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夏大地上,博物馆如同历史的长河,汇聚着无数珍贵的文物,它们见证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程。在众多博物馆中,有的因其藏品丰富、历史悠久而享誉全国,如北京故宫博物院,它们无疑是博物馆界的璀璨明珠。,在这众多的博物馆中,有一座位于县城的博物馆却以其独特的地位和丰富的藏品,成为了全国唯一设在县城里的国家一级博物馆——青州博物馆。
青州博物馆,位于山东省青州市,这座博物馆虽地处县城,但其规模和藏品却丝毫不逊色于那些位于大城市中的博物馆。它拥有多达2万件的一级文物,数量之多、质量之高,令人叹为观止。这些文物不仅涵盖了从古代到现代的各个历史时期,而且种类繁多,包括陶瓷、书画、玉器、青铜器等多个门类。因此,青州博物馆被誉为“小大博物馆”,实至名归。

在众多珍贵的文物中,青州博物馆最引以为傲的藏品当属明朝唯一一份状元殿试考卷。这份考卷是明代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一甲第一名进士(状元)赵秉忠的殿试卷。据史料记载,这是1300年科举考试历史中唯一一份存世的状元答卷,因此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
这份状元答卷的内容极为丰富,赵秉忠在面对明神宗朱翊钧出的殿试题《问帝王之政与帝王之心》时,洋洋洒洒地写下了2460字的回答。他站在皇帝的角度,深入阐述了帝王与百姓的紧密关系,总结了历代帝王治国的经验教训,并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提出了治国安邦的十条建议。这些建议有理有据、言辞恳切,展现了赵秉忠深厚的学识和独到的见解。

在这份答卷中,赵秉忠并没有因为担心冒犯皇帝而有所保留,反而以历史和明朝当时的社会现实为依据,完全以自己的见识来作答。这种勇气和胆识令人钦佩。明神宗朱翊钧在阅读这份答卷后,对赵秉忠的才华和见识大加赞赏,亲自御笔钦定他为“第一甲第一名”,成为大明开国第47位状元。
这份状元答卷保存得相当完好,分为19折册页,每折通高47.6厘米,宽14.1厘米。封面和封底均为全绫装裱,非常精美。卷首顶天朱书“第一甲第一名”六字,为明神宗皇帝朱翊钧亲笔御书。下钤“弥封关防”长印,占一折。结束后,还附有赵秉忠家族三代的简介。最后三折则列着少保兼太子太保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张位等9位读卷官以及1位印卷官的职衔与姓名。这份答卷不仅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而且也是研究明朝科举制度和士人文化的重要资料。

关于这份状元答卷是如何被带出皇宫的,历史并没有留下明确的记载。这恐怕将永远成为一个未解之谜。,幸运的是,这份珍贵的文物最终得以保存下来,并成为了青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1983年,赵秉忠的第13代孙赵焕彬先生将这份状元答卷捐献给了青州博物馆,使得这份珍贵的文物得以重见天日,并为后人所瞻仰。
除了这份状元答卷外,青州博物馆还收藏有大量佛像等珍贵文物。这些文物不仅丰富了青州博物馆的藏品体系,也为游客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文化盛宴。走进青州博物馆,仿佛置身于一个历史的殿堂之中,让人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青州博物馆作为全国唯一设在县城里的国家一级博物馆,其独特的地位和丰富的藏品使其成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文化地标。它不仅是青州市的骄傲和象征,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