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帝崩裂内战爆发!ohChina

火星研究社 2024-12-28 09:04:31

《美国内战》(Civil War)是一部片名与剧情相当割裂的影片。

也是一部题材及思想极其敏感的电影。

总桔选择引进并大肆宣扬片中的某些桥段,似乎也达到了预期成效。

坦率地讲,即使原片被释出我也不觉得进影院的观众会在看到那一幕时放弃用手机抓拍。

当“我也拍了”成为不痛不痒的默认宣发,纠结于“内战”是否真的在讲内战似乎也显得不那么重要。

考虑到本片导演兼编剧亚历克斯·加兰过往作品的市场表现,《美国内战》已是他生涯最卖座的电影。

(国内上映前,全球总票房为1.136亿美元)

不过翻看中美两国关于本片的讨论,意识形态导致的差异清晰可见。

换言之,《美国内战》究竟是一部顶着“A24历史最昂贵”旗号的大烂片还是一部严肃阐释“帝国终有落幕时”的“纪录片”。

相信每名观众心里都有不同的答案。

01

首先需明确一点,或许受投资预算(5000万美元)所限,《美国内战》(以下简称《内战》)并没有直接展现“美帝崩裂”的原因。

《内战》的内核仍然是一部具有强烈加兰创作者思维的“文艺片”。

其中最商业化的元素甚至不是“入侵白宫、击毙总统”。

而是隐去交战双方的斗争原因,模糊诸多潜在的政治影射,以求赚取最大公约数的票房。

成为第一部登陆内地院线的A24作品尤能体现该点。

但2024年恰逢美国大选,影片又挑在4月12日上映,诸多迹象都表明163年前的南北战争或将重演。

其实早在美利坚建国之初,无法自洽的冲突祸源便已埋下。

在《联邦党人文集》中,麦迪逊和汉密尔顿指出,党争是共和制的内在痼疾。

因此设计了立法、行政与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政治体制。

首任总统华盛顿则在退任之前明确警告同僚们不要搞党争。

时至今日,美国的党争却日益激烈,甚至达到史无前例的程度。

这场“内战”的参战方是政治上的自由派(民主党)和保守派(共和党)。

双方的意识形态分歧可从两个层面理解。

一是道德文化问题(如堕胎、同性恋、安乐死、色情等)。

自由派支持个人选择,反对政府过度干涉;保守派的态度则与之相反。

二是经济问题。

自由派和保守派的立场翻转:自由派支持政府管制,秉承新政精神;保守派则主张自由放任。

此外,在气候变化、环保政策等其他议题上,两派也是水火不容。

20世纪60年代以来,保守主义逐渐崛起,不断挑战新政自由主义的建制。

随着里根在1980年总统大选中的胜利,保守派开始全面掌权,并成为美国主流的意识形态。

更值得注意的是,如今的美国,白人的人口数量和显示度正在不断减少。

很多白人,特别是乡村地区的普通白人不仅感到自己的工作被其他族裔占据,更感到自己在文化上也被人甩在后面。

这种失落感成为川普民粹主义生长的土壤。

综上,美国从未像现在这般分裂。

但分裂和分裂的威胁却在美国人的政治话语中一直存在。

“分裂”(disunion)一词包含并激化了美国人对极端政治派别主义、暴政、地区主义、经济衰退、他国干预、阶级冲突、性别焦虑、种族冲突、无政府主义以及内战的恐惧。

