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级的宝骏要玩高阶智驾,如何把钱花在刀刃上?

驾域AUTO 2024-11-26 19:26:27

作为曾经的神车缔造者,宝骏曾凭借皮实耐用大空间高性价比,在燃油时代创下了年销百万的销量神话。而进入电气化时代,宝骏靠什么再创辉煌?答案是,将高阶智驾的价格打下来,普及到十万级!

开设工厂直营店,将触角深入到群众中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五菱一直以来的法宝。走高阶智驾路线的宝骏,也延续了这个传统。

11月23日,“宝骏汽车重庆工厂直营店”开业,这是宝骏汽车在全国建设的16家工厂直营店之一。

上汽通用五菱副总经理韩德鸿对笔者表示,直营店一般会选在有五菱工厂的城市建设,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工厂直营店的主要职责,除了向用户介绍宝骏的新技术新产品,也要成为收集用户需求反馈、试验创新营销策略的终端,为消费者打造一个直连厂家技术人员的公开平台。

这让笔者想起广汽集团此前发布的内部机构改革,让工程师下到一线4S店,去了解用户的需求,两者异曲同工。

为了避免跟经销商争利,工厂直营店的规模原则上不会再扩大(目前16家),而经销商的规模会持续扩大(目前有164家)。此外为避免恶性竞争,宝骏经销商招募采取一城一店模式(即一个城市里会有多家门店,但投资人只有一个)。

所以宝骏采取的是“小规模直营店”+“大规模一城一店”两种网络布局,通过直营店的终端试验和不断反馈,深刻了解用户场景,再将真实、重要的需求优先转化为产品。把钱花在刀刃上。

“这样可以避免无意义的堆料和拿来主义,一方面切实落地了科技平权,把高阶智驾下放到10万车型上,另一方面也有效控制了成本”。上汽通用五菱副总经理韩德鸿表示。

钱花在刀刃上:高阶智驾的82定律

搞高阶智驾,避不开的是成本问题。带激光雷达的华为ADS 3.0,一套软硬件成本要3万元,广汽埃安将激光雷达智驾装车成本降到了两万,而象小鹏、华为ADS SE等纯视觉智驾方案,装车后也将车辆单价提高2万元左右。像深蓝L07、小鹏MONA M03,纯视觉智驾版本都在十五六万以上。

那么宝骏将成本做到了什么水平呢?目前宝骏旗下共有云海、悦也PLUS、悦也、云朵、KiWi五款车型。

云海(10.98-13.38万)智驾做到了全系标配,悦也PLUS(9.38-10.38万)、悦也(8.08-9.08万)、云朵(11.58-13.38万)高配都带智驾,比非智驾版贵一万。

可见,宝骏将高阶智驾装车成本控制在了一万元上下,覆盖旗下大部分车型,且单车价格最高也就13万出头。要将宝骏和五菱银标车型、海豚等车型区分开来,高阶智驾就是最显著的标签。

那为什么宝骏能做到这么低?这样的高阶智驾成色几何?

我认为主要原因是,避免无意义的堆料和拿来主义,宝骏的高阶智驾,优先满足用户80%场景需求,而放弃死磕20%的极限场景。因此做到了成本可控、体验可控。

作为一个华为智驾用户,结合自身日常使用经验,笔者将用户对高阶智驾的需求分为四档:第一档,自动泊车(包括识别和定义车位、离车泊入泊出等)稳定、快捷;第二档,快速路、高架、城郊等相对车流较少较简单的场景,能合理应对红绿灯、转弯、变道。第三档,高速路能自主加减速、变道、上下匝道。第四档:市区热闹路段、异形道路,能像老司机一样熟练应对。

这些需求里,其实用户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前三种,第四种城市NOA在使用时,要面对前车加塞、后车鸣笛、以及各种冷不防的突发场景,舒适感和安全感仍不足,真实生活里使用频率反而较低。

不过车企为了抢占智驾技术生态位,往往大力宣传城市NOA,花大力气攻关“拥挤十字路口、掉头、环岛、无车道线、狭窄路段、涉水路”等各类极限场景,推高了智驾的时间和研发成本。其实是将80%的精力,花在了20%的需求上(实现起来高难度)。

如果车卖得贵,当然没问题。但是要想在10万级普及智驾,宝骏就要更务实一些。

以宝骏云海搭载的的灵眸智驾2.0 Max为例(与大疆车载联合开发),采用纯视觉感知,7颗摄像头(包含800万像素双目惯导摄像头)、12颗超声波雷达,再加上32TOPS算力的智驾芯片,结合端到端大模型,实现了下述功能:

城市领航辅助,你们都在死磕激光雷达+大模型,我通过记忆路线的方式。先跑上一遍让车机大脑生成场景模型,再走同样的路线就更安全靠谱。嫌覆盖面不广?给你整上20条路线记忆,每条路线100公里够不够?

