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降价是必然,首先就是种植饱和状态,几乎能种植草莓的地方都大面积种植了,北方的季节这个时候是大棚草莓下市的旺季,但是今年遭受重创!
事件回顾一周之前安徽太和草莓农户,就开始拉着一车车草莓往外倒,因为一元一斤都销售不出去,有些是囤积几天已经腐烂的,有些是次果!
虽然说是次果,但是我们能看到这些被倒在路边的草莓个头不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次果。
当地的市场草莓价格很便宜,本地人4块就能买到一斤品质很好的草莓了,即使这样因为产量过多,导致草莓滞销。
这几天一直不断有草莓农户端着一盆子草莓往外扔,这次扔的草莓果实比之前的品质还要好。
但是周围的人没有去捡的,农户也是很心疼,毕竟这是自己精心培育的草莓,都说今年草莓行情不好,但是其他地区的草莓价格还是维持在10元到15元之间。
甚至有的地区草莓价格都二三十元一斤,跟农户说的一元一斤严重不符。
也就说安徽太和的草莓来收购的人比较少,所以他们本地人又消化不了这么多草莓,才导致的这个局面。
今年阳光玫瑰车厘子塌房的时候,草莓是顺带的,前两个有被海关退回的检测报告,有吃了住院的新闻,但是草莓并没有这类事件,为何被消费者抛弃呢?
这些瓶瓶罐罐是去采摘草莓的人发现的,就这样堆积在大棚边上,任何人看了都会有抵触心理,即便是按照标准打药,消费者也很难相信。
关于草莓种植需要打药这件事,都是民间一直在传,很多人都是眼不见为净,前几年即使这样说,大家还是选择相信农户。
但是去年开始,消费者已经不追求吃什么高档的蔬果了,几乎全民进入养生的状态,小学生增强体质,上班族开始养生不熬夜,中老年抽空就是八段锦之类的。
因为有了养生的念头,大家在选择食材上更加小心翼翼,开始遵循传统中医理论,冬吃萝卜夏吃姜。
因此很多蔬果都被消费者抛弃了,与其说是消费者抛弃了蔬果,不如说是蔬果先抛弃消费者的。
就拿草莓来说,行情好的时候,五斤都卖88元,照样有人买来吃,那几年孕妇最喜欢的水果就是冬天的草莓,一度成为“贵族”水果。
没几年的好时光,随着种植户越来越多,市场也开始饱和,再就是一些不规范的农户种植草莓,逐渐失去了消费者的心。
有网友说自己的儿子鼻炎好几年了,自从停了这些蔬果渐渐好起来了,咳嗽也越来越少了。
这个说法有一定可信度的,笔者一吃太甜的水果就嗓子发炎,至今不敢吃羊角蜜之类的!
还有网友晒出自己培育的草莓,果实大小适中,这一看就是没打药的草莓,长得个头都不是那种偏大的。
也有网友晒出意思某商场选购草莓的流程,会检测农残之类的,都是精挑细选的。
草莓农户也别哭了,按照国家其标准种植的话,就去做一下检测,如果产品合格,完全可以找当地助农,或者找加工厂做成草莓酱、草莓罐头,找甜品店做成草莓蛋糕、奶茶之类的。
草莓这个水果可塑性很强,包容性强也很强,怎么也不能给自己走向扔路边这条路啊!
要明白留住消费者的心,就要真诚的种植,按照标准规范种植,健康才是我们的本钱!
你们今年买草莓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