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男子被亲生父亲掷20万带走,八年后养父母患癌,他该如何抉择

荷言的阅微笔记 2024-12-04 16:33:36

北京一对工人夫妻用24年光阴,将被遗弃的李国斌抚养成人。

2006年,李国斌的亲生父亲,敲开了这户人家的门,带走了他失散24年的儿子。

8年后,事业蒸蒸日上的李国斌接到一个电话:养父母双双患上癌症,病危通知书已下达。

一边是为他铺路的生父,一边是生命将尽的养父母。

李国斌该如何选择?

走失的孩子

1978年,吴国斌出生在河北保定的一个双职工家庭。

父母吴志华和周双爱都是国营轴承厂的工人,家庭虽不富裕,但也算稳定。

然而,这一切却在吴国斌出生后被打破。

吴志华性格内敛踏实,周双爱却是一个性情外放的人,两人因性格不合导致的裂痕逐渐扩大,直至不可弥合。

孩子的出生并未缓解这种局面,反而加重了矛盾。

1980年,吴志华偶然撞见周双爱与他人的亲密行为,愤怒和羞辱让他失去理智。

一怒之下用刀刺伤了对方,最终被判刑11年。

家庭的支柱轰然倒塌,周双爱迅速提出离婚,带着离婚后仅存的一点财产远嫁福建。

她没有带走年仅4岁的吴国斌,只留下一纸声明,把孩子交给年迈的爷爷。

爷爷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身体状况本就不好。

接连的变故让他更加衰老,日常生活都捉襟见肘,更别提照顾一个小孙子。

好在村里人偶尔会送来一些粮食,爷爷就靠着这些勉强捱过日子。

然而,命运并未就此放过这个家庭。

1982年,爷爷因突发心脏病去世,小小的吴国斌彻底失去了唯一的依靠。

没有人愿意接纳一个失去父母又毫无经济来源的孩子。村干部试图将他送到福利院,但吴国斌在混乱中跑开。

他哭着跑了很远,最后不知如何就上了一辆火车。

这是一列开往北京的绿皮车,车厢里人满为患,空气中混杂着煤油炉的味道和人们的喧哗。

小小的吴国斌蜷缩在角落里,瑟瑟发抖,无人注意到这个孤单的孩子。

火车最终到达了北京站。夜色笼罩下的车站寒风刺骨,人群川流不息。

吴国斌站在人潮中,眼神迷茫。他拖着疲惫的身躯四处游荡,试图找些吃的。

他找到了一处垃圾桶,在里边翻找着残羹冷炙,这一幕恰好被工人李桂林看到。

李桂林已年近四十,与妻子周碧玉结婚多年却无子女。

眼前这个面黄肌瘦的孩子让他动了恻隐之心,他问:“你爸爸妈妈呢?”

小男孩怯怯地回答:“我只有爷爷,爷爷去世了……”

