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丨杨松 编辑丨鄢子为
岳阳老板昌敬,生意越做越大。
4月4日,他实控的石头科技披露,2024年进账约120亿元,扫地机品类首次突破100亿。
“以前,我们以防守为主,现在转向进攻。”昌敬正开拓洗衣机等市场,进入更宽广的清洁电器领域。
步入扩张期,他着力加大研发和市场投入,去年净利19.8亿元,同比少赚7400万。

现在,昌敬最大的约束,则是时间。
他已同步推进造车业务,一人两线作战,劳心劳力,且易分神。不断有股东要求,他能投入更多精力到家电事务中来。
一心二用
昌敬,是石头科技一号人物,担任董事长、总经理,年薪320万元。
他也是极石汽车的联合创始人,常为新车站台、制作短视频。其是这样分配个人精力的,石头科技、极石汽车各一半。
这种平衡,有打破的趋势。
截至4月4日,他已有113天未更新短视频。其最后一条作品,发布于去年12月,内容为极石汽车门店进展。
当时正值石头科技股价不振,其评论区,有用户呼吁,回来看看石头科技。
同一时间,昌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应,相比小众的石头科技,汽车品类更大众,短视频对品牌推广更有效。
其另一操作,也引发外界质疑。
2024年中,昌敬以376.88元/股的价格,减持石头科技,套现约5亿元。
加上三季度净利润下滑,投资人越发关注一把手的时间分配之道。
昌敬也坐不住了。
去年11月,他在短视频中称,外界评论铺天盖地,电话都被打爆了。他解释,石头内部团队干劲十足、对未来充满信心。
面对投资者质疑,他强调,自己始终勤勉尽责、坚守岗位,为石头科技经营发展,投入大量时间精力。
记者查阅年报发现,去年,其昌敬悉数出席董事会与股东大会。该年度,公司共召开10次董事会,其中7次,他以通讯方式参会。

在极石汽车成立前,2019年和2020年,他从未以通讯方式出席董事会。
极石所处的新能源汽车行业、石头科技主攻的清洁家电赛道,竞争都激烈,均需核心高管全力投入。
新的一年,昌敬停更短视频,或有更多精力投向上市公司的业务。
蓄力扩张
“战略不可能一成不变,我们处于转型期。”
昌敬称,石头科技处于厚积薄发阶段:资金上,储备超百亿元;产品、营销、研发等能力,无明显短板。
以此为基础,石头科技加速扩张。
创始人指出两点:一是招兵买马,扩充人员规模,提升研发费用;二是采用积极市场策略,增加营销投入。

财报显示,2024年员工总数达2560人,相较于上一年的1593人,新增967人;销售费用高达29.7亿元,同比增加73%。
产品层面,昌敬团队节奏加快,2024年,石头推出P20 Pro、V20、G20S Ultra系列扫地机,A30系列洗地机,及Q1、Z1系列洗衣机。
为了抢占海外市场,公司推出低价产品,吸引北美、欧洲消费者。
120美元的Q5 Pro扫地机,曾在大促中,拿下亚马逊平台类目销冠。

去年,海外市场贡献超五成收入,入账63.9亿元。
其营销费用,多花在线上。比如公司近期招聘岗位有投流、海外产品营销等。
其投流岗位,最高开出3万块的月薪,负责抖音、小红书、B站等平台的信息流效果投放。
线下门店,网络密度相对不高,人气有限。记者走访发现,其北京门店,数量稀少。
离记者最近的门店,位于苏宁易购,石头科技与竞争对手追觅、科沃斯同处一个展厅,且陈列产品类型较少。

其在广州核心商圈的门店,也处在商场过道中间,面积不大。
门店销售向记者透露,一些腰不好的老人,会来选购产品。“石头扫地机器人的销量,高于手持洗地机,空间狭小的房间,洗地机难以操作。”
如法炮制
石头收入破百亿之后,昌敬一直在寻找进阶之道。
2024年国庆假期,他阅读了《美的稳健增长法》一书。
其副标题为“30年3000倍,美的增长背后的逻辑”,首章介绍多品类经营策略。
石头也计划走一条类似的扩张之路。
“美的方法论,对我经营企业极具借鉴意义。”他称,已经开始思索迈向千亿规模的路径。

过去十年,创始人未设硬性目标,团队专注主业,未盲目扩张。
打牢的地基后,对于未来发展,他给出具体策略。
“在扫地机器人领域,石头科技将借助现有优势持续扩张,抢占更多市场份额。”昌敬说。
这是公司最大收入来源。2024年,扫地机及配件,获得108.5亿元收入,占比达到九成。

石头扩充扫地机产品线。
3月,推出G30 Space探索版。该产品配备机械臂,可拾取地上袜子等物品,定价近6500元,为在售商品中价格最高的一款。
3月,石头科技还发布了洗衣机、洗地机新品。其中,新洗衣机价格,超过6000元。

昌敬曾提到,去年双11促销期间,洗衣机销量达几万台,该品类进步明显。
1月,石头科技告诉投资者,其对新技术和新品类,研究广泛。
与同行相比,其品类扩张相对克制。记者查询发现,在冰箱、空调等品类上,石头尚未开展大规模人员招聘工作。
美的从风扇起步,相继进入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品类,逐步成为年营收超4000亿元的家电集团。
时移世易,洗衣机等家电品类,年增速仅个位数。昌敬的多元扩张之路,注定不好走。
(实习生李灿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