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54岁南京大学张良仁教授因“吃饭太认真”而红遍网络,他对古人饮食文化的解读,譬如2000年前的中国人就开始撸串了;早餐常吃的油条原名“油炸烩”,跟奸臣秦桧密切相关.....古人饮食场景的生动描绘,让古代美食又一次走进大众视野。
据考古资料记载,古代的饮食文化,与现在的一日三餐不同,商朝实行一日二餐制。商朝人将按照作息活动,将一昼夜分成八个时段,分别是:旦、大食、大采、中日、昃、小食、小采、夕。一般大食为上午饭时间,大约在早上8点左右,小食对应的则是晚饭时间,是现在的下午四点钟左右。虽然周朝对一昼夜的划分进行了平均化改革,但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所以并没有调整一日两餐的饮食习惯,这样一直延续到唐朝,才出现了变动。
随着唐朝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们愈加富裕,活动时间和活动内容也有所延长,两顿饭之间相隔时间太长容易让人产生饥饿感,所以富裕人家慢慢形成了中午吃点心的习惯。这也是午餐的雏形!
等到了宋朝,人们手里可用钱财越来越多,一日三餐开始成为正常标配,一些经济发达、夜生活丰富的城市,晚上还会加一餐夜宵,一日四餐也变得不足为奇。但除南方城市外,多数依旧为一日三餐。到了明朝,饮食习惯已成为一日三餐制,中间偶尔会适当安排点心满足口腹之欲。在《明代社会生活史》一书中就有提到:“明代江南人家,朝夕亭午,每天均以三餐为足。此外,又有上下午中间的点心。这种饮食习俗,不仅存在于官宦人家待客,即使工匠、佣夫之家,也是如此。”
但到了清朝,满人入关,也将其一日两餐的饮食习惯带到中原地区。康熙帝曾以自己为例,表示一天只吃两顿饭,在外骑马时一天一顿也是没有问题的,他还说:你些汉人一天要吃三顿饭,晚上又要小酌几杯,饮食习惯真的不健康。
由此可见,饮食习惯不仅与经济发展情况有关,还与民族传统有关。经济高度发达,大众生活越富足,口腹之欲越能满足,还会研究出美食的不同吃法,就像诗圣杜甫诗中写道“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新面来近市,汁滓宛相俱。入鼎资过热,加餐愁欲无。碧鲜俱照箸,香饭兼苞芦。”还有其他关于美食的诗句,像是“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这些都足以说明古人的“吃货属性”,可从来不会亏待自己的“嘴巴”。
见解粗鄙,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