薄荷的嫩叶可以用来泡茶,也可以加到宝宝的粥里。不过要注意,薄荷的味道比较浓烈,给宝宝用的时候量不能太多。我邻居家的小孩不爱吃饭,邻居就在粥里加了一点薄荷叶,大概加了一周左右的时间,孩子对吃饭的兴趣好像提高了不少。
还有车前草,这在路边也很常见。车前草的嫩叶可以食用,它有一定的清热利尿的作用。如果宝宝有点上火的症状,适量吃点车前草做的食物可能会有帮助。不过车前草不能过量食用,毕竟是药食同源的东西。
这些可食用的绿植,给宝宝做辅食的时候有很多好处。一方面,它们大多是天然生长的,没有太多的添加剂。不像外面买的一些加工食品,里面可能有很多防腐剂之类的东西。让宝宝吃一些不同种类的绿植辅食,可以让宝宝接触到更多的营养元素。比如说,有的绿植富含维生素,有的富含矿物质,有的富含膳食纤维。
但是给宝宝用这些绿植做辅食的时候也要注意一些问题。一定要确保绿植是干净卫生的。如果是自己种的,要清洗干净泥土等杂质。如果是从外面采的,更要仔细清洗,甚至可以用淡盐水浸泡一会儿。要注意适量。宝宝的肠胃还很脆弱,不能一下子给宝宝吃太多。就像给宝宝添加新的奶粉一样,要逐步增加量。
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辅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些可食用的绿植可以为宝宝的辅食增添更多的选择。不同的绿植有不同的特点,适合不同的季节和不同的地域。比如在夏季,蒲公英和薄荷可能就比较适合,因为它们都有清凉的特性。而在南方潮湿的季节,马齿苋可能就更能发挥作用。
我想问问大家,你们有没有试过用这些可食用的绿植给宝宝做辅食呢?有没有什么特别的经验或者心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