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正是美国和苏联太空竞赛最激烈最白热化的时候。
为了早日让宇航员进入太空,并取得太空竞赛的主动权,美国选择将和人类生理构造非常相似的黑猩猩送上太空。
【黑猩猩哈姆】
于是在63年前,一只名叫哈姆的黑猩猩被美国送上了太空。
不过哈姆虽然安全回到了地球,大家却发现它不对劲了。
美国对黑猩猩宇航员的培养为了通过动物实验来测试人类在太空中的生存能力,美国宇航局(NASA)在20世纪50年代末启动了黑猩猩宇航员培养计划。
【接受训练的黑猩猩】
因为黑猩猩在基因上与人类最接近,让黑猩猩进行试验能得到更符合人体情况的实验数据,于是他们挑选了40只黑猩猩,并对它们进行了严格的训练。
事实证明,黑猩猩的智慧确实非常接近人类。
在教导下,这些黑猩猩学会了通过光线和声音的反应变化,来完成一些简单的动作——比如在看到蓝灯闪烁后,它们会在5秒钟内撬动指定的杠杆。
【黑猩猩哈姆】
哈姆就是这些黑猩猩中的佼佼者,它在训练中表现出色。
其他的黑猩猩偶尔会因为训练或者电机产生抵触、厌烦的情绪,哈姆却从来都表现地很温顺,它既聪明又沉着,不少实验员都把它当成了一个真正的人类小孩。
所以哈姆也拥有乘坐飞船前往太空的资格。
哈姆的宇宙历险1961年1月31日,哈姆乘坐的“水星-红石”火箭发射升空。
【黑猩猩哈姆】
这次它的任务是在太空中完成一系列的动作测试,以评估人类在太空环境中的反应能力。
在试验的时候,哈姆的名字还是编号“实验体65号”,因为实验人员担心哈姆在实验中出现意外,使用编号是为了逃避媒体的诘责。
结果大家担心的意外还是发生了。
按照计划的,火箭的飞行高度为115英里,但是因为飞行路线出现偏差,最终火箭飞行高度达到了157英里。
【太空舱中的哈姆】
这个高度的氧气非常稀薄,不如动物很容易因为缺氧晕厥甚至休克死亡。
在飞行了16分钟39秒后,太空舱因为数据异常,舱内压力不稳,最后又落到了大西洋中,哈姆的生死成为了大家最紧张的事。
好在,哈姆完成了这次不完美的实验,它安全地活着回到了地表。
而在空中以每小时8046公里速度高速飞行的时候,哈姆总共对50多次蓝光闪烁做出了反应,远远超出了科学家们预计的情况——它不仅活了下来,还在失重的环境中冷静地完整了所有任务。
【黑猩猩哈姆】
而哈姆的名字也从一串编号变成了“哈姆”。
哈姆的变化哈姆代表地球上所有的灵长类动物踏进了太空,但他奖励不过是一个苹果和半个橘子。
采集到想要的数据后,哈姆就被送到了华盛顿国家动物园生活。
科学家们发现,哈姆在太空中对闪烁灯光的反应,比起在地球上只慢了一点点,这意味着人类在太空中的各项操作,也不会因为环境的改变而明显变慢。
【黑猩猩哈姆】
接着,大家又根据采集到的数据,对人类宇航服进行了改进。
而哈姆则似乎被遗忘了一般,孤零零地生活在华盛顿国家动物园。
因为黑猩猩是群居动物,需要和同类进行社交,就像人类一样,所以可想而知哈姆有多孤单。
在华盛顿国家动物园待了近20年后,哈姆才被送到了北卡罗莱纳州动物园,和其他黑猩猩开始群居生活。
不过这样美好的日子也没有持续太久——3年后的1983年,哈姆去世了。
【黑猩猩哈姆】
此前经过检查,科学家发现,因为接太空射线和紫外线的影响,哈姆的心跳比其他黑猩猩快一倍。
而最后,26岁的哈姆寿命也只有其他黑猩猩的一半。
【黑猩猩哈姆】
哈姆去世后,大家把它埋葬在了新墨西哥州阿拉莫戈的美国宇宙博物馆国际太空名人堂中,这里埋葬着的都是已经去世的美国宇航员——至少,哈姆的贡献会被人类永远铭记,它也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宇航员。
实验动物们——人类历史的丰碑哈姆的太空之旅虽然短暂,但它为人类提供了宝贵的数据和经验,为人类太空探险事业铺平了道路,它的事迹将永远被后人铭记。
【进入太空的狗狗莱卡】
在人类的科技发展史上,实验动物们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小白鼠、青蛙、兔、猩猩、猕猴、猫、狗、猪……它们在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现在,国际上普遍推崇“3R”原则,即减少(Reduction)、替代(Replacement)、优化(Refinement),以减少实验动物的使用量,寻找替代方法,优化实验设计,减少动物的痛苦。
这些动物们不只是动物,更是人类历史上的无名英雄。
【实验老鼠雕像】
2013年,俄罗斯新西伯利亚细胞学和遗传学研究所前面,立起了一座特殊的纪念碑——雕像呈现了一只编织着DNA的慈祥小鼠。
它是为了纪念那些在实验室里为医学研究做出牺牲的所有动物们。
它不仅是对这些实验动物贡献的认可,也是对它们生命的尊重和纪念。未来,人们也应持续关注实验动物的伦理和福利,尊重和善待这些为科学献身的生命。
参考资料:
【1】“宇航员”哈姆首次“亮相”·长江商报
【2】美国黑猩猩“宇航员” 退休生活让人垂涎·现代快报
【3】“航天员”之一 黑猩猩的飞行历险·人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