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社交媒体平台曝光了一款疑似国产“155毫米舰炮”正被一辆半挂车运往某地的照片。
另外,依照兵器工业集团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的官方报道,该集团已经研制出从100毫米高射炮到122毫米自行榴弹炮再到155毫米舰炮等多型武器装备。
我们可以断定,中国军工部门确实正在研制一款155毫米舰炮,这要比传统的驱逐舰所采用的127毫米和130毫米的主炮口径大不少。
有军事专家分析认为,中国将更大口径的155毫米舰炮搬上水面舰只,意味着攻台战役的时间表越来越近了。
传统上,进入导弹时代的巡洋舰、驱逐舰等大中型水面舰只,一般只配备1门主炮,而这些主炮的口径一般为100毫米、127毫米、130毫米,比如:法国海军水面舰只主炮一般是100毫米,美国海军水面舰只主炮一般是127毫米,而中俄海军水面舰只主炮一般是130毫米。
相比之下,一般陆军野战大口径身管炮都统一在155毫米口径,可以看出,现代大中型水面舰只的主炮口径还是要比陆军野战身管炮的口径要小一般。
这是因为海军舰炮主要强调射速和平射精度,因此较小的口径有利于提高射速和平射精度,而陆军野战身管炮则根本不管这些指标,而更强调射程和面杀伤的威力。
在冷战后的时代,美军重新强调由海向陆的战役进攻作战,因此美国海军在当年研发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的时候,是准备给该舰安装大口径舰炮的,开始还测试了电磁炮、电热化学炮,不过这些新概念火炮由于技术不成熟、成本太大而终止,最终确定要安装155毫米舰炮。
美军原先的想法是用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舰首的两门155毫米舰炮,发射射程达数百公里的精确制导炮弹攻击陆上目标,再加上该级舰上的80单元MK57导弹垂发装置,使该级舰成为一款对陆攻击驱逐舰,从而可以成为两栖登陆舰队的主要对陆火力攻击平台。
但由于美国海军项目研发中的成本控制出了问题,导致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舰首的两门155毫米舰炮实际上处于没有炮弹可以使用的状态。
这是因为原先给该炮配置的155毫米制导炮弹的造价太高,单枚达80万美元,甚至和普通的反舰导弹很接近了。
于是,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已经开始将其中一门舰炮拆除,换成高超音速导弹发射井。
对于中国海军,尤其是中国海军中的两栖登陆舰队来说,也非常匮乏对陆攻击火力,现役的驱逐舰、护卫舰的主炮多是130毫米单管舰炮,虽然射速非常高,但由于口径限制,其威力,尤其是攻击陆上目标的精确制导炮弹非常匮乏。
在这种潜在作战需求下,中国军工部门研制155毫米舰炮也就顺理成章了。
到155毫米新型舰炮列装之后,中国海军的驱逐舰、护卫舰的主炮都能发射陆军野战炮的各类精确制导炮弹,这样就还不用专门给130毫米舰炮研制对陆攻击精确制导炮弹了。
目前,美国海军对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的155毫米舰炮似乎是一种无所谓的态度,确实美国海军有强大的舰载航空兵和导弹配置,155毫米舰炮的射程也不是特别大,因此美国海军的155毫米舰炮处于半流产状态,也可想而知。
但对于中国海军而言,有非常强烈的对陆攻击火力需求,尤其是面临着周边海域局势不断严峻的情况下,这种大口径舰炮升级的需求前所未有!
目前,解放军肯定是不缺各类远中近火力配置,且不说火箭军有数千枚、各类东风战役战术导弹,解放军陆军编制中还有各类大中口径火箭炮,这些远程火力平台能在大陆沿海地带就将成千上万枚火箭弹投射到战场。
但从成本上分析,一枚大中口径火箭弹的成本肯定不低,估计至少在几十到几百万人民币,这样算来,一万枚火箭弹的总采购价至少在几十亿到几百亿,这实在是一笔非常大的军费开支。
而一旦用155毫米舰炮发射的炮弹填补战役的中近程火力,那就可以节省原先为中近程火力打击的大中口径火箭弹的一大笔成本。
由于中国军工部门原先就有大量的155毫米野战炮炮弹的产能,155毫米舰炮的炮弹种类基本可以沿用现有炮弹储备,而不用重新研发,这为整个项目会节约不少资金。
在攻台战役之初,中国海军大量的驱护舰可以在战役之初,将大量155毫米炮弹打出去,将敌方的军事基础设施打成一片火海。
在战役进入攻坚阶段之后,中国海军大量的驱护舰还可以靠近敌方海岸,用155毫米舰炮还发射精确制导炮弹,付诸海陆空三军的各类导弹,成为后者的低成本有力补充力量。
与美国海军当年为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研制155毫米舰炮时,刻意追求颠覆性技术不同,中国军工单位的155毫米、203毫米大口径野战炮的技术非常成本,完全不用可以追求颠覆性技术,只用在现有技术储备上改进即可。
而从近日曝光的相关照片来看,中国155毫米舰炮也确实更加传统一些,技术也更加成熟,风险更小。
除了将驱护舰现有的130毫米舰炮更换为155毫米舰炮,中国还可以在大量的大中型两栖舰只安装155毫米舰炮,这样两栖登陆船队的火力就能增加不少。
近日,网络上还公布了中国造船部门专为登陆战役研发的新型登陆驳船,这款巨型装备能让坦克装甲车辆等重型装备快速登陆,尤其是原先不适合重型装备直接登陆的海滩。
看来,中国自身的实力已经不容小觑,155毫米舰炮、新型登陆驳船就是这一判断的有力佐证!