快速路和高速领航,就此前试驾云海的体验来说,除了上下匝道有一两次进行了接管,在主动变道、加减速等方面,和激光雷达高阶智驾,体验上没什么实质区别。如果发现旁道车辆有加塞或变道倾向,还会做出避让反应。

自动泊车,区分高阶和普通的一个关键在于:能否快速识别和自定义车位。普通自动泊车,只能识别正规车位,整套泊车动作至少一两分钟。宝骏的高阶自动泊车,在狭窄的畸形场地、没有车位的地方,可以自己动手在屏幕上画一个车位(宝骏的指尖泊车),人站在车外,30秒内完成泊车动作。甚至可以依靠记忆实现跨楼层泊车(宝骏提供20条泊车路线记忆,单条路线最长2公里)。

所以,用较低成本,覆盖用户80%高频使用场景。这就是宝骏开发高阶智驾的务实思路。从官方数据看,灵眸智驾2.0 Max用户,最常用功能是智能泊车(单车日均2.6次,99%用户使用)。宝骏云海累计订单已经超过10000台,交付超7000台,成为15万内高阶智驾SUV的冠军车型。

普及高阶智驾,还需打破用户思维惯性

高阶智驾下沉的障碍,除了成本和体验,还有用户的思维惯性。

举个例子,此前AION RT将激光雷达智驾下沉到了15-16万级,但在上市前,智驾版定的并不好。在店里采访时销售人员告诉我,多数用户定的是12-13万级非智驾版。因为“这个预算的用户,对智驾没需求,感觉离自己很远,也没兴趣听你介绍”。后来AION RT上市将智驾版价格下调,智驾版销售比例才有所上浮。

上到20万级,高阶智驾已成必备。但是10万级用户显然想的完全不一样。对宝骏来说也面临这个问题。10万级+高阶智驾,这两个词看似八杆子打不着,如何将其拧在一起,从零培育用户?

因此聊起埃安将高阶智驾下沉,上汽通用五菱终端负责人持积极态度,“大家都把智驾的成本打下来,这个市场才会形成规模,走向成熟。”

为了培育用户对高阶智驾的兴趣和信心,宝骏将店头试驾路线规划了超长的30多公里,覆盖各种场景,鼓励用户充分验证高阶智驾的实力。同时,在宣传上也不去和华为这样的行业头部做对比关联,而是聚焦于终端用户的体验,通过用户口碑来传递价值。

此前《驾域AUTO》编辑试驾宝骏云海的报道发出后,有网友在评论区说:

“本人是车主,高速领航和大路记忆领航,还有自动泊车,非常可以,至于小路窄路人多车多没有画线的路段有待优化,总体很满意!并且我们一部分车主参与了大疆智驾内测,不断在优化中,我们已经升级了好几次了。”

“我也试驾了这款包括在市区内的高阶智驾(记忆的路段),总体效果还是可以的,不比那些动辄二三十万以上的车差。这款车的性价比还是蛮高的。”

看来真正买了车的人,对智驾的反响其实不错,系统更新的速度也快。相信凭借更低的门槛+良好口碑的发酵,宝骏在10万级普及高阶智驾的速度,也会越来越快。

驾值观

在上汽通用五菱副总经理韩德鸿看来,未来车企之间的竞争,动力技术慢慢归拢到几种主流路线,相互区别不会太大了(电池电机、油耗表现、技术原理都无太大差异),主要竞争焦点将集中在高阶智驾上。这也是宝骏要在10万级抢先占据这个生态位的原因。

毕竟,随着高阶智驾的成本下探、体验优化,友商的战火迟早要烧到这个区间。10万级迟早要热闹起来。相关研报指出,2024年国内高阶智驾渗透率只有5%, 2025年将提高到10%。2030年前预计将提高到40%。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市场需求的翻倍增长,对宝骏来说就是巨大的机会。

1 阅读:74

驾域AUTO

简介:专注汽车领域深度报道,第三方视角还原新闻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