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冬至,提醒:无论多忙,4件事情要知道,哪4事?老传统不能忘

云端织梦的流光者 2024-12-20 10:41:03

导读:21日冬至,提醒:无论多忙,4件事情要知道,哪4事?老传统不能忘。

#我的冬至记忆#\u0002#头条兴趣寻宝计划#\u0002#冬季美好生活打卡#\u0002

“日冬至,阳气至,始动”。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冬至节气将至。冬至,作为二十四节气当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非常受百姓重视。甚至在民间,人们还把冬至作为冬季的大节日,并且将其亲切地称为“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其礼俗和过新年相差无几,为此也就有了“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而且古人认为,冬至这天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是白昼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此后,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也开始回升,算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为此就属于吉日,应该庆贺。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说明冬至是阴气达到极点,阳气开始萌生。而《孝经》中也提到:“十一月中,阴极而阳始至,日南至,渐长至也。”这句话进一步解释了冬至时阴气达到极点,阳气开始回升的现象?。

此外,民间还有俗语说:“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因此,冬至也代表着一年之始,值得庆祝,而且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历法中,冬至就具有重要的意义。

据悉,今年的冬至出现在公历12月21日,农历的十一月二十一日,下午17点20分20秒,属于干支纪年中的丙子月己未日。而在这样的冬至节里,老一辈人都会提醒年轻人:无论多忙,都要记得4件事情,哪4事?老传统不能忘。

无论多忙,4件事情要知道

第一件事:祭祖

冬至祭祖习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习俗,就是在冬至这天去为先人扫墓,旨在表达对祖先的敬仰和怀念。?同时,人们还会通过祭祖活动来祈福,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家和万事兴。

而这一习俗往往与中国的孝道文化紧密相关,也是在提醒后人不忘根本、知恩报恩。?而且早在唐、宋时期,冬至祭祖就已出现,那时候皇帝和百姓都会在这天进行祭拜仪式。

如今,在中国南方,冬至祭祖通常在家中进行,供奉食物或鲜花,表达对祖先的感恩之情。在北方,冬至祭祖的形式则有所不同,通常在宗祠或祖屋进行,家族成员齐聚一堂,准备祭品并进行跪拜仪式。

第二件事:吃饺子、汤圆

冬至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自然少不了丰富的饮食习俗,而冬至的“吃食”往往分为饺子和汤圆。这是由于南北方饮食文化决定的。一般来说,北方人更倾向于吃饺子,而南方人则更偏爱汤圆。??

在北方,冬至吃饺子是一种传统习俗。民间有句谚语:“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这反映了北方人在寒冷季节对饺子的偏好,认为吃饺子可以保暖防寒,而且饺子的形状像耳朵,也象征着团圆和安康。

在南方,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象征着家庭的和谐与完整。而且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意思是说冬至节与过年一样,也是个团圆的日子,而且这个时间也是岁末年终之时,人们的年龄也就增加了一岁。

第三件事:数九

数九,又称冬九九,是中国民间一种计算寒天与春暖花开日期的方法。而在中国民间,冬至当天就是数九的开始,此时也就意味着真正地进入一年中最冷的寒冬了。

具体来说,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大致包括了公历三个月的冬季时节。也就是说从12月21日冬至开始,一直到2025年3月12日为出九时间。此时,寒冬结束,春天到来。

在数九天中,“三九、四九”通常是最冷的时段,而“五九六九”时,沿河的柳树开始萌动,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第四件事:早冬至

早冬至,指的是冬至出现的时间点相比往年要早,而且根据数据显示,今年冬至将是128年来最早的冬至。据悉,今年的冬至时间为17点20分20秒。而上一次出现比今年更早的冬至,发生在1896年,时间是12月21日15时29分25秒;下一次比今年更早的冬至,将发生在2028年,时间是12月21日16时19分19秒。

而且今年的冬至日子,还存在一个特点,那就是农历和阳历的日期“同步”,都是二十一日。这种现象也比较少见,为此就显得今年的冬至别具特色。

总之,冬至节马上到了,对于这天而言,民间除了以上4件事要记得外,还有很多的习俗和讲究,如吃年糕、喝羊肉汤、进补等。这些都是冬至节气的老传统。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跟大家说的关于冬至节的习俗了。话说,你知道这些讲究吗?你准备好迎接冬至的到来了吗?可以留言、评论,跟大家说说你对此的看法。

0 阅读:2

云端织梦的流光者

简介:云端织梦的流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