得知孩子叫吴国斌,只有4岁,李桂林不忍将他丢在寒风中,决定将他带回家。

回到家后,周碧玉见到孩子,便认定这是命运的馈赠。

夫妻俩正式收养了这个小男孩,并将他改名为李国斌,从此视为己出。

虽然家境普通,但李桂林夫妇倾尽全力,供他读书、教他做人。

然而,另一边,吴志华在狱中思念儿子的痛苦却与日俱增。

他在刑满释放后,几乎用尽所有资源寻找失散的吴国斌。

他贴寻人启事、到处打听,但茫茫人海,寻子无异于大海捞针。

他未曾想到,他的儿子此刻正以另一个名字,在另一个家庭中重新开始了人生。

血缘相认,亲情的考验

2006年,已经是小企业主的吴志华,终于通过漫长的寻找,找到了北京的李国斌。

起初,他的到来让李桂林警觉而抗拒。

毕竟这是他养了24年的儿子,突然冒出来一个亲生父亲,谁也无法轻易接受。

吴志华讲述了自己的经历,提出要进行亲子鉴定。

为了避免影响家庭平静,李桂林答应了,但瞒着儿子以体检为由带他去医院采血。

年轻的李国斌对此毫无察觉,只以为是一次例行检查。

几天后,鉴定结果出炉。无可辩驳的事实摆在面前:李国斌确实是吴志华的亲生儿子。

这一消息让吴志华欣喜若狂,却让李桂林陷入复杂的情感挣扎。

他爱这个孩子如同自己的生命,但血缘的力量却是他无法给予的。

吴志华终于如愿见到了李国斌,他兴奋地将自己多年来寻找对方的经历一一道来。

然而,对于李国斌来说,4岁前的记忆早已模糊不清。

他的世界里只有养父母的爱,吴志华的激动在他眼中显得陌生且唐突。

他拒绝了吴志华邀请他回河北的请求,坚持与养父母一起生活。

然而,吴志华并未因此放弃。他再次找上门,并提出让儿子去河北发展。

为了打消疑虑,他表示愿意为儿子提供房子和工作机会,甚至将自己的彩钢厂交给他继承。

这个提议让李桂林夫妇陷入两难。

他们知道儿子在北京的生活并不宽裕,这些条件的确能为他的未来带来更多可能性。

尽管不舍,他们还是开始劝说李国斌回到亲生父亲身边。

面对亲生父亲的殷切期待和养父母的真心规劝,李国斌最终妥协,踏上了回河北的路。

起初,吴志华对儿子关怀备至,为他安排一切,希望弥补缺失的时光。

他买了新房新车,亲自教他管理公司,耐心地指导工作。

然而,血缘关系并未能迅速拉近父子之间的感情。

李国斌只要一有机会,就会回北京探望养父母,而李桂林夫妇也时常来到河北看望他。

看到这一切,吴志华顿时有些心生不满。他认为,自己倾尽所有,却始终无法完全拥有儿子的心。

在矛盾和嫉妒的驱使下,吴志华做出了一个激烈的决定。

他拿出20万元,亲自送到李桂林家中,请求他们与李国斌断绝来往。

他说,这笔钱是对他们养育恩情的补偿,但实质上,是想用金钱切断儿子与养父母之间的纽带。

李桂林夫妇面对这笔巨款,内心五味杂陈。

他们知道,这笔钱对家境普通的他们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但也意味着从此无法再以“父母”的身份出现在李国斌的生活中。

最终,他们在沉重的压力下接受了,但内心却被深深的愧疚与失落侵蚀。

此后,李桂林夫妇很少主动联系李国斌。

而每当儿子回北京看望他们时,他们都显得小心翼翼,仿佛怕越界触碰了吴志华设下的“规则”。

亲情回归,爱的选择

2014年,李桂林夫妇分别被查出患癌。李桂林患上了肝癌,周碧玉则罹患舌癌。

收到消息后,李国斌毫不犹豫地赶回北京。

当他赶到北京医院时,看到的是两位老人躺在病床上的憔悴身影。

看到养父母这副模样,李国斌心如刀绞。

更让他痛苦的是,他察觉到两位老人面对他时的拘谨与疏离,那种生硬的客气让他百感交集。

他忍不住在病房里问出了那个埋藏在心中多年的疑问:为什么当初要疏远他?

李桂林沉默良久,眼眶渐渐湿润,最终道出了20万元秘密的真相。

听到这个答案,李国斌既震惊又痛苦,他没想到自己的亲生父亲竟以这样的方式,让养父母放弃了他们二十多年的亲情。

带着深深的悔恨,李国斌决心留在北京,全力照顾养父母。

他开始将自己的生活重新调整,每天往返于医院和家中,为养父母安排最好的治疗。

他自己不舍得住高档宾馆,却毫不犹豫为李桂林夫妇订下最先进的医疗病房。

他查阅无数医学资料,与医生详细讨论治疗方案,甚至为了提升他们的免疫力,亲手学习营养餐制作。

为了增强两位老人的身体素质,李国斌还自学了一些简单的康复运动,结合医学建议设计了一套“抗癌操”,鼓励父母在病床边坚持锻炼。

与此同时,远在河北的吴志华也得知了这一切。

面对儿子回京照顾养父母的行为,他最初感到不满,甚至责备儿子过于情绪化。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他也逐渐反思自己的做法。

那些试图通过金钱切断儿子与养父母联系的行为,虽然在当时似乎有效。

但现在看来,带来的后果却是亲情的疏离和对儿子心理的伤害。

他意识到自己错得离谱,于是主动拨通电话,向李国斌表达了自己的歉意。

他甚至决定迁移事业重心,将河北的工厂交给可靠的管理者,自己则搬到北京,靠近儿子,重新构建他们的父子关系。

李国斌开始了两地奔波的生活。他每天陪伴养父母,处理他们的治疗与生活,又在空闲时间协助吴志华管理在京新设的公司。

他尽量避免让养父母和亲生父亲直接接触,希望为这个复杂的家庭关系创造一份短暂的平静。

即便如此,他的内心依然疲惫不堪,常常觉得自己如同站在两条情感轨道之间,左右拉扯。

但他从未有过怨言,他知道自己无法选择血缘,也无法抹去养育的恩情。

唯一能做的便是付出更多的爱来弥补那些缺失的时光。

几年后,李桂林的肝癌奇迹般地稳定了病情,而周碧玉的舌癌也在手术后没有复发。

医生惊叹于他们的恢复速度,而李国斌明白,这一切不仅是医疗的作用,更是爱与坚持创造出的奇迹。

结语

在“生恩”与“养恩”之间,李国斌用一颗赤诚的心作出了属于自己的选择。他既没有忘记亲生父亲的苦苦寻找,也没有抛弃养父母多年的深情厚爱。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亲情不应被血缘简单定义,爱与责任才是衡量的真正尺度。这段关于跨越血缘和亲情的抉择,不仅是李国斌的成长之路,也为所有人思考生命中的关系与情感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参考文献:

1. 网易 2022-09-16《收养24年的儿子被生父带走,7年后偷偷来见患癌养父母,结果怎样》

0 阅读:8
荷言的阅微笔记

荷言的阅微笔记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