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寒食节,牢记“3吃3做3忌”,为家人祈福安康,老传统别丢

大大海微澜 2025-04-03 02:54:28

明日寒食节,牢记“3吃3做3忌”,为家人祈福安康,老传统别丢

寒食节,又叫禁烟节、冷节、百五节、禁火节。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是唯一一个用饮食习俗来命名的中国传统节日,是为纪念乡贤介子推而设,因为禁烟火,只能吃冷食,被称为寒食节。也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家里老人说,明日寒食节,牢记“3吃3做3忌”,为家人祈福安康,老传统别丢。

3吃:

1、吃清明果

清明果,又称清明粑,清明馍馍,清明蒿子粑等。是流行于江浙沪一带的传统美食。

食材:新良青团预拌粉、色拉油、各种干果各适量。

做法:青团预拌粉倒入盆中,慢慢加入开水搅拌均匀,再加入色拉油,晾凉揉成面团。

各种干果焙熟,压碎,取一块面团,包上干果馅,捏成饺子后再捏上花边。

码入蒸屉,蒸锅水开上屉蒸8分钟。

稍凉出锅,淡淡的艾草香,软糯香甜。

2、吃青精饭

青精饭,又称乌饭、乌米饭、乌稔饭,是壮族地区的传统美食,因糯米饭呈多种色彩而得名。有吉祥如意、五谷丰登的美好寓意。

五色糯米饭,是用红兰草、密蒙花、枫叶、紫蕃藤这些植物做成红、黄、黑、紫四种颜色的菜汁,用来浸泡糯米,然后和白色糯米一起蒸成五色糯米饭,这五种颜色分别代表不同的寓意,红代表爱情,黄代表财富,黑代表健康,白代表纯洁,紫代表长寿。

3、润饼菜

润饼菜又称润饼,嫩饼菜,是春卷的一种,发源于泉州,流行于台湾、福建地区。

推荐食谱:炸春卷

食材:春卷、油各适量。

做法:春卷可以自己制作,也可以买现成的。

冷冻春卷不需要解冻,锅中加入适量的油,油温六七成热,冷冻春卷直接下锅,小火慢慢炸熟。

全程小火炸,注意不时地翻动,使春卷两面均匀受热,两面炸至金黄金黄就好了。

出锅,放在厨房吸油纸上吸掉表面的油脂,装盘就可以开餐了。

3做:

1、祭祖

自古寒食节就是一个祭祀的节日,民间第一大祭日。从南北朝到唐前被视为"野祭"。自唐代就把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后演变为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庙、祭先贤,百姓上坟等。这一天,民间百姓会带上各种祭品,与家人或族人同到先祖坟地扫墓、添土、焚香祭拜,挂纸钱,然后将子推燕、蛇盘兔撒于坟顶滚下,用柳枝串起,置于房中高处,意沾先祖德泽,保佑家人幸福安康。

2、禁火

禁烟火是寒食节的标志之一。寒食节禁烟火吃冷食是纪念春秋时期晋国大臣介子推。传说他追随晋文公流亡国外,曾割肉救主。文公回国后,重赏随从,介子推却未得赏赐,与母隐居绵山。后文公要给他封官赐爵,他却坚辞不受。文公无奈,放火烧山,本意逼其出山,没想到竟把介子推母子烧死在山中。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吃寒食,以寄哀思,这便是“寒食节”的由来。

3、踏青

踏青,也叫踏春,是源于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这一天除了扫墓祭祖,家家户户遵循古训,禁火冷食,人们趁着春光正好,踏出家门,步入自然界的怀抱中,踏青赏景,放松身心,呼吸新鲜空气,并进行各种游戏,如蹴鞠、荡秋千、放风筝等。踏青既是一种身心愉悦的体验,也是对自然的赞美和感恩。

3忌:

1、禁火。寒食节这天,家家户户禁烟火,都吃冷食。也被称为“禁烟节”。

2、忌在墓地拍照。扫墓祭祖,是庄严肃穆的事情,不要在墓地合影拍照,或随意拍照,否则引来不好气场,不利于个人的运势。

3、忌买鞋。古人认为鞋与“邪”谐音,民间传说这段时间阴气重,买鞋回去容易把邪气带回家。

明日寒食节,牢记“3吃3做3忌”,为家人祈福安康,老传统别丢。欢迎留言,点赞,转发和分享,关注我,下期内容更精彩!

此文为大海微澜原创图文,盗文盗图必究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