所有这些“混乱”都可被视作上帝对美国道德缺失的惩戒。

对很多北方和南方的美国人而言,分裂是一场噩梦,一场悲剧性的灾难。

然而,对于其他美国人来说,分裂将成为他们实现政治目标的核心工具。

02

《内战》摒弃了传统意义上红州(得克萨斯州)与蓝州(加利福尼亚州)针锋相对的叙事。

转而以美国新总统违宪为由,创造出一场加州与德州联手(西部武装,Western Forces)对抗总统和联邦政府的架空近未来幻象。

可以说此内战非彼内战,就导演访谈给出的主题而言,它更像是《行动目标希特勒》。

一位一意孤行启动自己的第三任任期,不惜解散联邦调查局(FBI),朝反对自己的美国公民进行空袭的法西斯总统。

最终遭到了人民及军队的反噬,正义的铁拳重重砸下。

但本片重心也没有放置在如何推翻总统的过程上。

反而以公路片的形式,讲述四位试图从纽约前往华盛顿特区采访“末代总统”的记者在途中的见闻。

以此由点及面,用战地记者们观察记录到的“内战”一角去勾勒整场内战的版图。

对于那些被片名吸引的观众而言,这就像是吃了一枚包装精美的“味巧克力”。

它的确是巧克力,但却令你抓狂。

女主角李·史密斯,是一名来自科罗拉多州的知名战地摄影记者,也是最年轻的玛格南图片社成员。

多年来穿梭战场的经历已令她对所从事的职业感到疲惫。

那一张张定格不同人死亡瞬间的照片都使她反思自己只不过是种下更多仇恨与对立的种子。

于是她秉持只负责记录,将问题留给他人的准则。

当死亡来袭,她会率先举起摄影机按下快门。

李在此趟行程中最大的收获并不是采访到总统,而是将她的衣钵传递给杰西。

杰西是一位来自密苏里州的新晋摄影师,喜欢用胶片摄影机。

两人心态的转变也构成公路片必备的类型要素。

谜底往往不在终点,而在路上。

四名记者,保持着新闻的完整性和与生俱来的记录真相的冲动,无惧生命危险,前往致命交火区。

他们践行了自己的誓言,展现了心灵之光,却未曾有主观性意见。

直到同事丧生,那一刻李选择删除照片,而杰西捕捉殉道时刻。

03

《内战》试图讲述的,不仅有美国内战,还有影响亚历克斯·加兰的新闻媒介内战。

1970年生于英国伦敦的加兰从小便在现代新闻业的熏陶下长大。

他的祖父是一名外国记者,而他的父亲是一名政治漫画家,这也是加兰最初的职业。

但因为成就平凡,自认很难有所突破,加兰便投身写作,并未留下显著的漫画作品。

制作《内战》的部分原因是为了让他回想起小时候观察到的老派新闻风格。

因此《内战》中虽然呈现了记者群像,但不同记者的结局与他们所持的设备皆有着丰富旨意。

《内战》指出了“印刷”媒体(纸质)和“电视”媒体之间的竞争。

主角团背景既有路透社也有《纽约时报》。

他们无论手持尼康或索尼,胶片或数码,视野是否更精准,似乎都未能得到援助。

电视媒体则有着更好的财政支持,他们更痴迷于视觉奇观。

面对战斗,他们会优先出镜,试图靠视频证明自己冲在第一线。

因此,电视摄制组能跟随西部联合军(WF)一路推进并持有一流的设备。

而印刷媒介在很大程度上被描绘得残破不堪,抱团取暖。

正如让·鲍德里亚发文声称“海湾战争从未发生”。

人们通过媒体来了解世界,并且也只能通过媒体来了解世界。

这或许是加兰导演选择让杰西,一位新生代记者,采用胶片摄影并在片尾模拟显影过程的原因。

加兰执导的影片,从《机械姬》到《内战》,皆带着反类型的特点。

他的电影有一种艺术电影的沉浸而悠然的气质,同时很少倾情于快速的动作戏与飙车戏。

《内战》显然难以企及《白宫陷落》带来的刺激感,主人公在动作片里一枪不开堪称“倒反天罡”。

尽管老人家提过“枪杆子里出政权”,但作为全球持枪人数最多的国家。

《内战》中的主角相信留存的静态照片远比子弹更有威胁。

总之,加兰并不追求当前市场快节奏、高节拍的影片风格。

相反,他在电影里常常使用空镜,对某一场景或物品进行凝视。

我最喜欢的《内战》桥段是李的导师萨米死前看到的景象。

一行人驱车穿越被火焰吞噬的森林,萨米尝试触摸漫天的火苗,然后安静的逝去。

那一刻没有人掏出相机拍摄,大伙都在沉默中感受奇观。

恰到好处的配乐烘托了此刻的超现实氛围,创造出一个令人身临其境的、发人深省的复杂世界。

“你是哪种美国人?”

这是新晋戛纳影帝,李饰演者克斯汀·邓斯特的丈夫杰西·普莱蒙在片中发出的灵魂拷问。

它引出了观众对《内战》最好奇的点,即这场战斗是关于什么的。

或者说,什么是美国?

《内战》展现了无视战争影响的和谐社区,跨越种族界限通力合作的军队。

更透过富有想象力的难民体育场,散落四处的圣诞装饰物传递着战争带来的无序。

但不幸的是,电影并没能提供答案,甚至从未正面解释为什么会有内战。

大概是现实世界的分裂已宛如巨大的鸿沟,无法被弥合。

作为加兰自宣的导演绝唱,《内战》所暴露出的空洞与矛盾,还是留下了太多遗憾。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